主頁 > 最新旅遊情報 > 各地情報 > 台灣情報 (Page 12)

【台灣情報】 影意境照超有感覺 台灣5大森林打卡秘境

台灣面積僅3.6萬平方公里,卻擁有近60%的森林覆蓋率,豐富多變的自然景觀與森林資源,讓寶島之美吸引各國觀光客前來。每當氣侯變冷或是濕氣變重,森林也會開始飄起濃霧,讓這類型景點更加有意境。以下整理全台五處森林系景點,即使天氣不好,網友們也能在這裡拍出十分有氛圍的照片。 1. 銀杏森林 銀杏森林,位在南投縣鹿谷鄉,隱藏在十二生肖彎中的羊彎內,用隱藏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進入羊彎內還要行駛兩公里沿著往溪頭的方向一路行駛,隨著海拔越來越高,車窗外氣溫的驟降,心情卻是越來越興奮,心目中的銀杏森林正是如此,步道兩側旁有銀杏,遠方則有綿延的山巒,看到眼前這景色,瞬間忘掉了惱人的事情。 秋冬時節除了賞楓和落羽松外,黃澄澄的銀杏,也是十分美麗,穿越其中彷彿置身國外的浪漫景點。位在南投鹿谷的大崙山、武岫農圃一帶,是遊客們賞日出、雲海的熱門聖地,每逢銀杏轉黃時,風景更是浪漫至極。 銀杏是很特殊的景觀樹,早在2億多年前的石炭紀及二疊紀間即已存在,在植物界有「活化石」美譽,除了果實、葉子具有藥效,扇形葉子顏色隨四季變化,更堪稱一絕,春夏呈現翠綠、冬天葉片會逐漸掉落,最後樹身形同枯木,呈現蕭瑟之美,目前則是最耀眼的金黃奇景。 而鹿谷銀杏樹是農友在81年間配合縣府「混農林業」示範區計畫時栽種,全鄉種植面積約100公頃,從海拔約800公尺的小半天,迄每拔1500公尺的大崙山都有,均已長大成林,更予人有「數大就是美」的讚嘆! 銀杏森林 地址:南投縣鹿谷鄉羊彎巷800-1號 2. 埔里黑森林 此地為演習林緊鄰黑森林的景點,樹木環繞的木屋;是日治時代留下來的檜木建築,歷史悠久但保存不夠完善;為了推廣旅遊應盡力推動觀光,請相關單位重視此地環境的維護! 位在南投埔里鎮有一處超隱密私房景點「埔里黑森林」而這裡可能連在地人都不太知道。隱藏版的奇幻森林系意境,隱身於南投叢林山野間,高聳入天的黑板樹,一整列的排開,漫步在仙境般的黑板森林裡,仿佛就像一條綠色隧道一樣。絕美意境不適台中的九天黑森林,也成為單車遊客最愛的拍照景點之一。 埔里黑森林 地址:23.951460, 120.969289,可從埔里監理分站或親子田幼兒園步行約5到10分鐘 3. 竹子湖黑森林 台北陽明山景點「陽明山-竹子湖黑森林」童話森林場景黑森林,黑森林擁有一種神秘的感覺,整片不規則排列垂直的日本柳杉,石頭排列的黑森林之心,還有樹木橫躺在中間處,可以坐在上面拍照,仿佛森林系美女似的,如此浪漫唯美,同時這裡也是婚紗攝影外拍地點,在前幾年IG意外爆紅,許多人來到台北陽明山都會順繞來拍美照打卡,喜歡拍照的朋友和我們一起來去台北陽明山浪漫一下吧! 竹子湖黑森林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竹子湖路63號 4. 馬武督探索森林 馬武督探索森林位在泰雅族的部落裡,園區廣闊孕育出變化萬千的自然生態環境。這裡還是電影、偶像劇取景的熱門地區,曾因10年前的偶像劇「綠光森林」,建造了綠光小學而一夕爆紅,之後更是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拍攝景點,夢幻的森林奇境因此吸引大量人潮前來造訪與拍照。 馬武督探索森林 地址:新竹縣關西鎮錦山里12鄰138-3號 營業時間:平日9:00 – 17:00、假日8:30 – 17:30 5. 台東森林公園 台東森林公園,是臺灣的一座公園,位於臺東縣臺東市北郊,位於卑南溪出海口右岸,與臺東海濱公園接壤,昔稱「黑森林」,因整片區域為了防風而種植木麻黃,遠看林相漆黑一片,因此得名。 公園內設有自行車道,穿越木麻黃林並連接三座湖泊,分別為地下湧泉形成的「琵琶湖」、原本為沼澤濕地後經過整治的「鷺鷥湖」,與人工興建能夠舉辦各項水域及鐵人競賽活動的「活水湖」。三座湖泊與木麻黃林形成完整的河口海濱濕地生態,物種十分豐富。公園因為整片區域因防風而種植木麻黃,遠看林相漆黑一片,感覺幽暗神秘而得名。  台東森林公園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華泰路300號

