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最新旅遊情報 > 專門情報 > 其他情報 (Page 28)

【其他情報】 你地身邊嘅閨蜜們又係咩角色?7個閨蜜旅行擔當嘅角色

閨蜜二人行,成雙成對似足孖公仔,但閨蜜三人行,唔代表其中一人會被冷落忽視,三人關係中,每個閨蜜性格各異,但總會搵到自己定位,少至出街所企嘅位置,大至自己在圈子內嘅功用都會有種毋須言喻嘅默契。閨蜜三人行好處多多,只要你都有呢兩位好閨蜜,就會明白以下7點。 7個三人閨蜜旅行 擔當角色同好處01: 擔當調停者 閨蜜鬧翻冷戰,大家都想要個下台階,偏偏脾氣差各不退讓。第三個閨蜜的作用就係做和事佬,兩邊安撫再作調停,為事件降溫! 7個三人閨蜜旅行 擔當角色同好處02: 有人為醜事作證 同閨蜜識得愈耐就愈愛談往事。「記唔記得中三嗰年你仆親」、「你第一次失戀喊到成個眼妝溶晒」,閨蜜A記得清清楚楚,閨蜜B唔認數?閨蜜C必定站出來做個公證人,無得賴。 7個三人閨蜜旅行 擔當角色同好處03: 始終有人陪你做喜歡的事 想睇恐怖片、想入鬼屋探險、想台灣玩滑翔傘、想去澳洲跳降落傘...閨蜜A唔鍾意或唔得閒,尚有一個人陪你體驗! 7個三人閨蜜旅行 擔當角色同好處04: 有商有量 發現閨蜜A做錯決定,例如感情上行差踏錯;又或撞破她的男朋友偷偷與異性約會,該不該如實相告?唔知點做好,一於同另一位閨蜜商量,大家都了解A的為人,更能深入分析下一步策略。 下一頁【7個三人閨蜜旅行 擔當角色同好處(05~07)】

立即閱讀
揭秘北韓9件你未必知的事

【其他情報】 點解北韓馬路咁寬 私家車得咁少? 揭秘北韓9件你未必知的事

北韓堪稱全球最神祕國度之一,大部分的資訊都是很危險、很多禁忌,連專業相機也不允許帶入,國家長時間處於封閉狀態,一般人對它們的認識都是從日常的負面新聞中得到,但由於當地的政治及歷史,仍然吸引許多人前往旅遊,一窺當地人民的真實生活樣貌。以下會講述一下你可能不知道關於北韓的事。 揭秘北韓9件你未必知的事01: 跟領袖銅像拍照必須影全身 由於北韓人對領袖非常尊敬,所以亦要求遊客尊重他們的領袖。遊客拍照時不能模仿北韓領袖的姿態,與領袖銅像拍照必須影全身,不能截頭截腳或不可做出怪動作,也不能做「Yeah」的V字勝利手勢。出境時,影片、照片內容可能被抽檢。 揭秘北韓9件你未必知的事02: 不可帶南韓 美國等政治書籍入境 要入境北韓,就不可帶任何北韓、南韓、美國等政治書籍,也不能有韓劇或嘲弄朝鮮領導的影像刊物。通訊軟體例如微信的相關表情包也最好登出或預先刪除,而宗教性物品如聖經都是禁止的。一旦被當地官員發現以上的物品有可能會被查問,甚至要簽悔過書才可放行。 揭秘北韓9件你未必知的事03: 北韓有地鐵 但只有 17 個站 平壤地鐵在 1973 年已開始營運,但地鐵只有2條線,全線只有 16 個車站,而眾多站名革命味濃厚,例如:「戰友」、「革新」、「建設」、「勝利」等。在地鐵內不會有任何商業廣告,而是整面壁畫,全都是畫上金正日帶領勞工興建地鐵的畫像。另外,平壤地鐵是全世界最深的地鐵,要花4分鐘坐電梯才能上到月台,因為平壤地鐵是從防空洞改建出來。 下一頁【揭秘北韓9件你未必知的事 04~06】

