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最新旅遊情報 > 各地情報 > 中國情報 (Page 18)

【中國情報】 景點懶人包 上海10必去熱門地

上海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匯集了中國的歷史精華與近代發展,成長的速度相當快。上海是中國讓人印象深刻的大都會區,有絢麗的七彩霓虹燈,是個非常繁華的城市。如果你還不認識上海,就讓小編帶你看看這座精彩的城市吧!2 上海10必去熱門地01: 田子坊 田子坊結合了各種不同風格的建築,這裡的商家很密集,觀光客也很多,道路小巷十分交錯,走在裡頭有種進入迷宮的錯覺,也有點像是文創園區,好吃好玩也好逛,有機會就到這裡走走吧!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泰康路210弄 上海10必去熱門地02: 上海外灘 上海外灘範圍從十六鋪碼頭到外白渡橋,是上海相當代表性的景點,多達52棟萬國建築群,絢麗的浦江夜景讓人著迷,江面對岸有著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等熱門景點,上海的七彩霓虹燈,讓人深刻體驗會不夜城的美。 地址: 上海市黃浦區中山東一路(臨黃浦江) 上海10必去熱門地03: 外灘觀光隧道 外灘觀光隧道連接外灘和浦東陸家嘴商圈,是我國第一條越江行人隧道,遊客可以乘坐全透明觀光車在色彩變換不斷的隧道中穿越黃浦江,猶如時空穿梭一般,隧道內壁有各種奇異的色彩變換不停,音響效果與眼前的景觀變幻相結合,營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震撼。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和浦西南京東路外灘之間 開放時間:09:00-22:00 上海10必去熱門地04: 豫園 豫園被稱為全上海最中國的地方,整個豫園景區包括了豫園、九曲橋、老城隍廟、方浜中路老街。豫園是明代宅府,花園奇石、雕樑畫棟,處處充滿著江南園林特色,其中還包括了清末小刀會起義的點春堂、江南三大奇石之一玉玲瓏等等。 地址:上海市豫園旅遊商業區內(湖心亭九曲橋北側豫園正門) 開放時間:08:45-16:45;停止售票時間:16:15;停止入場時間:16:20(1月1日 - 12月31日週一 - 週日) 上海10必去熱門地05: 南京路步行街 南京路步行街無疑是最能體現上海十里洋場感覺的一條馬路,擁有百年以上歷史,30年代四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開啟了這條商業街的繁華。在這裡不但能夠感受到昔日上海的風華,更能體驗到新潮品牌為上海帶入的新活力!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河南中路 下一頁【上海10必去熱門地 06~10】

立即閱讀

【中國情報】 返深圳唱K是常識吧!深圳必去3間超平高質唱K場

越來越多香港人喜歡星期六日去深圳玩,交通方便之餘,又有不同特色餐廳和CAFE,而一日遊的行程少不了唱K,深圳有很多量販式KTV,一個價錢包房費,消費比起香港來得划算,歌目亦比較齊全。所以以下介紹3間深圳必去超平高質唱,而其中一間最便宜的KTV只需人民幣$18可唱4小時! 深圳必去3間超平高質唱K場01: 純K 純K大堂位置闊落,還設有電影區,若提前預約就很快可以安排好房間,大堂的機器人會幫忙帶客人進房。 以中房為例,收費人民幣$158/3小時,官方表示可容納8人,每人只需30多元! 每房有兩枝咪高峰,並設直立式咪,音響設備一直都備令人滿意。另外,純K有自己的點歌系統,歌曲較齊全,畫質較好,一些平時其他KTV沒有的歌都找得到。 下一頁【深圳必去3間最超平高質唱K場 (第2及3間)】

立即閱讀

【中國情報】 景點懶人包 珠海10個必去熱門地

尸珠海人傑地靈被評為全國空氣最好城市之一!近年很多人都喜歡到珠海旅行,享受那裡的浪漫放鬆氣息。怎麼可以錯過珠海10個必去熱門地呢? 珠海10個必去熱門地01: 圓明新園 圓明新園坐落於珠海市九洲大道石林山下,佔地1.39平方公里,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面平坦開闊,其中福海湖水域8萬平方米,首期投資總額為6億多。圓明新園是以北京圓明園焚燒以前的建築為原稿按一比一的比例恢復當年的圓明園中部分景觀的建築風貌,並結合現代旅遊景點的特色,賦予了新的內容。 地址:吉大蘭埔交通:1、13、25、30、60、99號公共巴士、旅遊觀光巴士 珠海10個必去熱門地02: 珠海漁女雕像 情侶路 珠海漁女雕像是珠海城市的象徵。漁女姿態優雅,神情喜悅,手擎明珠,向人類奉獻珍寶,向世界昭示光明。漁女形象藍本源自於珠海一個美麗的愛情傳說,漁女雕像的成功創作,開創了中國大型海濱雕像之先河。另外,長達28公里的情侶路臨海而建,是珠海的城市名片。漫步在情侶路,每一步都是浪漫。 珠海10個必去熱門地03: 華發商都 華發商都是珠海最大的百貨商城,共分為A、B、C、D四商館。華發商都主力照顧衣食住行的需要,各國品牌均在商城設有分店,如Miu Miu、Prada、Gucci等,女士們一定會逛的流連忘返,而華發水幕、天幕廣場等華麗的商場建築定會讓遊客不自覺的抬起相機,是文青們必到的打卡地點。大家如果到珠海,不妨預留多點時間到商都飲食和購物。 地址: 珠海大道8號 珠海10個必去熱門地04: 梅溪牌坊 梅溪牌坊旅遊區佔地12萬平方米,位於前山上沖梅溪村。整個景區主要包括:梅溪牌坊廣場區、陳芳故居區、陳家花園及墓園區和旅遊服務中心。 開放時間:梅溪牌坊旅遊區全年開放,每日由:早上:八時三十分至下午:六時整 票價:成人30元、兒童(1.1-1.5米)15元、老人(65歲以上)15元(憑身份證驗票入景區)。 交通:01: 觀交巴士:珠海賓館-圓明新園-梅溪牌坊-四大佛山。             02: 41路公交車:上沖總站-梅溪牌坊-四大佛山。             03: 26路公交車:九洲港-九洲城-公安村(梅溪牌坊)。 地址:廣東珠海上沖梅溪村 珠海10個必去熱門地05: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 作為全球最大的海洋主題樂園,王國擁有全球最大的5D影院及世界最大3D立體投影,更有多座海洋生物館,機動遊戲更讓人樂而忘返。到了晚上,五光十色的花車更會圍繞王國巡遊,可愛的卡通人物及精美的花車均深受小朋友歡迎,家長們不妨與孩子們到海洋王國度過愉快的假日。 下一頁【珠海10個必去熱門地06~10】