立即閱讀

【台灣情報】 仲食緊豪大大雞扒?台灣10個超人氣小食!

台灣的旅遊景點除了去台北101、去墾丁享受陽光與海灘、或是去平溪放天燈等... 去台灣就一定係去夜市掃街,最地道最美味的街頭特色小吃真的好吸引,如果你仲食緊大腸包小腸,豪大大雞扒等你就out啦,等小編為大家搜羅最新最正嘅台灣小吃! 大稻埕魯肉飯 地址: 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220巷17號 盛記臭豆腐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安居街78號 阿華肉羹 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二段318巷27弄2號 小春樓滷味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206號 瑞益行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303號 Dody Duke馬鈴薯專門店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逢甲路20巷12號 炸去啃(新北三重店) 地址:新北市三重區重陽路4段9號 金峰滷肉飯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10號 鄭記豬腳飯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22號 混蛋爆蝦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新明路(中壢觀光夜市內)

立即閱讀

【台灣情報】 去台灣去到厭? 六大台灣值得去的迷人小島

台灣雖然不大,但其自然風光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觀光。被海洋包圍著的台灣更有不少小小的外島,和繁華的都市分隔開,彷如世外桃源一樣,更有越來越多港人赴台遊覽離島,嘆盡外島風情。 金門 金門縣是台灣福建省的一個縣,轄區包含金門群島的金門島、烈嶼及代管的烏坵等島嶼,通行閩南語。也是台灣福建省政府所在地,縣治所在地位於金城鎮。 另一個台灣外島是金門,一直是軍事基地的金門,到1993年才開放觀光,因此保留許多傳統閩南建築, 有如古時台灣的縮影。而金門象徵—風獅爺,屹立不搖的守護金門,莒光樓、水頭得月樓與金水國小都是極有特色之建築。軍事建築與遺跡也是巡禮重點,但想必高粱酒是許多人心中的金門印象。 澎湖 澎湖縣是台灣省的離島縣,位於台灣海峽上,並以澎湖水道與台灣本島相互遙望。全縣由澎湖群島所組成。由於地理、國防軍事戰略位置極佳,自古以來便是往來台灣海峽的船隻中繼站、與各方經濟和軍事爭奪的要地。全縣四面環海,居民主要是以漁業維生;礦產則以文石為主,但近年來大力推動觀光產業。 澎湖由許多島嶼組成,澎湖本島是主要觀光聚集地,知名的通梁古榕與中央老街都是澎湖舊時回憶,一級古蹟的西嶼西臺亦是曾經英勇守護家園的堡壘。七美島的雙心石滬,是情人的永恆的見證。台灣夏威夷之稱的吉貝島,雪白的沙灘與海天一線,永遠是夏天最美的記憶,去台灣外島旅遊又怎能錯過澎湖呢? 蘭嶼 蘭嶼,位於台灣東南方外海上,行政區劃上為臺灣臺東縣蘭嶼鄉所管轄,四面環海,因其島上獨有的達悟族地土風俗與自然景點,遠近馳名。 蘭嶼是台灣最天然的未開發小島,也是台灣唯一的海洋原住民「達悟族」生長的土地。達悟族與大自然共生的方式,保持蘭嶼的純淨。站在外島海邊的岩石上,就可看見繽紛的魚群。達悟族依季節舉辦不同文化祭典,可體驗截然不同的文化活動與生存方式,在這美麗的離島進行一趟心靈環保之旅。 馬祖 馬祖列島是隸屬台灣的群島,位於台灣海峽正北方,面臨閩江口、連江口和羅源灣,與中國大陸僅一水之隔,距中國大陸最近點約9.25公里。主要由南竿島、北竿島、高登島、亮島、東莒島、西莒島、東引島、西引島及其附屬小島共計36個島嶼、礁嶼組成,面積29.6平方公里,居民人口約12,600多人。 馬祖五島四鄉,因各個離島的海岸線不同而各有特色。著名的媽祖文化,在南竿天后宮最為香火鼎盛。塘后道沙灘則是北竿知名景點, 以退漲潮不同景觀聞名。英式建築外觀的東引燈塔,是離島上的最佳取景處。凌晨時刻的藍眼淚,更是夢幻的傳說,難怪有不少人都特意前往這個台灣外島旅遊! 小琉球 琉球嶼,俗稱小琉球,為台灣屏東縣東港鎮西南方的珊瑚礁島嶼。全島面積6.802平方公里。目前全境均屬屏東縣琉球鄉管轄,亦納入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範圍之內。 小琉球是台灣唯一的珊瑚礁島,有豐富的潮間帶生態與浮潛天堂,海水透徹,與綠蠵龜共游海底,絕非沒可能!騎著單車環島,欣賞海蝕地形與奇岩怪石,悠閒有趣。走逛純樸漁村,漁民們用傳統方式捕魚,是新鮮,也是小琉球的日常。躺在沙灘上,一邊啃著麻花捲,一邊數星星,小小的離島,卻是大大的驚喜呢! 綠島 綠島是一座位於台灣省臺東縣外海、太平洋中的海島,原名火燒島,為台灣第四大附屬島,行政上屬臺東縣綠島鄉。 島上居民以清朝中期從小琉球、東港移民而來的漢人爲主。 綠島又稱火燒島,碧藍的海閃著螢光,是潛水者的探險區,這外島有著世界最古老的活珊瑚。臨海的朝日溫泉是罕見的濱海溫泉,一邊泡湯欣賞清晨日出或夜晚星空,都是極致享受。綠島監獄無人不曉,眾多餐飲店以此為風格,發展出「監獄」特色,登門「囚禁」,熱此不疲。