立即閱讀

【香港情報】 #7.韓國人都分不清內地人與香港人 不太理解一國兩制 9個韓國人對香港深刻印象

時下年輕人都追捧韓風熱潮,當韓國人來到香港時會有甚麼印象呢?以下會為大家講述9個韓國人對香港的印象。 9個韓國人對香港深刻印象01: 在香港戴白色口罩的人隨處可見 香港人在生病或想素顏不化妝時都會戴上白色口罩,但原來韓國人會認為白色口罩是代表著「剛剛完成整容手術」的意思,所以很多韓星素顏或是想低調的時候都是以戴黑色口罩露面,亦是當地的潮流。 9個韓國人對香港深刻印象02: 香港人經常自己一個人吃飯 大部份香港人都覺得自己一個吃飯沒什麼大不了,但韓國人則十分看重「群體概念」,不論做什麼,例如公司聚餐、出去玩,韓國人都要跟朋友聚一起,就連平常吃飯都一定要跟朋友,否則就會被視為「社交邊緣人」。但隨著韓國社會氛圍的轉變,才漸漸對獨食等於沒有朋友的偏見改觀。 9個韓國人對香港深刻印象03: 韓國人不喜歡搭枱 在香港的繁忙時間進餐少不免搭枱,大部份港人都不會太介意,而韓國人就對香港人搭枱的行為感到有點莫名奇妙,他們會很介意跟陌生人搭枱,會下意識避開,寧可去第二間都不願搭枱,所以在韓國不難看到一個人坐四人枱的畫面。 下一頁【9個韓國人對香港深刻印象 04~06】

立即閱讀

【其他情報】 老奉買手信俾你架?仲要指定手信幫佢周圍搵 7個買手信俾朋友/同事一定會遇過情況

買手信是一件多煩人的事,相信大家也有經驗,首先要花半天去想和買些什麼,然後又要預留多一點金錢和行李位置來放手信,所以對於買手信這回事會令人懊惱。「千裡送鵝毛,物輕情義重。」,是華人社會的傳統美德,表著一種禮貌,也是一份心意。但現時買「手信」背後的意義好像已被扭曲,就像變成一種責任,因不滿意手信而板起臉來或說一些令人不快的說話。除此之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買手信遇到以下幾種情況? 7個買手信俾朋友/同事一定會遇過情況01: 叫人買手信但交貨時都不付錢  「你買完之後再給錢你吧。」,相信大家每次聽到這句說話之後,都會覺得對方最好先付錢較好,數目分明之餘又不怕之後想討回手信錢時又不好意思開口,好像跟對方斤斤計教似的。 7個買手信俾朋友/同事一定會遇過情況02: 當買手信是「老奉」 不論是三姑六婆,還是一些不算熟絡的人,只要他們知道你去旅行,就開口去要求你幫他們買手信,原本開開心心的旅程,卻變成為朋友「走水貨」似的,行李更隨時會超重,要加收錢行李費,但這筆費又不能逐個討回,最後就變成自己洗費更大。 7個買手信俾朋友/同事一定會遇過情況03: 要求你到處找到指定手信為止 當你已經看過沒有朋友想買的手信後,他就要求你去其他地方看看會不會有,但其實自己的行程路線根本不太順路又或行程已經密不插針,再要抽空買手信是強人所難。 下一頁【7個買手信俾朋友/同事一定會遇過情況04~07】

立即閱讀

【其他情報】 只要你敢開口問就有機會有 5個飛機上隱藏服務/物件

日常搭飛機不外乎能享受飛機餐、小食飲品、看電影等,其實除了這些基本服務,有許多隱藏的服務是需要主動向空中服務員查詢才會提供,以下分享5個機艙隱藏服務,下次搭飛機時不妨一問! 5個飛機上隱藏服務/物件01: 索取機艙上的旅行小物 如果忘記帶眼罩、耳塞可以向空中服務員查詢,但一般人或許不知道其實可索取機上的睡衣,在超過10小時的長途機上換上航機的睡衣休息,下機後再換回自己的衣服就保持清潔乾爽,不過這個服務多半只限於傳統航空公司的商務艙及頭等艙乘客才能享有,維珍航空更會提供自家製連身睡衣。 5個飛機上隱藏服務/物件02: 額外享有飛機餐 一份飛機餐都未能滿足你的肚子?當乘搭凌晨或長途機時,部份客人或因需要休息而放棄飛機餐,你可於空中服務員完成派餐後禮貌地查詢可否有額外的飛機餐,如否,你亦可問會否有花生小食等提供。 5個飛機上隱藏服務/物件03: 參觀駕駛艙 如果你好奇機師的工作環境,你可以嘗試去參觀駕駛艙,但因飛行安全關係或只能在著陸後待其他乘客離開飛機後查詢機組人員,而每間航空公司都有特定的指引開放參觀,如卡塔爾航空就表明駕駛艙禁止乘客進入。 下一頁【5個飛機上隱藏服務/物件 (第4~5個)】