立即閱讀

【中國情報】 愈來愈多文青去上海 推介4個上海必去文青打卡點

用顏色來形容的話,上海是外灘邊打在和平飯店的光,是東方明珠變幻的色彩,繁華美艷,紙醉金迷,是上海給人的印象,從1930年代的上海灘到現在的國際都市,上海是繁盛的象徵,但這次想帶大家看見的是十里洋場摩天高樓以外,上海人文與文青的萬千面貌, 4處「 上海文青景點 」,去一次就愛上。 4個上海必去文青打卡點01: 1933老場坊 位於虹口區的1933老場坊,我來過兩次,一次在白天,一次則在夜晚,誠心建議想要欣賞建築物細部結構的旅人可以白天來,喜歡探險神秘氛圍的旅人晚上來最好。 在上海復旦大學交換期間,除了平常的課業與實習,平日空閒的時間不夠遠遊,就會選擇在上海走走。1933老場坊在虹口區,離復旦大學位於的楊浦區蠻近的,在地鐵上來看是同一條線,出了地鐵口再走一下就到了。從地鐵海倫路站2號出口走出,延著老街區就能到老場坊,街區多是平房,越靠近老場坊,開的店家別具特色,有小酒館餐廳,在老場坊建築的周圍有河環繞,讓這區域像獨立在一個小島上。 當你站在1933老場坊面前,如果不知道它過去的歷史背景,你會以為它是帶有西洋風格的辦公場域,但1933老場坊的過去其實是一座耗資白銀三百三十萬元的屠宰場。 如今的老場坊是四類保護建築,當初是由英國設計師巴爾弗斯設計,是上海工部局的屠宰場,建築物全部採用英國進口的混凝土結構,牆體厚約50公分,兩層牆壁中間踩中空形式,物理原理實現溫度控制,炎熱的夏天可以保持低溫,我在三月的時候去,三月的上海算是初春,但對於台灣人的體感溫度而言是很寒冷,來到老場坊的確能感受到陰涼的感覺,可能有一部分也是對於過去屠宰場陰魂的心理作用。 建築看似西洋,但古羅馬的風格中其實融合了東方色彩,「外方內圓」是中國風水天圓地方的概念,牛道、廊橋、傘形柱、無梁樓蓋、旋梯,都是老場坊中很有特色的建築細節。格局大概能分成東西南北四棟圍成四方形廠區,中間是一座二十四邊形的主樓,透過樓梯相連,現在的主樓有展演的區域,時常有劇場演出,我想如果有機會在充滿歷史的建築中觀看演出,一定別有一番風味。 現在的老廠坊除了主樓有展演以外,在外圍的四棟樓中有進駐文創公司,晚上來此,能看見加班的人。在一樓的區域有設計感的家飾店,寵物餐廳和一些小店舖,雖然不像田子坊或新天地一樣熱鬧,但老場坊獨特的韻味,仍吸引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和電影《小時代2》來此取景拍攝。白天或是夜晚來到此處,皆能感受到不同的興味,在夜晚主樓上遠眺,能看見虹口區的夜景。建議有夥伴同行,萬一迷失在錯綜複雜的樓梯與廊道中,還是有人能找到你。 4個上海必去文青打卡點02: 多倫路名人街 多倫路名人街也在虹口區,計畫虹口區一日遊的旅人,建議可以在白天去多倫路名人街,晚上再逛到上面介紹的1933老場坊,從地鐵虹口足球場出來,經過魯迅公園與甜愛路就能到達多倫路名人街。魯迅公園和甜愛路也是值得一去的景點,在步行時能感到週末午後的悠閒感,可能是因為紅磚房與窄窄的街道,車輛少通行,在散步時慢行也能感到幾分愜意。 多倫路名人街在過去是上海的文學之路,可以說是文學家的聚落,魯迅、茅盾、瞿秋白、郭沫若等知名文學家都曾在此進行文學交流,現在還保有左翼文學的左聯會址和紀念館,後來定居臺灣的文學家白先勇,童年也居住在多倫路的白公館。 多倫路有名人的故居以外,還有許多有趣的小型博物店,走進去燈光昏暗的店家,隨意擺放的物品,都有各自的一段故事,像是進入了時光隧道,和老闆聊聊才知道它們的來歷,每走進一家店都像是尋寶,也許旅人們會在某家店裡找到與你有緣的一段故事。 多倫路上的建築物還是當年的樣貌,在這條路上也能看見一些銅像,標示著過去居住在故居的主人,旅人們可以仔細瞧瞧,可能會發現在課本上看過的文學家。 4個上海必去文青打卡點03:  M50莫干山 在臺灣去過松菸、華山文創園區,而上海莫甘山路上的M50也是文創園區,感覺有點像,但實際去逛逛後便能發現各自的特色。如果要我說的話,M50最有特色的地方是沿路可見的塗鴉。 不管是在牆上、鐵門上或是地板上,只要有空白、只要得到允許,就能看見隨性的街頭塗鴉,讓人忍不住往前一站街拍。M50內部與附近的街道有迷人的塗鴉以外,發生在建築裡的不定期展覽也是奇特之處。M50是在莫甘山路50號,保留了1930~1990年代的工業建築共有五十幾棟,過去是近代徽商周氏家族信和紗廠原址,解放後改名為上海第十二毛紡織廠、上海春明粗紡廠,後來春明廠從1999年底停止生產,2000年後引進藝術家工作室、文化、藝術等設計機構,慢慢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文創園區樣貌。 M50除了迷人的街頭塗鴉,建築物裡不定期的展覽也是吸引文青們前往的原因。那次正好遇上一個有意思的展覽「我們是將要死去的MEMENTO MORI」,這展覽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真實參與其中,先將全身上下最有紀念價值的物品取出,放在夾鏈袋中裝進鐵盒,寫了一張關於死亡的問卷,接下來就是體驗死亡的過程,躺在類似火化的鐵板上,推進白色的密閉空間(如果有幽閉空間恐懼症的人請別嘗試),中途如果感到不舒服不能繼續承受時,也能呼叫外面的展覽人員。 4個上海必去文青打卡點04:  田子坊 田子坊的地址是在泰康路 210 弄,是一個被圍在建國中路和泰康路之間的巷弄,巷裡弄間有著超過兩百家的創意小店鋪或是餐廳、酒吧。我由泰康路上的 1 號門進入,來得早了,店鋪都還沒開,正好可以在無人的坊間好好仔細瞧瞧建築與難得清靜的田子坊。 田子坊的由來為 30 年代,畫家汪亞雲於在坊中的隱雲樓創辦了「力社」,當時即為藝術創作之所在。在七十年後的 2001年進行街坊巷弄改造時,畫家黃永玉將其命名為田子坊,現今是文創藝術創作的景點,許多遊人湧入,其間的小店更有許多文創商品。2005年,田子坊更成為上海十大創意產業聚集區之一,可以想見田子坊是現在來到上海的旅人最好玩又最好逛的地方之一。 老上海的石庫門建築並不是很傳統的建築,而僅僅是一百多年來所發展的建築樣式,這是起源於十九世紀上海開埠以來,上海租界變得龍蛇雜處,各地的勞動人口湧入而興起的大量需求。石庫門通常位於狹小的里弄之間,建築式樣的起源為中國傳統的四合大院,但是規模卻小的多,才可以容納很多人居住。於二十世紀初的 1910 年後,更融入了多變化的西方元素,因此田子坊中可見到建築融合多樣多變,東方的傳統之中,又有西方的文藝復興、現代主義、巴洛克式或是英式與西班牙式等等,這也造就了現今的田子坊豐富有趣的組成結構。