立即閱讀

【台灣情報】 文青打卡又一新熱點 台灣3條超Feel鐵路橋

橋樑,不只是連結此岸與彼岸,更跨越時空、走過歷史,隨著時間的洪流,這些鐵橋成了旅人們打卡的新熱點,重新站上舞台。有機會到訪時,可別只是拍拍照片就走人,不妨感受一下古樸氛圍吧! 台中:大安溪花樑鋼橋|百年鐵道秘境,最美鐵路支線 大安溪橋是於明治36年(1903年)5月開工,明治41年(1908年)2月14日竣工。屬「下承式曲弦桁樑」(俗稱花樑)橋,由10孔(兩橋墩間一桁樑為一孔) 62.41公尺花樑構成,全長637.39公尺,歷經1935年4月大地震後改建及民國52年(1963年)抽換鋼樑工程,橋樑結構增強。 外觀上似乎與1908年剛建成時無異,但若仔細看桁架與樞結部份則大不同,尤其是民國52年抽換鋼樑之後,較能承載更重與更高速及更多班次的列車通過為重點。 位在台中的大甲溪鐵橋,還有個優雅的別名「大安溪花樑鋼橋」,建於1908年四月,屬於舊山線鐵路中,后里-葫蘆墩(今豐原區)路段,原本是縱貫鐵路中南北串連的橋樑,在舊山線停駛後,被規劃成后豐鐵馬道的一部份。 大甲溪鐵橋造型為鋼桁樑橋,設計採下承式曲弦桁架,橋座由磚角石構成,因為有著花樑鋼橋構造外型,才被稱為「花鋼樑橋」,也是目前唯三座鐵橋(其二為大甲溪鐵橋及高雄的高屏溪舊鐵橋)中最長的鐵橋。 1998年為了行車效率,火車改走「新山線」,而讓這一段台鐵西部縱貫鐵道最有特色的路段走入歷史,后里站以北的舊鐵道猶存,以南的鐵道則已不復存在,而另一座美麗的「大甲溪花樑鋼橋」,現在鐵路已經鋪平變成了路,已經成為「后豐鐵馬道」的一部分。 雲林:虎尾糖廠鐵橋|五分車鐵道,台糖鐵橋  糖廠後方的「虎尾糖廠鐵橋」,舊名「番薯莊板仔橋」,又被稱作虎尾鐵橋,橋身橫跨虎尾溪,由三段鋼構橋連結而成。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出資,英國人設計,明治40年(西元1907年)興建於虎尾糖廠公園旁的虎尾溪上。 日據時代以前,它只是一座用竹架搭建而成,做為兩岸往來的便橋,到日據時期,為建設糖廠改用木材搭橋以做為火車運輸甘蔗之用,後來因糖廠的發展需要,再改建為目前所看到的虎尾鐵橋。 追溯起源,其實原是一座木造橋樑,供村莊民眾來往,後來才由英國公司重新設計,成現今這般模樣。 