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最新旅遊情報 > 各地情報 > 歐洲情報 (Page 3)

【歐洲情報】 聖托里尼島Santorini10大奢華酒店

聖托里尼是在希臘大陸東南200公里的愛琴海上由一群火山組成的島環,位於北緯 36.40° —東經 25.40°! 機票查詢: 聖托里尼島環上最大的一個島也叫聖托里尼島,別名錫拉島。聖托里尼島位於基克拉澤斯群島的最南端,面積約73平方公里,人口約一萬四千餘人,多為希臘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Lf2qesxEIo Santorini10大奢華酒店推介 #1. 納維斯奧雅水療套房酒店(Canaves Oia Suites & Spa) 地址:Main Street, 聖托裏尼, 南愛琴, 84702, 希臘 坐落於伊亞的聖託里尼卡納維斯水療套房酒店(Canaves Oia Suites & Spa),會讓您在聖託里尼擁有別樣的體驗,開展一段難忘的旅行。旅客們會發現Agios Georgios Church、Agios Georgios Church和Atlantis Oia Dive Centre距離酒店都不遠。酒店佔盡地理之宜,The Pirate Private Fishing Tours、Skaros巖石和伊莫洛維裏小鎮離此都很近。

立即閱讀

【歐洲情報】 有片!港口駭人命案!|乘客夾硬登渡輪被船員推落海 終捲入水浸死!

希臘比雷埃夫斯(Piraeus)港口傳出駭人命案,一名36歲男乘客試圖跳上即將離港的渡輪時,船員不斷阻他上船! 當他再次硬闖上船時,渡輪跳板已稍微離開碼頭,船員不慎將他從海港與跳板的間隙推下海,導致他墮海,最後被吸入螺旋槳身亡。事發影片在網上瘋傳,目前希臘當局已介入調查,涉案人員也面臨指控。 https://youtu.be/8LQgi9C-flI?si=pES3q_PQ7zHSO1gS 據《每日郵報》等外媒報道,事發於當地周二(5日)晚,渡輪「藍色地平線」(Blue Horizon)原定由彼里夫斯港(Piraeus)前往克里特島赫拉克賴昂(Heraklion)。當輪船開始駛離彼里夫斯港時,36歲男子阿多尼斯(Andonis Kargiotis)衝向渡輪跳板企圖上船。惟阿多尼斯卻被2名工作人員阻止,雙方隨即發生推撞,結果他意外被一名船員推落海,未幾海面出現其屍體。相關的閉路電視畫面,在社交媒體瘋傳。 從另段影片中可見,因為當時渡輪螺旋槳已開動,男子墮海後瞬間被吸到水中,希臘海岸警衛隊證實,他們將阿多尼斯從水中撈起時人已經陷入昏迷,沒多久就被宣布死亡,死因是溺水,阿多尼斯墮海後,船員們也沒有提供任何幫助,渡輪仍照常往克里特島行駛。Blue Horizon渡輪船長與船員事後被勒令回到比雷埃夫斯港口。 片曝光後,引發網民憤怒,認為船員的行為太過粗暴,才會導致阿多尼斯死亡。「這就是謀殺」、「悲慘的人,安息吧」、「他們只能站在那裡看著這一切發生,真是太噁心了」、「根本沒人性」、「為甚麼不讓他留下來呢?為甚麼要推他呢?我知道他們不是故意殺人,但他還是死了」。 總理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6日也譴責,對於船員不負責任的行為與冷漠態度,而造成男子死亡感到遺憾。 航運部長瓦維齊奧蒂斯(Miltiadis Varvitsiotis)也譴責船員的非法行為,說明擁有船票的阿多尼斯原本已經登船,後來因為不明原因落船,試圖再度登船時遭到阻擋,他已下令對事件進行徹查。據悉,目前船長、副船長和2名涉案船員面臨檢察官指控。 推薦文章:

