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最新旅遊情報 > 即時情報 > 【即時情報】 9月11日香港再現鯨蹤 懷疑受傷載浮載沉!鯨豚保育知識你要知!

【即時情報】 9月11日香港再現鯨蹤 懷疑受傷載浮載沉!鯨豚保育知識你要知!

香港再現鯨蹤,繼今年7月西貢海域出現的布氏鯨,今日有人在南區目睹一條鯨魚載浮載沉,了無生氣。警方、漁護署及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人員,抵達發現鯨蹤的地點視察!

警方今日(11日)上午9時06分接報,指在南區一泳灘對開500米,發現一條受傷海豚。經初步調查,載浮載沉的「海豚」,實為某種鯨魚。後來鯨魚潛落水,警方、漁護署及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人員仍然在追蹤鯨蹤,提供適切的保護。從網上片段可以,鯨魚在海面浮沉,了無生氣。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總監程詩灝表示,單憑片段難以確定鯨魚種類,有可能是領航鯨或偽虎鯨,屬於侏儒抹香鯨的機率「好細好細」,如果真是侏儒抹香鯨是十分罕見。

香港並不是牠們繁殖地,程解釋每年都有鯨豚在南區一帶水域經過,主要因為香港黑潮支流,由大鵬灣一路向南走,水流不時將鯨豚帶到這一帶海域。故此,以往香港以往有紀錄的鯨豚,特別是大型鯨豚出沒點,都會在這條路線上,深水灣、赤柱,以致蒲台島、橫瀾島都有機會見到鯨豚。他呼籲市民不要蜂擁前往觀鯨,使鯨魚有機會游出香港水域;亦強烈呼籲有關政府部門,思考是次應對方案。


鯨豚的保育

牠們為何受到威脅?
 
鯨豚類所受到的威脅主要來源於人類,而當中最嚴重的威脅則是被商業捕漁網所糾纏。當海豚被漁網(或「鬼網」)糾纏時,牠們的捕食和活動能力不但被影響,牠們並會因而無法上水換氣,窒息死亡。
 
除此之外,污染亦是另一嚴重的威脅。化學污染會衍生不同的疾病和感染、污染食物來源並破壞物種的棲息地。而噪聲污染和沿海發展則會破壞了海豚溝通、導航和覓食的能力。
 
結果,每年有成千上萬的鯨豚動物死亡,而且這數字仍然持續上升。

為何鯨豚保育很重要?
 
作為海洋生物鏈的最頂層,鯨豚和其他大型海洋生物對維持海洋生態平衡極為重要。若失去了牠們,牠們的獵物數量將會泛濫,導致食物鏈失衡,並對其他野生生態造成負面影響。此外,鯨豚更是海洋生態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對環境亦有幫助!

我們能如何幫助物種呢?
 
海洋垃圾氾濫,預計2050年左右,將超過魚的總數。由今天起,擁有、攜帶並使用可重用的物品,例如可重複使用的水瓶、隨身杯和環保袋。減少海洋污染的另一種好方法則可將家用清潔用品換成更環保的替代品,以防止和減少有毒的化學物質流入下海洋,影響生態。
 
在更廣泛的層面上,保育基金則於2020/21年度撥款資助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調查棲息於香港鄰近的青島嶗山灣海域的江豚、牠們的分佈格局及棲息地利用,以制定️有效的江豚種群生態保護策略和棲息地管理制度。

推薦文章:


【GOGOAdvise Travel旅遊日記 現在徵稿】
歡迎來稿分享對旅遊、購物、美食、活動既情報。如蒙投稿,請寄 aeronautmediacompany@gmail.com,另請附上照片一張及不多於80字撰稿人簡介,撰稿人可用真名或筆名。文章一經採用,或會將由Travel旅遊日記編輯部作潤飾,及會開設作者個人專欄。

GOGOAdvise - Travel 旅遊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