虎尾鐵橋總共有23座橋墩,22處橋孔,各段橋身的桁架造型都不一樣,大致可以分為:空間衍架鋼梁、平面桁架鋼梁、I型鋼鈑梁與工字梁等四大類型,是目前台灣唯一可以拆卸的橋樑。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五分車奔馳在上頭,卻仍舊屹立不搖,民眾可步行穿過鐵橋,到對面的田園中,感受不同的歷史風貌。 虎尾鐵路橋由三段高矮不一、交錯聳立的鋼架樑以及十座巨大拱型中空橋墩,共同構成,這幅宏偉壯麗、英姿勃發的「虎尾鐵橋」風貌,不僅象徵著台灣從早年的風雨飄搖、困厄環境中,步步艱辛、一路走來的「鋼鐵時代」,如今也成為世代永恆的歷史性紀念地標。 虎尾鐵橋是國內少數行駛糖廠小火車的鐵軌橋,早期旁邊更附有板仔橋,聯絡新虎尾溪兩岸的居民往來,是虎尾鎮重要的交通橋樑,名氣雖然不如西螺大橋來得響亮,但是建造時間比西螺大橋更久,板仔橋重建後,成為重要的休閒景點。 來到虎尾,不妨到虎尾鐵橋走一走,順道瀏覽在旁的虎尾糖廠及同心公園,回味一下早期台灣人民努力的歷程與成就。 高雄:高屏舊鐵橋|漫步百年鐵道,結合生態園區慢生活 西元1913年興建,總長約1,526公尺,在當時是台灣最長的鐵橋,也曾名列亞洲第一長橋。高屏舊鐵橋對於高雄及屏東之間的交通往來貢獻良多。 但由於河床下降、風災毀損及達使用年限等種種因素,導致橋墩基座裸露,漸漸不堪使用,政府便計畫起建新橋取代,在民國76年新橋通車後,高屏舊鐵橋即功成身退,並在民國86年核定為國家二級古蹟。  高屏舊鐵橋是由日本設計師飯田豐二所設計監造,橋拱為鐵灰色圓弧狀鋼骨造型,共有24座橋墩,橋墩是以磚石混合花崗石相砌而成,當時興建幾乎依賴人力,再加上高屏溪溪面寬廣、水流湍急,更增加施工困難度,在歷時八年之後,鐵橋終於通車啟用。如今遠望這座舊橋,優美依舊、壯麗如昔,但對於前人的辛勞付出,心中也多了一分欽佩。 提到「下淡水溪鐵橋」,或許不少人對它有些陌生,但若說「高屏舊鐵橋」那就是知名的百年鐵道橋了。1914年啟用的高屏舊鐵橋,由日本工程師飯田豐二興建,位於屏東線九曲堂車站至六塊厝車站間,直到1992年才除役,變成國定古蹟。 東洋第一大鐵橋,鐵橋全長1526公尺,屬於單線鐵道,採簡支對稱式山型鋼構桁架形式建置而成,當時鋼樑材料都為日本製造,透過高雄、基隆兩港運載後,以人力組裝完成,成為亞洲第一長橋,又稱「東洋第一大鐵橋」,現在結合周邊規劃成「舊鐵橋溼地教育園區」除了漫步百年鐵道外,更多了教育生態的意義。