立即閱讀

【歐洲情報】 有片!男女飛機廁所演活春宮 空少開門撞破

空中活春宮,超尷尬!英媒報道,乘客Aney Stokes本月8日乘搭英國易捷航空(easyJet)一班從盧頓(Luton)飛往西班牙伊比薩島(Ibiza Island)的客機,目睹荒唐的一幕! 從上傳社交平台「X」的片段可見,空少站在廁所外,一臉尷尬,乘客紛紛高喊「Bravo!」又哈哈大笑,空少毫無預警下打開廁所門,即見一對男女下身赤裸,三級姿勢當場暴露人前,現場即時爆出陣陣歡呼聲。男主角一臉錯愕、火速關門,空少即掩面,看來十分難為情! 網民看過影片後紛紛留言議論,有人笑言「飛機的廁所不是都很小嗎?」、「居然塞得入兩個人」、「機上看免費三級片」。有人好奇問:「他們出來時的影片呢?」。有人直言:「擠在到處都是屎尿的密閉空間裡,好污糟。」 易捷航空回應指已就事件報警,稱航班抵達伊比薩島後,兩名乘客因在機上的行為被警方攔下,但未知是否有人被捕。 推薦文章:

立即閱讀

【 歐洲情報】 西班牙旅遊|巴塞隆納高第建築:巴特婁之家Casa Batlló

巴特婁之家(Casa Batlló),也有人翻譯成巴特由之家、巴特羅之家、巴特略之家,是另一個巴塞隆納著名的高第建築作品,也是除了米拉之家之外必去的觀光景點! 機票查詢: IG:teresa.j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Bkw6cfSfv4 巴特婁之家位於格雷西亞大道43號,原先的建築是由建築師埃米利奥・薩拉・科爾特斯(Emilio Sala Cortés)在1877年所建。直到1903年紡織業大亨約瑟普・巴特婁先生買下了這棟建築,並邀請高第來設計改建。 光從巴特婁之家的外觀就能感受到高第無與倫比的想像創造能力,外牆上用了彩色玻璃和圓形陶瓷片裝飾,而窗台像似舞會的面具的圍欄,更是巴特婁之家立面最突出的地方。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將巴特婁之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名錄中。 進入巴特婁之家參觀,即可領取最新運用AR擴增實境技術的導覽機,導覽機將會把過去巴特婁之家內部的裝潢模樣,從導覽機的小螢幕一覽無遺。 一樓的前廳是巴特婁之家導覽的第一站,有人形容這空間像是海底世界,有著像龜殼般的天花板、彎曲的拱形牆壁和壯觀的木製樓梯。 走上樓梯,即進入巴特婁之家二樓主樓,也是整棟建築的心臟。第一間房間是過去巴特婁先生的辦公室,內部有著獨特蘑菇造型的壁爐。 而辦公室外則是巴特婁之家的主廳,主廳大型的落地窗口,可將窗外格雷西亞大道的景色一覽無遺。另外高第在主廳還運用了彩色玻璃和漩渦狀的天花板,暗示著海洋的力量。 而一向注重建築採光通風的高第,在巴特婁之家中也設計了兩個天井,使自然光照到屋内的所有房間。而且天井的牆面由下到上採用由淺到深的藍色磁磚裝飾,窗戶也由大到小,以達到光線均勻分布。另外窗戶下方,還設計了可以開閉的通風口,加強房屋內通風效果。 位在二樓主樓後方有個小型的花園後院,後院的地板用了許多小型馬賽克拼貼磁磚,牆面也使用了陶瓷和玻璃裝飾,可以讓屋主在這空間享受悠閒的午後休憩時光。 從二樓搭上電梯往上到屋頂下方的閣樓,閣樓原先是設計作為洗衣房、儲藏室等用途,由60個白色拱門所構成,很像是動物的肋骨,造型十分獨特。 從閣樓向上來到了巴特婁之家的屋頂天台,這裡也是巴特婁之家最獨特的地方。巴特婁之家的屋頂,用著五彩繽紛的圓形彩色石料裝飾,像極了巨龍的背脊鱗片。而屋頂上的十字架,也象徵著高第對宗教的信仰。 巴特婁之家喺 2021 年再升級,推出咗沉浸式的樓梯空間裝置和 10D 超感體驗展館,咩係 10 D ?就係應用 VR,再加熱能感應、面部識別、智能互動、自動追踪等新技術,配合音樂、視頻、氣味,創造出一個迷人的世界,帶領我們進入建築鬼才高迪的意識嘅空間,身臨其境咁感受這位大師的創意靈感世界。所以就算之前去過巴特婁之家嘅朋友,2021 年之後都值得再去一次! 巴特婁之家相關資訊: 位置:格雷西亞大道43號,巴賽隆納,郵遞區號08007 開放時間:每日早上9:00到晚上21:00 (最後入場時間:20:00) 交通方式: 公車:H10, V15, 7, 22, 24 地鐵:二號線、三號線和四號線格雷西亞大道站(Passeig de Gràcia) Renfe火車:格雷西亞大道站(Passeig de

立即閱讀

【歐洲情報】 法國騷亂|警槍殺一名少數族裔少年引大規模騷亂!中國旅遊巴馬賽受襲!