立即閱讀

【中國情報】 2,000萬複製惠比壽橫丁 深圳第一條日本料理街

深圳出現了一條日本料理街「惠比壽橫丁」,惠比壽是日本的財神,橫丁則是指小巷。外面看起來像是一家普通的店,裡面卻藏了一條小巷。從踏進門的那瞬間就覺得好像身處日本街頭,昭和風檔口、浮世繪掛飾、日式燈籠..... 6家店風格各不相同,吃的也是不一樣的日料,喜歡吃哪家就選哪家進去,但是不能把一家的食物帶到另一家去吃。6位擅長不同日料的主理人,有時候他們會在店裡、有時候是他們的廚師團隊在做菜。 壽司德 西岡德彥「Omakase」 店裡的吧台只有8個座位,主打Omakase,由師傅根據是日食材,為客人安排製作料理。坐在吧台看西岡師傅做壽司是一種享受,魚都是要經過熟成才能使用,每天的量都有限,建議提前預定位子。Omakase套餐是有480元/位、880元/位、1280元/位,從前菜、刺身到甜品,都可以嘗到,另外店裡還有隱藏菜單哦,有興趣可以詢問料理長。 --店鋪信息-- 人均:480元-1280元(根據季節食材可能會有變動) 預定電話:0755-82880161 小Tips:人均較高、建議預訂位子 西江鰻魚 洪師傅「日本關西的鰻魚三吃法」 這家店主打關西派烤鰻魚,跟我們常吃的蒲燒鰻魚不一樣,口感更脆、口味也不那麼甜。烤制時只在魚肉一面刷醬汁,讓魚皮烤得焦脆、油脂全部滲入魚肉中,吃起來更香。最招牌的是「鰻魚三吃」,先吃兩口原味鰻魚肉,再吃鰻魚蓋飯,最後吃鰻魚湯泡飯,一次吃到3種不同口感的鰻魚。他們家鰻魚皮像薯片一樣脆,魚肉的部分又柔韌滑嫩,上桌建議在15分鐘內吃完,口感是最好的。 --店鋪信息-- 人均:140元 預定電話:0755-82880929 小Tips:鰻魚是脆的口感、最好在15分鐘內吃完 惠比壽拉麵 Man「日本沾面專門店」 他們家主打沾面,吃法和普通拉麵不一樣,要用煮好的麵條,蘸著濃湯來吃。煮麵也有特別講究,要煮7分半鐘,再用涼水沖洗,讓面保持最佳口感。 配面叉燒是用西班牙五花腩,經過4.5個小時滷製而成,上桌前還會火炙一下表面,讓肉的油脂和香氣迸發出來。沾面配的湯汁,表面一層油才是「精華」,每家沾麵店師傅都有自己獨特的「精華油」配方。 --店鋪信息-- 人均:74元 預定電話:0755-82880797 小Tips:沾面有專門的吃法、不要連湯一起吃。沾面有3種吃法:①面蘸著豚骨魚介湯吃;②2勺湯拌著芝士坎飯一起吃;③給濃湯加清湯後喝湯。 MOKICHI燒肉酒場 三井洋輔「有專屬配酒的日式燒肉」 戴著貝雷帽、會跟著音樂邊跳舞邊烤肉的三井師傅,為他們家的燒肉調製了特別的配酒。第一次來可以點和牛肉拼盤,6個部位、12種吃法,如果想要自己烤肉,也會有店員指導介紹。三井師傅因為也是調酒師的緣故,特別喜歡腌制適合燒肉的酒,可以試試他自製的檸檬沙瓦,解膩又清新。 --店鋪信息-- 人均:290元 預定電話:0755-82880187 小Tips:店裡有提供幫客人烤肉的服務 VIN VINO萬久 大西代佑「現代居酒屋」 大西是日英混血兒,來中國快20年了,說的普通話還帶著京腔。他從小在兩個不同的飲食文化環境中成長,他的店也融合了日料和英餐的特色。這裡的菜式都很特別,比如用昆布鯛魚做的西式前菜,同時也是一個小酒館 ,每道菜都可以有自己的推薦配酒。 --店鋪信息-- 人均:150元 預定電話:0755-82886756 小Tips:菜品偏創新類,可能和吃傳統日料有不一樣的體驗 阿部屋串燒 阿部浩二「漂流廚師的串燒」 阿部師傅有個稱號叫「漂流廚師」,他在日本會幫很多餐廳做菜品研發,他自己在東京的店是很多吃貨去日本會專門吃的店。這裡的串燒都比較小巧,這樣炭火的熱度足以讓肉質的香氣出來、又不容易烤老了,這裡除了燒鳥十一吃、還有他自己研發的串燒。阿部師傅因為經常要「漂來漂去」,大部分時間在店裡的是他的廚師團,偶爾能吃到他本人的串燒。 --店鋪信息-- 人均:166元 預定電話:0755-82881786 小Tips:串都是現烤,可能需要等待 惠比壽橫丁 地址:深圳福田區福華三路卓悅IN TOWN負一樓 營業時間:12:30pm-2pm;5:30pm-2am 交通:地下鐵「會展中心站」下車,走路5分鐘 人均消費:$70-$600