立即閱讀
日本廁所雙層勾設計

【其他情報】 日本廁所雙層勾設計 原來唔係上面掛衫、下面掛袋咁簡單

不知道大家去日本旅行的時候,有沒有發現當地廁所門上的掛勾是採用「雙層勾」設計?很多人都以為,這是為了讓人可以多掛東西,像是上面掛外套,下面掛袋,但事實上…….它真正的功用可是厲害多了,同時真係反映日本人智慧! 雙層勾設計目的是阻止小偷 早前日本歌手永山久德突破盲點在Twitter上分享,說明這個設計在昭和後期開始普及,但背後的目的不是讓人多掛東西,而是為了防止小偷!當時其實有很多小偷會把手伸進門內,快速地把掛勾上的東西偷走。當我們坐在馬桶上大小便,就會無法馬上阻止小偷! 另一種阻止小偷設計 為了防些東西被盜,日本廁所就設計了這種「雙層勾」,上面多了一條金屬阻隔,讓小偷沒那麼輕易拿到掛勾上袋子,沒想到勾勾的學問還真大呀,這樣的巧思其實也有另一種的設計。這是一種舊式的雙層掛勾是反方向對住門的「C」字型,使用者只能從掛勾内側將手袋掛起。  

立即閱讀

【其他情報】 遇到航空公司倒閉/清盤 香港有邊3間旅遊保險仲有得賠?

香港航空財困傳言滿天飛,事件引起廣大迴響,不少旅客擔心一旦有航空公司倒閉或清盤,手上持有的機票隨時化為烏有。其實香港有航空公司倒閉並非新鮮事。在2008年4月,以低價機票作招徠的甘泉香港航空在營運兩年多後突然宣布清盤結業,當時正值復活節旅遊旺季,加上部分留學生要趕回外地迎接新學期,約有3萬名已訂購甘泉機票的旅客受影響,最終獲其他航空公司即時提供特惠機票才能成行。 回到現在,如果外遊前夕突然收到航空公司「執笠」的消息,除了等待其他航空公司伸出援手,市面上究竟有哪些旅遊保險會提供航空公司清盤/倒閉的保障呢?目前本港僅3間旅遊保險會提供有關航空公司倒閉的保障: 購買前請先查清條款細項  不過大家要留意,藍十字及立橋保險早前已針對港航修訂保單條款內容。保險公司的網頁顯示,上述旅遊產品針對航空公司倒閉的保障項目,將不適用於選乘香港航空的客戶。換句話說,如果你已購買香港航空的機票,一旦遇上航空公司倒閉,將不獲任何賠償。雖然現階段中銀集團保險並未針對事件修訂條款,但大家應密切留意其網頁,並在購買保險前再查閱所有條款細節,看看港航是否仍在保障範圍之內。 可向旅遊業賠償基金申請賠償 但需注意... 坊間部分隸屬航空公司的旅行代理商,現時會提供旅行套票以供選購。以香港航空為例,若果旅客是透過其子公司「港航假期」購買套票,即是包括機票、住宿及行程活動等,只要持有有效的印花收據,即使港航假期倒閉,都可以向香港旅遊業議會轄下的「旅遊業賠償基金」,申請相當於外遊費九成的特惠賠償。不過有關賠償只限於旅議會的持牌旅行代理商,換句話說,若宣布清盤的是香港航空而非港航假期,旅客並不受保障;另外,若果你是單獨購買港航機票,亦不符合申請賠償基金的申請資格。 非常時期 購買旅保要特別留神 此外,根據消委會網頁,一旦有航空公司宣布破產,而法庭已對它發出清盤令或破產令,消費者亦可以向清盤人或受託人查詢如何提交「債務證明表」以追討賠償。最後,溫馨提示大家,去旅行前除了要留意航空公司的最新消息外,亦需留意其他保障,因應行程比較及挑選適合自己的旅遊保險產品  