立即閱讀

【台灣情報】 感受鐵路文化歷史 推介台灣4個超有Feel車站

台灣鐵路文化歷史相當悠久,近年來,不少特色車站重新翻修,打造出不一樣的外貌,民眾紛紛前往朝聖,儼然成為新一代觀光勝地!旅客們下次別再只是匆忙路過,停下腳步看看車站的美吧,以下帶你來看4個台灣的美麗車站。 多良車站 多良車站位於台東縣太麻里的,原先是台鐵的招呼站之一,旅客人數及停靠列車較少,後來由於業務改革,在2006年正式畫下營業休止符,但鐵路局發揮巧思,將整個車站以高架處理,讓原先已走入歷史的建築,以不同的風貌吸引民眾前往參觀,在多良車站上遊客可以一眺太平洋壯碩之美,相當震撼!但目前因安全問題,台東縣政府正在整修車站,預計明年初才能完成作業,民眾須耐心等待可別白跑一趟,相信明年多良車站會以更美麗、更安全的狀態再跟大家見面。 來到這最美麗的車站參觀時請注意,因月台與軌道間無任何安全措施,請勿隨意跨越鐵軌以免發生意外。但請注意,為提昇觀光據點服務品質及提供更舒適安全之遊憩環境,台東縣政府預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至12月31日進行「多良車站觀景台及整體遊憩設施改善工程」施工作業,考量遊客安全並使工程能如期如質完成,屆時多良車站觀景台及周邊設施將暫停開放3個月,但在地村民仍可正常通行,施工期間造成遊客之不便,尚祈見諒。 八斗子車站 八斗子車站座落於基隆市的,原先因位置較遠已不被使用,但因海科館的爆紅而今年也再度開張,才讓民眾再次注意到這個北台灣最美車站。車站曾於1989年隨深澳線裁撤客運服務廢止,廢除前為招呼站,當時只有一個出口在基隆市境內。 車站不僅緊靠山邊也鄰近海岸線,一下火車就可以讓遊客吸收滿滿的芬多精,同時遠眺無邊無際的大海!不少遊客會專程來拍攝風景,在這裡隨手一拍就可以盡收彷彿明信片的美麗景色,而日前在遊客的反映下,會影響到景色的海岸旁電線杆也被移除,現在的海岸線已經一望無際沒有任何阻擋,海天美景變得更加美麗。 美麗島站 美國《大眾機械》(Popular Mechanics)雜誌日前評選全球最令人驚豔的7大地鐵站,位於高雄的美麗島站也榜上有名,消息一出,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朝聖。 美麗島站以獨特的設計而出名,其中由「水仙大師」奎利亞塔(Narcissus Quagliata)所設計的「光之穹頂」最為吸睛,使用了大片花窗玻璃完成圓形地下車站,將其打造成如同教堂般美麗與莊嚴共存的空間,讓旅客緩下步伐感受美好。   車站除了有由日籍設計師所設計的造型出口外,更有全台聞名的「光之穹頂」(The Dome of Light)。光之穹頂位於紅線與橘線的人行交會處,由四千五百片玻璃所組合而成,直徑約30公尺,總面積為660平方公尺;為全世界最大的一體成型單件玻璃公共藝術作品,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玻璃鑲嵌藝術的鉅作。光之穹頂耗時四年,並由世界知名藝術大師Narcissus Quagliata(水仙大師)擔綱創作。光之穹頂共分四個區域:水、土、光、火,分別代表著孕育、成長、創新與毀滅重生等不同的意義,並用來代表人的故事。 集集車站 集集車站位於南投縣的,因921大地震而再次被注意到,是台灣古老的車站之一,建築的復古風情相當誘人,一磚一瓦彷彿能讓遊客看見歷史的痕跡!集集是一個以鐵道文化為主題的觀光小鎮,集集老車站為一座以檜木打造而成的車站,曾有過一段載運貨品的繁榮歲月,成為著名的懷舊景點。   不少遊客到當地都會到車站走走,感受一下特別的氣氛,而值得注意的是位於車站附近的遊客服務中心「集集驛站」近日也呈現出新樣貌,除了展示出懷舊的蒸汽火車頭,另外還打造出彷若哈利波特電影中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吸引了不少民眾的前往參觀,相信也將能為集集車站帶來新一波的觀光人潮。不僅是集集鎮民的對外門戶,也是全線最多人造訪的車站,為南投縣著名觀光旅遊勝地,設有集集鐵路文物博覽館。