立即閱讀

【中國情報】 中國政府的一個決定 西藏拉薩成為真正「日不落城」

大家都知道香港的前宗主國英國,因過去幾個世紀擁有遍佈全球的海外領土,亦因為其屬地横跨所有時區而被世人稱為「日不落帝國」,但實際上去過英國的朋友都知道,英國本土並不時常能看到太陽。在地球另一端的高原上,有一個真‧日不落的地方,這裏簡直是「鍾意同陽光玩遊戲嘅朋友」的天堂! 小學上常識堂大家是否曾有過一個迷思,海拔愈高的地方愈近大陽,所以也會更曬和更熱?當然長大後我們都知道海拔每高1,000米,平均氣溫便會下降攝氏6度。 西藏拉薩這個地方位處海拔3600米的高原,即使在夏季也不算熱,但這裏的太陽卻是出名的「毒辣」,除了經常出現萬里無雲的好天氣,日照時間極長也使藏民們曬得黑黑。每日出門前,我們都會將防曬乳液塗滿全身,曬黑倒也不要緊,最重要是保護皮膚以免曬傷。夏季6至9月是拉薩的旅遊旺季,這正正是全年日照最長的時間。 拉薩夏季正午溫度接近30度,可是因為大風的關係,即在長時間在陽光直照下也不會覺得悶熱,走在街上會發現藏人基本上都會「全副武裝」地保護自己—戴上口罩、穿著長䄂衣物,不少女性更會圍著絲巾和打傘以避免與陽光接觸。 拉薩夏季的日照時間長達十多個小時,由早上七時左右日出,直至晚上九時半左右才完全天黑,所以拉薩人都習慣了整天待在街上,而這個情況其實是因為政府決定所致。 中國幅員遼闊,與美國面積相約的國土橫跨數個時區,但中央政府因政治考慮,決定劃一時區,全國時間皆以北京時間(GMT+8)為準,惟西藏實際位於GMT+6的時區,比北京慢兩個小時,所以拉薩理論上是在早上五時左右日出,晚上七時半便入黑。 因為政府一個決定,拉薩便搖身一變成為一座真正的「日不落城市」,而當地人亦表示多年來已習慣了極長的日照時間,而從前的生活作息習慣至今亦已完全改變。 拉薩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也是藏傳佛教聖地,拉薩位於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海拔3650米(要防內源氧缺乏症),地處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中游河谷平原,拉薩河流經此,在南郊注入雅魯藏布江。 拉薩全年多晴朗天氣,降雨稀少,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全年日照時間在3000小時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譽。拉薩境內蘊藏著豐富的各類資源,相對於全國和自治區其他地市,具有較明顯的資源優勢。 作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拉薩以風光秀麗、歷史悠久、風俗民情獨特、宗教色彩濃厚而聞名於世,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歐洲遊客最喜愛的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最具安全感城市等榮譽稱號。 2017年,拉薩複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布達拉宮 位於拉薩市北京路上 布達拉宮是松讚幹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的,整個建築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于一體的宏偉建築。布達拉宮主樓高達117米,有大小房間二千余間,主要由東部的白宮、中部的紅宮及西部白色的僧舍組成,包括山下印經院和後花園宗角祿康等附屬建築。 大昭寺 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魯班路上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距今已有1350年的歷史,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現存最古老的土木結構建築。