立即閱讀

【其他情報】 日本旅遊必識 你識幾多個? 24個日遊時常見日文漢字

日本可能是香港人最想去的旅遊點。在日本到處都是日文漢字,香港人份外有親切感,好像看得明白,好像對日本好熟識,一年去幾次就自命是日本旅遊達人。如果日文漢字看不明白,還有翻譯工具,還有谷歌大神。但最好還是自己學會,不要假手於「神」。以下精選24個日本旅遊常見的日文漢字,很多都不是憑字面就看得懂,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意思。日本達人,你全部都懂嗎? 飲食篇: 日本旅遊必知 24 個日文漢字01: 注文(ちゅうもん chuumon) 「注文」的中文意思是點餐、點菜、寫嘢吖唔該。在連鎖餐飲店的食券機,或輕觸式屏幕最常見「注文」。想要點餐時也一定會用到這句:「注文 いいですか?」,chuumon i ide su ka ,可以點餐嗎? 日本旅遊必知 24 個日文漢字02: 藥味(yakumi) 在日式料理店的餐枱上常見,「藥味」就是加在日式料理中的水果、蔬菜、乾燥海產物的總稱,可以突顯日式料理的香氣及風味。經常使用在日本料理中的「藥味」包括:蔥、三葉、生薑、蘘荷、芥末、大蒜、紫蘇、大根(蘿蔔泥)、芹菜等。 日本旅遊必知 24 個日文漢字03: 替玉(kaedama) 「替玉」的意思是追加麵(不包括追加湯汁或配料)。「替玉」可以在餐券販賣機事先購買,也可於座位上追加。 日本旅遊必知 24 個日文漢字04: 仕度中(shitakuchuu) 「仕度中」可在比較傳統的日式餐飲店門口看到。「仕度中」的意思與「營業中」相反,表示店家正在準備,店子不開放客人進入,類似「等候中」。 日本旅遊必知 24 個日文漢字05: 味自慢(あじじまん ajijiman) 日本的餐廳門外,經常有橫額或易拉架,寫上「味自慢」,意思是「為味道而驕傲」,類似「自吹自擂」或「自 high」。 日本旅遊必知 24 個日文漢字06: 湯(ゆ yu) 「湯」即是「熱水」,也可解作「溫泉」。日本漢字「湯」絕對不是你父母煲給你飲的湯。你父母煲給你飲的湯,日文叫「スープ su-pu」(soup

立即閱讀

【其他情報】 2020年請假攻略 連元旦請5日放足12日

是時候規劃明年的放假大計,如果是5天工作制「銀行假」、每逢週末放假的打工仔,最長可以請5日放12日,去長旅行也完全沒問題。 2020年公眾假期如下: 由於農曆年初二為星期日,故農曆年初四將被訂為公眾假期。另外,由於2020年的重陽節為星期日,故該天的翌日亦將被訂為公眾假期。 下一頁【2020年請假攻略(下)】

立即閱讀
3個飛機上處理屍體傳聞

【其他情報】 空中機「屍」 信不信由你 3個飛機上處理屍體傳聞

不少港人都喜歡旅行,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搭飛機的頻密次數還比搭的士為多。相信大家都知道,其實飛機相比其他交通方式是最安全的,但始終在空中有限的空間和資源之下,如發生意外的確是令人產生無盡的恐懼。 就好比說,如有乘客在飛機突然因心臟病發,還是其他意外去世,大家又知不知道空姐空少會如何處理屍體? 3個飛機上處理屍體傳聞01:機艙有冇「停屍間」? 傳聞不少大型客機原來都有屍體儲藏位置,一般來說是設於機頭/機尾位置。以新加坡航空短途客機A340-500系列為例,在機頭近出口有個新型儲藏室,可以讓一個人的體型容納入去,很多人就傳出這是特意用作「停屍間」之用,當然這亦是由大家口耳相傳出來,信不信就由你了。 3個飛機上處理屍體傳聞02:幫屍體假扮「酒醉」? 有一次在BBC的訪問中,British Airways英國航空就分享他們的處理手法,比如說在長途機中,有空中服務員發現有人不幸離世,他們會在死者位置前放上一杯伏特加酒、一份報紙,並幫死者戴上眼罩,讓乘客看起來只是因喝酒而睡著了。他們亦會為死者繫好安全帶,並將毛毯蓋至死者的脖子位子,為免引起乘客的恐慌。 3個飛機上處理屍體傳聞03:「屍」人升至頭等位? 不少人都恨不得可以在旅程中被「免費升級」至頭等,不過原來不幸離世的乘客升級的機會是最大。猶益存放屍體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甚至有時候屍體更需要多佔一個乘客座位,由於頭等位置的私隱度較高加上乘客較少,據統計目前最常用作存放屍體。

立即閱讀
GOGOAdvise - Travel 旅遊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