立即閱讀

【台灣情報】 只有當地人知的打卡靚點 10個北台灣隱藏秘境

說起台北好玩的地方,想來想去總是那幾個選項嗎?其實除了那些「去到爛」的景點以外,北台灣還有許多私密景點值得造訪。 1. 新北市瑞芳區 不厭亭 「不厭亭」位於台102線公路上雙溪與九份交界處附近,名稱來自前雙溪區鄉長簡華祥先生,取自李白詩句「相看兩不厭」。「不厭亭」一面可眺望雙溪區全鄉風景,另一面則可遠眺瑞芳,「菜刀崙」、著名八景之一「貂山春色」的三貂嶺和大肚美人山景都可以在此看到。幸運的話還可以看到湛藍的海洋和雲海。 地址:台102線公路(瑞雙公路)上雙溪與九份交界處 開放時間:24小時全年無休 2. 新北市瑞芳區 祈堂老街 從博物館行政辦公室旁的樓梯下台階,經過昔日礦工醫院舊址,一條穿越銅山里聚落,由階梯拾級而上勸濟堂的路徑,是早期金瓜石地區最繁榮熱鬧的商店街。 相對日式宿舍區的木造建築,這裡是台灣人生活的聚落。 在這裡一棟棟黑色油毛氈屋頂高低交錯,走在這高高低低的街道,彷彿與舊日時光相遇。昔日興盛期商家林立,沿線有撞球店、書店、料理店、西裝店、布店、鞋店、酒家……等等,十分熱鬧,在當時有金瓜石銀座的稱號。 今日在老街上仍可看到當地老字號的柑仔店,店裡許多如今少見的零嘴和玩具,叫人不懷念也難。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祈堂路 開放時間:24小時全年無休 3. 新北市瑞芳區 象鼻岩 深澳象鼻岩,一座位於新北市瑞芳區北海岸深澳岬角 (番仔澳),鬼斧神工、渾然天成外型酷似象鼻的海蝕門,岬角高處遍布蕈狀岩,走進岬角懸崖邊,映入眼簾的是深澳岬角的最的美景色  象鼻岩,整座海蝕門的外觀就像是一頭大象仰起頭部,將鼻子伸入大海汲水,讓人讚嘆大自然的奧妙神奇。 地址:由台2線轉進深澳路,走到底即可抵達 開放時間:24小時全年無休 4. 新北市瑞芳區 星空草原 星空草原是由四百萬支回收寶特瓶下去打造大型地景藝術,夜晚還有燈光秀,不同的燈光投射在地面上,使這天黑之後又成了另一個璀燦奪目的樣貌,吸引不少情侶、家庭、朋友們相約前來造訪。 而在2017年,星空草原則又打造出另一個全新主題,同樣是以廢棄物再次利用而來,將寶特瓶更換成光碟片,大幅改造園區主題,呈現不同於以往的場景! 地址:從基隆市的仁一路右轉月眉路,一路沿指標走即可抵達 開放時間:平日11:00-19:00、假日10:00-19:00 門票資訊:成人100元、優待票50元 5. 基隆市中正區 望幽谷 望幽谷又稱為忘憂谷,位於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的後方,離開了停車場走向平台,不少人以基隆嶼為背景的這V型山谷正是忘憂谷,如同忘憂谷名稱一樣的站在這裡會短暫忘掉煩憂,你可以選擇走下去步行到前方的木棧步道,更鄰近海邊景觀,又或者直接站在這平台間,感受微微的暖風和大海的深藍,翠綠的前景讓心情有了不一樣的層次改變。 