法國騷亂示威:一名少數族裔少年被警察槍殺! 上周二,法國警察在巴黎郊區楠泰爾(Nanterre )槍殺了一名17歲的阿爾及利亞裔男孩,他的名字叫納赫勒(Nahel M)。 開槍的警察目前正在接受調查,罪名是故意殺人。納赫勒在駕車逃離警察時被近距離射殺。法國檢察官認為,使用槍支在法律上是沒有道理的。 這名少年的死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法國種族問題的不滿。騷亂從周二開始,持續到周末。法國從南到北,從巴黎到馬賽多個城市出現打砸搶燒事件,市政廳、學校和警察局被放火燒燬。 周四晚,法國內政部說,公共道路上發生了超過3880起火災,而周三是2391起。 在巴黎郊區的拉伊萊羅斯,襲擊者將一輛汽車撞向市長的房子,當他的妻子試圖帶著他們的兩個孩子逃離時被撞傷。 在馬賽,約30名年輕人闖入一家槍支店,至少偷走了四支獵槍。馬賽市長呼籲國家政府立即增派軍隊。 里昂市長格雷戈裏·杜塞(Grégory Doucet)稱該市發生「前所未有」的騷亂,呼籲警力增援,他在市政廳開完危機會議後表示,該市「被前所未有的烈度、墮落和暴力的騷亂所困擾」。 法國示威與騷亂持續,當地時間6月30日晚上,一輛滿載41名中國遊客的旅遊巴在馬賽被砸車,車輛周圍玻璃碎裂,有乘客受傷! 多名車上遊客事後向內媒講述事發經過,有人批評法國警方在他們遭遇襲擊前後從未出現,由始至終都完全沒有出面協助,「完全靠我們的力量逃離是非之地」。 《界面新聞》報道指,一名女旅客驚魂未定表示,「當時實在是太無助了。車上只有7、8個青壯年男子,有3個兒童和10位左右老年人,其餘都是女性。」她指出,攻擊該車輛的幾名蒙面人士使用重物砸碎了車窗,將旅遊巴包圍起來不斷進行攻擊,手上還持有火把。趙薔指,有磚頭和重物被投擲進車內。 一名女旅客指,當時旅遊巴的後門也被這些蒙面人強行打開。一個騷亂分子試圖進入車內,旅遊巴上的一位男士立刻呼喊其他男士堵住車門,她的丈夫也趕緊去到門邊幫忙。門外的蒙面人試圖將這些男性拉下車,雙方一度在拉扯中僵持不下。她看到蒙面人手持火把,還擔心他們持有自製炸彈和燃燒彈。 《澎湃新聞》則報道指,馬女士描述稱,在前往馬賽酒店的路上,十幾名黑衣蒙面人手持磚頭,襲擊了他們一行人所乘坐的旅遊巴。馬女士表示,這些黑衣蒙面人基本都是男性且年紀較輕,在知道車內是中國遊客後也沒有停止襲擊行為。 馬女士稱,黑衣蒙面人一直在砸車,他們手上有很多磚頭,並且試圖上車,但遭到車上的男性遊客阻止,有人在這過程中受傷。在遇襲的整個過程中,並沒有人幫助他們,第二天離開當地時,當地警方也未出過面,「完全靠我們的力量逃離是非之地」。 司機冷靜地掉頭將車開到了距離事發地2-3公里的『安全』地帶! 《杭州交通918》報道,王先生則描述,當時旅遊巴的司機是一名40歲左右的波蘭籍男性,「司機還是比較冷靜的,雖然駕駛座的擋風玻璃已經被砸穿,他自己也受傷了。但還是緊急掉頭將車開到了距離事發地2-3公里的『安全』地帶」。 目前,該旅行團已取消巴黎行程,離開法國前往瑞士。 央視新聞指出,6月30日晚間,該批中國乘客均安全抵達旅館,並於7月1日前往瑞士,提前結束行程回國。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提醒旅法中國公民密切關注法國社會安全形勢,避免前往遊行示威及暴力衝突區域,並採取切實措施加強個人、車輛、住所和商舖安全防範,臨時來法人員尤其要提高警惕,謹慎出行。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報警並聯絡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尋求協助。