大昭寺是藏傳佛教各教派共尊的神聖寺院,而西藏的其他寺院大多歸屬於某一藏傳佛教教派。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金像現被供奉在大殿正中。 八廊街 八廊街以大昭寺為中心,東連拉薩醫院河林廓東路,西接藏醫院大樓,南臨沿河東路,北至幸福東路 從大昭寺出來後的街道就是著名的八廊街。八廓街是由八廓東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組成的多邊形街道環,有街巷35個,岔道較多,周長約1000 余米。八廓街東南角有一棟兩層小樓是黃色的,在許多白色建築中很突出,這是六世達賴喇嘛的密宮。圍繞八廊街順時針逛一圈,街道兩側店舖林立,各類藏飾琳瑯滿目。 納木措 位於拉薩以北當雄縣和那曲地區班戈縣之間 納木措又稱納木湖,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30公里,是西藏最大的內陸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此湖像藍天降到地面,故稱“天湖”。納木措南面有烏龜梁、孔雀梁等18道梁,北面有黃鴨島、鵬鳥島等18個島。納木措四週建有4座寺廟,即東邊的扎西多波切寺、南邊的古爾瓊白瑪寺、西邊的多加寺、北邊的恰妥寺。  

立即閱讀

【中國情報】 返深圳只係識喜茶、海底撈? 介紹6大深圳地道必食

深圳已經成為香港人最佳的美食後花園。尤其是憑著口味獨特的芝士奶蓋茶闖出名氣的喜茶,即使要排隊最少30分鐘才嚐到味道,仍然吸引不少香港人慕名拜訪。深圳除了海底撈、喜茶之外,還有很多熱門美食值得推介。等我們立即為你介紹必去的深圳美食餐廳,食盡酸菜魚、烤魚、牛肉火鍋、椰子雞等美食,保證不會令你的肚子失望! 介紹6大深圳地道必食01: 喜茶 HEYTEA 喜茶其中一個闖出名氣的原因是品牌理念、設計、包裝都走時尚年輕路線。走入裝潢簡約的喜茶,你會有拜訪日本、韓國coffee shop的清新感覺,難怪吸印不少內地年輕人紛紛買一杯飲品拍照,放上朋友圈!喜茶曾經掀起一陣排隊熱潮,高峰時期買一杯飲品要排隊1、2個小時。即使現在熱潮稍退,假日去喜茶買杯奶蓋茶仍需要排隊15至30分鐘左右。 喜茶在深圳有十多間分店,招牌貨是芝士奶蓋茶。喜茶的鹹芝士奶蓋選用進口新西蘭乳源濃醇芝士,口感綿密帶有濃濃奶香,搭配幽香清醇的茶香,兩者交相襯托,妙不可言。喜茶也推出了超級水果茶系列,精選優質茶葉為茶底,以天然冰糖溫潤中和,配上新鮮的水果,詮釋出清爽豐富的水果茶味。 介紹6大深圳地道必食02: 潤園四季椰子雞 海南椰子雞煲是用椰子和嫩雞蒸煮煲成,湯鮮肉嫩,再加上特製的醬料,配起來吃可謂一道美味佳肴。說起深圳的椰子雞,潤園四季椰子雞絕對稱得上是金漆招牌。潤園四季的裝修清新淡雅,偏向熱帶海島風情素,以木質桌椅配上淡黃色的燈光,讓整個餐廳顯得格外溫馨雅致。 食材方面,潤園四季採用正宗海南文昌雞及天然椰子汁烹製煮湯,椰汁及椰肉作為湯底,看似索然無味,但放入文昌雞後,鮮甜的感覺就伴著雞肉飄散出來。雞肉經湯汁烹煮後,椰子獨有的香甜鮮美滲透肉中,雞肉不但不老反而變得彈牙嫩滑,非常美味。湯裡還加有珍珠馬蹄、竹笙等材料,冬天時喝一口份外滋潤養生。 介紹6大深圳地道必食03: 太二酸菜魚 酸菜魚可能是深圳最受歡迎的四川菜。酸菜魚以鮮草魚為主料,配以四川泡菜煮制而成,講求魚肉細嫩、魚湯酸香,微辣不膩,就算不食辣的朋友都能接受。號稱「只做全宇宙第二好吃酸菜魚」的太二酸菜魚是一間很有個性又有人氣的酸菜魚餐廳。它堅持超過四人就餐不接待、酸菜魚不外賣不加辣也不減辣,而且每天只賣100條魚,即使去拍排隊了也不一定吃得到。 太二酸菜魚的酸菜都是自家醃製的,醃製時間醃足近一個月。每家太二專門店內都會劃分出一個區域專門做酸菜的醃製區,把酸菜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太二家的酸菜還原了重慶當地的地窖特徵,並選用天然的好泉水製作鹽水,這樣的酸菜口感脆爽、酸味達標,且帶有乳酸味,確保酸菜魚的最佳味道。 下一頁【介紹6大深圳地道必食04~06】