走往更高的平台,從右邊一直直行便可以看到360度不同角度的景觀喔。到了夏季,山坡還會覆滿金黃色的芒草,彷佛就是電影場景。大家還可以沿著坡道下去,到海邊踩踩水喔!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八斗子 開放時間:24小時全年無休 6. 基隆市中正區 中正公園 龍貓車站 搭火車到基隆,一下火車站就可以看到遠方的山頂上一座巨大的觀音像,那裡就是基隆有名的中正公園 ,除了觀音像之外,在半山腰還有一個遊客必去的景點龍貓公車站,傳說中這公車一天只開一班,而且搭乘的時間是25:00,錯過就沒有了,當你看到高3公尺胖嘟嘟的撐傘龍貓時,馬上會露出會心一笑,你就會覺得找了這麼辛苦也值得。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壽山路 延著綜合體育場旁的指標前往 開放時間:24小時全年無休 7. 基隆市中正區 潮境公園 魔法掃帚 潮境公園潮境公園位於八斗子半島東側,臨望海巷海灣(或稱為換番大澳),面積約一公頃,園區原為一處垃圾的集放地,經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規劃改建後,後成為一處看海賞景的最佳去處。園區內設有規劃完善的枕木步道,還有許多藝術雕塑品。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9巷 開放時間:24小時全年無休 8. 基隆市中正區 阿根納造船廠 阿根納造船廠曾是電影《美國隊長》來台取景的地點,所以吸引大批民眾朝聖。位於基隆八尺門漁港旁的阿根納造船廠遺跡,原本是日治時期極度繁忙的港口之一,主要是用來運送砂礦,隨著殖民時期結束,產業結束,碼頭也隨之式微,這塊地就出給美國遊艇公司阿根納。 後來這間公司退出台灣,這塊地也閒置,不再使用。在海風與歲月的摧殘下,過去還差點被拆除,斷垣殘壁,鋼筋外露,雜草叢生…就是現在廢墟面貌囉!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正濱路116巷75號 開放時間:24小時全年無休 9. 基隆市中山區 佛手洞 佛手洞是原為一處天然的海蝕洞穴,也是基隆當地最大的海蝕洞,因傳說有仙人在此修道而登天,故名仙洞巖,早在日據時代此洞便已存在,據文獻記載,置身此處能夠聽到絕妙的海濤音,但是如今已不復聽聞。 地址:基隆市中山區仁安街1號,沿仙洞岩旁的指標走可抵達 開放時間:08:00-18:00 10. 基隆市中山區 地標公園 一走出基隆火車站,就可以看到遠方宛如好萊塢風格的「KEELUNG」招牌地標。其實這個燈志就在虎仔山上的太平國小旁,地標後方可以俯瞰整個基隆市區,還能看到船舶進出港口,不管是白天或黑夜風景都是一絕。

立即閱讀
GOGOAdvise - Travel 旅遊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