立即閱讀

【即時情報】 德州機場恐怖意外!工人被吸入飛機引擎亡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表示,正調查德州聖安東尼奧機場(San Antonio International Airport)一名地勤人員被吸入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飛機引擎後身亡的事件 ! 事發在23日晚10時25分左右,當時達美航空一架飛機從洛杉磯飛抵聖安東尼奧機場,在滑行至登機口時,一名地勤人員被吸入引擎,當時飛機其中一個引擎仍在運轉。 死者為地勤服務公司Unifi Aviation的工人,為達美航空和其他航空公司的地面服務承包商。Unifi Aviation形容事件是悲慘的意外,稱初步調查顯示意外與公司的營運流程、安全程序和政策無關,出於對死者的尊重,不會分享其他信息。達美航空亦對事件深表難過,表示會配合當局調查。 2022年12月,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Montgomery)亦有類似意外,一名機場女職員走近剛降落的飛機引擎時出事,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的子公司皮埃蒙特航空(Piedmont Airline)被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罰款1.5萬美元。局方認為,適當的培訓和安全程序,可以避免慘劇。 https://twitter.com/fl360aero/status/1672688597948825602?s=20

立即閱讀

【歐洲情報】 10個一生必去歐洲景點

世界很大,喜歡去旅行的朋友一定好想去多啲不同的國家遊歷,而且成日都計劃下次去邊到旅行好。大家又有無諗過人生有甚麼必到的地方,如果唔去就會後悔? 10處絕對能令你動心的歐洲城市,義大利 、西班牙 、希臘等,讓您在新一年的歐洲景點願望清單開始一一實現! 機票查詢:   NO.1 西班牙巴塞隆納 - 高迪聖家大教堂 巴塞隆納 (Barcelona) 是許多人第一次西班牙自由行不可錯過的城市,有著高第建築傑作、地中海海鮮料理、現代藝術經典畫作、還有熱情黃金沙灘! 聖家宗座聖殿暨贖罪殿(Basílica i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ília),一般簡稱為聖家堂(Sagrada Família),是位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首府巴塞羅那的一座未完工的天主教教堂,由安東尼·高迪設計。其高聳與獨特的建築設計,使得該教堂成為巴塞羅那最為人所知的觀光景點。 聖家堂從1882年開始修建,因為是贖罪教堂,資金的來源主要靠個人捐款,捐款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工程進度的快慢,所以至今還未完工,是世界上唯一尚未完工就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建築物。雖然該教堂並非主教座堂,但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10年11月7日造訪此教堂時將其冊封為宗座聖殿。 NO.2 西班牙巴塞隆納 - 奎爾公園 奎爾公園(Park Güell)位於加泰隆尼亞巴塞隆納格拉西亞區(Gràcia)的厄爾卡梅爾(El Carmel)山上,由加泰隆尼亞建築師安東尼·高第設計,該公園建於1900年到1914年,並於1926年作為公共公園正式對外開放。1984 年,奎爾公園作為安東尼·高第作品的一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為世界遺產。 19世紀末,此公園原本是一個在商業上並不成功的住宅區,開發者皆加泰隆尼亞文學藝術的發起者歐塞比·桂爾受到英國的花園城市運動的影響,選擇這個只有少許植被的荒山(Muntanya Pelada),其用意是利用新鮮空氣(遠離排放黑煙的工廠)和視線所及的美麗景色,有60個三角形地塊可供建造住宅。但是最終只建成了兩座房子,其中一座原定作為樣板房,但在1904年完成後出售,由於沒有買家,高第聽從奎爾的建議,用自己的儲蓄買下,1906年全家入住。高第從1906年到1926年住在這裡,由Francesc Berenguer建於1904年。這是高第及其合作者的原創作品。自1963年以來是高第住宅博物館(Casa Museu Gaudí)。1969年,它被宣布為國家財產的歷史藝術紀念碑。 NO.3 希臘 - 雅典衛城 雅典衛城位於希臘首都雅典,是最著名的衛城之一。衛城是由平頂岩構成,位於海拔157米。其亦被命名為西哥羅佩,以紀念常被描繪為半人半蛇的雅典首任國王凱克洛普斯。 Acropolis 意指位於高地的城邦,雅典衛城最早的雛形成立於西元前五世紀,第一個建築是獻給雅典娜女神的神殿。 經歷過波希戰爭的摧殘,衛城多數建築在伯里克利(Perikles) 當執政官的任內修繕興建,西元前460–430年被稱為雅典的黃金時代,這些建築被譽為古希臘建築藝術最高水平,雅典衛城更是城市的象徵。 NO.4

立即閱讀

【歐洲情報】 機長飛行途中突360度回轉!乘客驚見超美景觀!