立即閱讀

【中國情報】 上海未食過呢5間店 唔好同人講去過上海

來到上海,大家想到的美食應該是上海菜和小籠湯包,沒錯!這兩樣都必需要吃,而且要吃就要吃最地道、最好吃的。今天就先為大家介紹幾間上海厲害的麵食小點,沒吃過這幾樣東西,別說來過上海。 上海5間必食店01: 佳家湯包 佳家湯包在上海非常出名,據說林憶蓮、張信哲、王心凌都曾慕名而來,一家小小的店面擠滿了顧客,賣到光就打烊。因為佳家湯包廚房是開放式的,所以可以看到裡面的女廚娘們一直狂包,剛出爐的湯包們,飄散著陣陣的些許的肉香與麵皮香,從鼻腔直衝大腦,熱騰騰的肉餡再加上這湯汁美味無比,非常鮮甜。佳家湯包最著名的蟹粉鮮肉湯包,蟹粉的氣息濃郁香甜,熱滾滾的湯汁,真正的皮薄餡靚! 麗園路總店: 地址:上海市麗園路62號 (近南車站路) 電話:+86-6308-7139 黃河路店: 地址:上海市黃河路90號 (近鳳陽路) 電話:+86-6327-6867 靜安晶品店: 地址:上海市愚園路68號晶品購物廣場 LG2-13A (近靜安寺 ) 電話:+86-5238-0708 時間:Mon~Sun 10:00~22:00 光啟城店: 地址:上海市宜山路425號光啟城時尚購物中心B2 (近凱進路) 電話:+86-6029-3177 時間:Mon~Sun 8:00~24:00 虹口龍之夢店: 地址:上海市西江灣路388號虹口凱德龍之夢購物中心B2 (進虹口足球場) 寧夏路店: 地址:上海市寧夏路679號D座歐愛喜上午中心1樓 (近凱旋北路) 電話:+86-6049-2785 時間:Mon~Sun 8:00~20:00 上海5間必食店02: 蘭桂坊酒家 #黃魚煨麵 黃魚煨面,在上海名氣最大的可能是思南路上的『阿娘麵館』,可蘭桂坊的水準個人認為有過之而無不及!瞧端上來的成品,濃厚的湯底、雪菜剁得特別細膩,最後擺上滑嫩的黃魚,這一碗熱騰騰的招牌面上桌啦! 地址:上海市婁山關路417號 電話:+86-6274-0084 時間:Mon~Sun 11:00~21:00 下一頁【上海5間必食店 03~04】

立即閱讀

【中國情報】 愈來愈多文青去上海 推介4個上海必去文青打卡點

用顏色來形容的話,上海是外灘邊打在和平飯店的光,是東方明珠變幻的色彩,繁華美艷,紙醉金迷,是上海給人的印象,從1930年代的上海灘到現在的國際都市,上海是繁盛的象徵,但這次想帶大家看見的是十里洋場摩天高樓以外,上海人文與文青的萬千面貌, 4處「 上海文青景點 」,去一次就愛上。 1. 1933老場坊 位於虹口區的1933老場坊,我來過兩次,一次在白天,一次則在夜晚,誠心建議想要欣賞建築物細部結構的旅人可以白天來,喜歡探險神秘氛圍的旅人晚上來最好。 在上海復旦大學交換期間,除了平常的課業與實習,平日空閒的時間不夠遠遊,就會選擇在上海走走。1933老場坊在虹口區,離復旦大學位於的楊浦區蠻近的,在地鐵上來看是同一條線,出了地鐵口再走一下就到了。從地鐵海倫路站2號出口走出,延著老街區就能到老場坊,街區多是平房,越靠近老場坊,開的店家別具特色,有小酒館餐廳,在老場坊建築的周圍有河環繞,讓這區域像獨立在一個小島上。 當你站在1933老場坊面前,如果不知道它過去的歷史背景,你會以為它是帶有西洋風格的辦公場域,但1933老場坊的過去其實是一座耗資白銀三百三十萬元的屠宰場。 如今的老場坊是四類保護建築,當初是由英國設計師巴爾弗斯設計,是上海工部局的屠宰場,建築物全部採用英國進口的混凝土結構,牆體厚約50公分,兩層牆壁中間踩中空形式,物理原理實現溫度控制,炎熱的夏天可以保持低溫,我在三月的時候去,三月的上海算是初春,但對於台灣人的體感溫度而言是很寒冷,來到老場坊的確能感受到陰涼的感覺,可能有一部分也是對於過去屠宰場陰魂的心理作用。 建築看似西洋,但古羅馬的風格中其實融合了東方色彩,「外方內圓」是中國風水天圓地方的概念,牛道、廊橋、傘形柱、無梁樓蓋、旋梯,都是老場坊中很有特色的建築細節。格局大概能分成東西南北四棟圍成四方形廠區,中間是一座二十四邊形的主樓,透過樓梯相連,現在的主樓有展演的區域,時常有劇場演出,我想如果有機會在充滿歷史的建築中觀看演出,一定別有一番風味。 現在的老廠坊除了主樓有展演以外,在外圍的四棟樓中有進駐文創公司,晚上來此,能看見加班的人。在一樓的區域有設計感的家飾店,寵物餐廳和一些小店舖,雖然不像田子坊或新天地一樣熱鬧,但老場坊獨特的韻味,仍吸引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和電影《小時代2》來此取景拍攝。白天或是夜晚來到此處,皆能感受到不同的興味,在夜晚主樓上遠眺,能看見虹口區的夜景。建議有夥伴同行,萬一迷失在錯綜複雜的樓梯與廊道中,還是有人能找到你。 2. 多倫路名人街 多倫路名人街也在虹口區,計畫虹口區一日遊的旅人,建議可以在白天去多倫路名人街,晚上再逛到上面介紹的1933老場坊,從地鐵虹口足球場出來,經過魯迅公園與甜愛路就能到達多倫路名人街。魯迅公園和甜愛路也是值得一去的景點,在步行時能感到週末午後的悠閒感,可能是因為紅磚房與窄窄的街道,車輛少通行,在散步時慢行也能感到幾分愜意。 多倫路名人街在過去是上海的文學之路,可以說是文學家的聚落,魯迅、茅盾、瞿秋白、郭沫若等知名文學家都曾在此進行文學交流,現在還保有左翼文學的左聯會址和紀念館,後來定居臺灣的文學家白先勇,童年也居住在多倫路的白公館。 多倫路有名人的故居以外,還有許多有趣的小型博物店,走進去燈光昏暗的店家,隨意擺放的物品,都有各自的一段故事,像是進入了時光隧道,和老闆聊聊才知道它們的來歷,每走進一家店都像是尋寶,也許旅人們會在某家店裡找到與你有緣的一段故事。 多倫路上的建築物還是當年的樣貌,在這條路上也能看見一些銅像,標示著過去居住在故居的主人,旅人們可以仔細瞧瞧,可能會發現在課本上看過的文學家。 3. M50莫干山 在臺灣去過松菸、華山文創園區,而上海莫甘山路上的M50也是文創園區,感覺有點像,但實際去逛逛後便能發現各自的特色。如果要我說的話,M50最有特色的地方是沿路可見的塗鴉。 不管是在牆上、鐵門上或是地板上,只要有空白、只要得到允許,就能看見隨性的街頭塗鴉,讓人忍不住往前一站街拍。M50內部與附近的街道有迷人的塗鴉以外,發生在建築裡的不定期展覽也是奇特之處。M50是在莫甘山路50號,保留了1930~1990年代的工業建築共有五十幾棟,過去是近代徽商周氏家族信和紗廠原址,解放後改名為上海第十二毛紡織廠、上海春明粗紡廠,後來春明廠從1999年底停止生產,2000年後引進藝術家工作室、文化、藝術等設計機構,慢慢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文創園區樣貌。 M50除了迷人的街頭塗鴉,建築物裡不定期的展覽也是吸引文青們前往的原因。那次正好遇上一個有意思的展覽「我們是將要死去的MEMENTO MORI」,這展覽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真實參與其中,先將全身上下最有紀念價值的物品取出,放在夾鏈袋中裝進鐵盒,寫了一張關於死亡的問卷,接下來就是體驗死亡的過程,躺在類似火化的鐵板上,推進白色的密閉空間(如果有幽閉空間恐懼症的人請別嘗試),中途如果感到不舒服不能繼續承受時,也能呼叫外面的展覽人員。 4. 田子坊 田子坊的地址是在泰康路 210 弄,是一個被圍在建國中路和泰康路之間的巷弄,巷裡弄間有著超過兩百家的創意小店鋪或是餐廳、酒吧。我由泰康路上的 1 號門進入,來得早了,店鋪都還沒開,正好可以在無人的坊間好好仔細瞧瞧建築與難得清靜的田子坊。 田子坊的由來為 30 年代,畫家汪亞雲於在坊中的隱雲樓創辦了「力社」,當時即為藝術創作之所在。在七十年後的 2001年進行街坊巷弄改造時,畫家黃永玉將其命名為田子坊,現今是文創藝術創作的景點,許多遊人湧入,其間的小店更有許多文創商品。2005年,田子坊更成為上海十大創意產業聚集區之一,可以想見田子坊是現在來到上海的旅人最好玩又最好逛的地方之一。 老上海的石庫門建築並不是很傳統的建築,而僅僅是一百多年來所發展的建築樣式,這是起源於十九世紀上海開埠以來,上海租界變得龍蛇雜處,各地的勞動人口湧入而興起的大量需求。石庫門通常位於狹小的里弄之間,建築式樣的起源為中國傳統的四合大院,但是規模卻小的多,才可以容納很多人居住。於二十世紀初的 1910 年後,更融入了多變化的西方元素,因此田子坊中可見到建築融合多樣多變,東方的傳統之中,又有西方的文藝復興、現代主義、巴洛克式或是英式與西班牙式等等,這也造就了現今的田子坊豐富有趣的組成結構。