機長飛行途中突然駕駛飛機回轉一圈,讓乘客看到窗外的驚喜 ! 英國《鏡報》報道,周一晚,易捷航空一班從冰島前往英國曼徹斯特的客機,途中突然在英國東面的北海上空掉頭回轉一圈,才繼續飛往目的地。 乘搭該班機的攝影師Adam Groves接受《曼徹斯特晚報》訪問稱,他過去的周末在冰島逗留期間希望看到極光,但可惜當地雲層低且厚,結果沒機會看到,未料搭機時卻有意外驚喜。 Groves說,飛行途中,機長突然關掉機艙裡的燈,極光的美景就在左邊窗出現,但他坐在右邊,兩至三分鐘後,機長突然360度回轉,好讓所有乘客都可看到窗外的極光。他事後在Twitter分享當時在機上拍到的極光照。報道指,有乘客指飛機飛到半途時,有人驚呼看到極光。 一般來說,北極光通常只會在接近北極圈緯度的北歐國家才能看到,但英國氣象廳表示,因強烈太陽活動,周一晚,英國部分地區如蘇格蘭北部有機會看到極光,遠至南部也有可能在接近水平線的地方看到,條件是天空上沒雲層。 結果,不少網民在社交網分享在蘇格蘭多地,包括愛丁堡廣泛地區、Western Isles和Outer Hebrides等拍到的極光照片。報道指,倫敦及布里斯托爾也有民眾看到極光。周二晚,大批民眾聚集在蘇格蘭風景區Loch Lomond等候極光出現,可是,因雲層遮擋,很多人失望而回。

立即閱讀

【歐洲情報】 英國傳媒指:哈里梅根被查理斯逐出浮若閣摩爾宮

英國傳媒2月28日引述消息人士報道:英王查理斯決定要求哈里及其妻子梅根離開英國居所浮若閣摩爾宮! 消息人士報道,在哈里王子(Prince Harry)1月推出回憶錄《Spare》(備胎,暫譯)後,英王查理斯(Charles III)決定要求哈里及其妻子梅根離開英國居所浮若閣摩爾宮(Frogmore Cottage),哈里夫婦正籌備把在英國的剩餘物品寄回美國。 英國《太陽報》引述內部人士指「這肯定是意味哈里和梅根在英國的時代結束了」。。。 報道談到在哈里推出回憶錄後,查理斯就開始著手把哈里梅根逐出浮若閣摩爾宮,白金漢宮已向哈里夫婦發出「驅逐通知」,預計哈里夫婦別無選擇。浮若閣摩爾宮是兩人目前在英國的唯一住所。 報道指,查理斯的弟弟、安德魯王子(Prince Andrew)也面臨要被趕出王家別墅,對於王室有意讓他轉為居住面積較小的浮若閣摩爾宮,安德魯王子態度「抗拒」。 位於溫莎區的浮若閣摩爾宮是王室居所,哈里梅根2019年遷出肯辛頓宮(Kensington Palace),改為入住浮若閣摩爾宮。 這座浮若閣摩爾宮背後有不少歷史故事,最初興建時,有一位王后到這裏逃離宮廷、暫時避開舉止瘋狂的國王;至後來,維多利亞女王的密友、印度男僕卡里姆(Abdul Karim),也是入住此宮,且女王經常到此探訪。

立即閱讀

【即時情報】 希臘兩列火車迎頭相撞 最少26死85人受傷

希臘發生列車意外,一架載客列車與一架載貨列車迎頭相撞,車卡出軌發生火災! 希臘一架載客列車與一架載貨列車迎頭相撞,事件造成最少26人死亡,85人受傷。 事發當地2月28日晚上,希臘中部拉里薩市郊外。事發後照片可見現場一片狼藉,車卡脫軌損毀嚴重。當地政府表示撞擊猛烈,乘客列車有4卡車卡脫軌,首兩卡「幾乎被完全摧毀」,情況難以形容。 有獲救乘客指事發時有如地震,其後是一片混亂,尖叫聲四起。消防人員表示因車卡損毀嚴重,增加了救援難度。 有250多人已成功脫出,當局正全力搜救被困傷者。多架救護車抵達現場救治傷者,軍方亦加入救援。事件已造成最少26人死亡,85人受傷。

立即閱讀
GOGOAdvise - Travel 旅遊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