立即閱讀

【中國情報】 中國版冰雪奇緣 哈爾濱5大必去景點

哈爾濱 北國的一顆閃亮明珠,由於受近俄羅斯影響,哈爾濱的城市建築風格很多俄式、歐式建築遍布市區,令人仿佛置身異國,而獨特的冰雪奇觀更讓人宛如跌入童話世界。 冬天,就是屬於哈爾濱的季節,這個冬天,一起到哈爾濱的雪地里狂歡啦,不過由於係香港係唔會有咁凍的天氣,所以去之前要確保自己帶夠保暖衣物同埋護膚品,因為個到真係又乾又凍,但一見到冰天雪地相信大家都會覺得一凍係好值得架啦!以下就為大家介紹下冬天去哈爾濱有咩野玩啦! 1. 冰雪大世界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是黑龍江哈爾濱的一個以冰雕雪雕景觀為主的主題公園,是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組成部分之一。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始創於1999年,後定址於松花江北岸太陽島西區,與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兆麟公園冰燈藝術博覽會,尚志公園香坊彩燈大世界一起成為哈爾濱冬季旅遊的亮點。 來哈爾濱的必去景點,美輪美奐的冰雪景觀,豐富的雪地活動,堪稱冰雪迪士尼。每當夜色降臨時,逐一點亮的冰燈,透射得冰晶更加的璀璨奪目,猶如真實版「冰雪奇緣」。 美輪美奐的冰雪景觀,豐富的雪地活動,堪稱冰雪迪士尼。每當夜色降臨時,逐一點亮的冰燈,透射得冰晶更加的璀璨奪目,猶如真實版「冰雪奇緣」。 2.松花江 松花江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一條河流,是黑龍江的最大支流。「松花江」源於滿語:ᡠᠩᡤᠠᡵᡳ ᡠᠯᠠ,轉寫:sunggari ula,意為「天河」或「銀河」。 松花江在南北朝時被稱為難水,遼金時是東北流直至韃靼海峽的巨大河流名稱,為黑龍江右岸最大支流。 發源於長白山主峰白頭山天池。 夏天的松花江十分涼爽,而到了冬季,松花江變成一片冰雪天地。完全冰封的江面,可以滑雪、騎馬(不過小編非常不建議大家騎馬喔,因為要馬係雪地上行,真係好凍架)、開雪地坦克等等,貼近地面,還可以感受它精緻的裂紋,無比奇妙的體驗。 3.中央大街步行街 哈爾濱中央大街步行街是目前亞洲最大最長的步行街,始建於1898年,初稱"中國大街"。1925年改稱為沿襲至今的"中央大街",現在發展成為哈 爾濱市最繁華的商業街。 哈爾濱中央大街步行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紀念塔,南至經緯街,全長1450米,寬21.34米,其中人行方石路10.8米寬。被譽稱" 東北一街"的中央大街,以其獨特的歐式建築,鱗次櫛比的精品商廈,花團錦簇的休閒社區以及異彩紛呈的文化生活,成為哈爾濱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哈爾濱中央大街步行街最奇特的是中央大街上鋪的石頭,它是長方形條形石,但以縱向沖上鋪滿,由1924年以俄羅斯工程師科姆特拉肖克社監工完成的。 步行街自開通以來日接待遊人20餘萬人次。步行街的夜晚流光溢彩,遊人如織,更有一番特色,充分體現出旅遊、購物、娛樂、休閒的功能。風格各異的西六道 街、西七道街、中央商城、車輛廠住宅樓前等四處休閒區,構成了中央大街集休閒、娛樂、旅遊、購物為一體的城市新風景。 擁有許多歐式建築的中央大街,是中國最早的步行街,充滿了異域風情,走在大街上,耳邊傳來手風琴演奏的俄羅斯演奏曲,體會到的是浪漫的歐式生活。除了獨特的建築,東北美食也是不容錯過的。 4.太陽島公園 太陽島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中的一個河島,位於哈爾濱市新舊城區之間,總面積為88平方公里,其中規劃面積為38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區面積為50平方公里,分為東區、中區和西區。 此間原屬自然景觀秀麗的避暑勝地,過去外國僑民常到島上「野餐、野遊、野浴」,所謂「三野」風情,屬於哈爾濱特有的風俗習慣。週邊為濕地保護區,島上則自1964年以來即設立風景區,是具備全國知名度的招牌名勝。廿世紀末一度沒落,兩千年以來當局大舉投資以重振聲名,於是有了現在的太陽島公園。 以郊外風光、歐陸風情、冰雪藝術、北方民俗為特色的太陽島公園,夏天是馳名中外的避暑勝地,而冬季,則化身為冰雪主題樂園,滿眼銀裝素裹,美輪美奐的冰雕景觀,還有各種雪地活動,驚艷了整個冬天。 5.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教堂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近中央大街,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教堂。教堂現已闢為哈爾濱建築藝術館,不再行使宗教功能。「聖索菲亞」詞源為「神聖的智慧」。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哈爾濱的象征,建於1907年,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拜占庭式建築,巨型洋蔥頭式的墨綠色穹頂與紅磚墻體,在陽光的沐浴下顯得巍峨莊嚴,肅穆壯美。而教堂內部則是哈爾濱建築藝術館,展示著哈爾濱的歷史。

立即閱讀
GOGOAdvise - Travel 旅遊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