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最新旅遊情報 > 專門情報 > 航空情報 (Page 11)

【航空情報】 肥人無得坐?泰航:商務機位有腰圍限制

肥,唔係罪!無錯,但肥真係就畀好多地方都歧視!你的腰圍如何,你坐「泰航」的待遇也必如何。大家都知肥人坐飛機,好多都怕坐經濟艙,畢竟比較窄,無論係坐,定出入都相當困難。好多肥人都會選擇坐好啲,去商務艙,對自己定對其他人好似都比較得體。但勢估唔到,而家連商務艙都未必坐得! 泰國航空宣佈,因為旗下兩架波音787-9嘅航班,要根據安全指引,喺每個座外額外添加空全氣袋,所以座位有所收縮,並規定腰圍大過56吋肥胖人士及孕婦,不得乘坐。 泰國媒體報道:「泰航絕非歧視指出,泰航的新款波音787-9夢幻客機的商務艙座椅,按照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安全標準,安裝附有安全氣囊的新款安全帶,但該款安全帶未有足夠長度固定腰圍大於56吋的乘客,為保障乘客安全,故肥胖人士、孕婦和攜帶嬰兒人士同被列入拒絕選乘商務艙的名單,只可乘搭該款客機的經濟艙。」 有唔少乘客都話有歧視肥人之嫌,不過泰航就話係根據安全條例先迫於無奈,仲話如果真係有肥過56吋腰圍嘅肥人,可以一次過買兩個相連位。嘩,咁真係條數好襟計下喎!不過如果閣下條腰真係去到56吋,可唔可影張相嚟等記者見識一下。但泰航暫時只有2架波音787-9夢幻客機,飛駛曼谷往返台北、曼谷往返新西蘭兩條航線,影響不算大。肥仔肥妹們不要太傷心! 有調查指:外國人搭飛機 最怕肥人坐隔離 平常大家乘搭公共交通工具,身旁總會遇到一些「不受歡迎」的乘客,例如有人會在車廂中飲食,也有人會縱容小孩在車廂中做出滋擾行為,全都叫人反感。這些「不受歡迎」的乘客,通常只會出現十數分鐘,還未算令人特別難受。不過,假若乘搭十數小時的長途飛機,碰巧附近有幾個人的陋習甚為討厭,就可謂儼如空中的人間煉獄了。最近,英國預訂機票網站Jetcost.co.uk就做了一項調查,看看歐洲乘客搭飛機時最怕見到哪種人。 有關調查報道,有三分之一的英國人最討厭肥人坐在身旁。據悉,這項容許多項選擇的調查訪問了2548名英國成年人,發現當中有32%會選擇肥胖人士,其次是愛哭嬰兒(29%),接著依次為欠缺衞生的乘客(21%)、害怕坐飛機的乘客(17%),以及喜歡喋喋不休的乘客(16%)。為了確保數據準確,調查人員亦向另外1000名國籍不屬於英國的歐洲人進行訪問,從中研究一下他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在該1000名受訪者當中,西班牙人及法國人分別有26%及23%不喜歡與肥人同坐;素來喜愛兒童的意大利人,亦有18%的受訪者對愛哭嬰兒「耍手擰頭」。至於德國人,就會覺得喋喋不休的乘客為航空時的最大禍害(16%)。調查人員認為,他們一直以為愛哭嬰兒是眾矢之的,因為在長途飛行旅程中,寧靜環境對人尤其重要;如今得知事實是肥人最「犯眾憎」,雖然別人的身形固然不容「討厭」,但亦明白乘客只想坐得舒適的合理期望。調查人員補充,問及受訪者何以會選擇肥人,得出來的回覆為:不想他們侵佔自己座位的空間(73%)。

立即閱讀

【航空情報】 行李如果無人認領 最後竟然會係去…

全球每天有大量行李輾轉於各個機場,每一千件行李中就有7件行李找不到主人。這些行李最終去到哪裡呢?在BBC發表記者布蘭丹·科爾(Brendan Cole)的調查報導,表示機場那些找不到主人的行李中,在機場工作人員根據行李標籤或行李箱外的各種標識來尋找行李主人後,平均每一千件行李有993件行李最終回到了主人的手中,其餘剩下的7件行李,就真的成了沒有主人的「棄兒」。 在英國,這些行李並沒有被塵封在機場的倉庫,並最終沒有被丟進垃圾堆,而是另有去向,那就是拍賣行。報導介紹,英國境內共有4家大型拍賣行,接手航空公司送來的無法找到主人的行李,進行拍賣活動。每家拍賣行與不同的航空公司簽署有不同的合作協議。 只看箱子就出價 賺賠全憑運氣 位於倫敦西南區的格萊斯比思拍賣行(Tooting Greasby’s),每隔一週的週二就會拍賣一次機場存放超過100天仍無人認領的行李以及安檢和登機時被旅客因各種原因遺棄的物品,前來競拍者大約150人,事先需要交100英鎊(134.44美元)的保證金,之後拿到號牌,進入拍賣大廳,準備為自己喜歡的物品出價。 對於被遺棄或丟失的物品,因為沒有外包裝,所以競拍人可以很容易的看到這些物品的樣貌和品質,從而預估這些物品的價格。這些物品包括雨傘、兒童的滑板車、輪椅、眼鏡、首飾、手錶等。然而等到開始拍賣行李箱時,就需要賭運氣了! 拍賣行事先將智能手機、皮帶、手表、老式香檳、威士忌酒、伏特加甚至成條的香煙等在安檢處被遺棄的物品拍賣,也會將行李箱中值錢的物件拿出來一個一個地拍賣,之後開始拍賣行李箱。 這個時候的行李箱中已經沒有明顯的值錢物品了。不過有趣的是,即使這些行李箱裡面已經明確不再有那些顯眼的值錢物品,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來競拍,因為「希望能夠發現藏在裡面的寶石」。當然很多時候,這些行李箱打開後「只是一些髒內衣」。 報導說,這些行李箱都是鎖著的,競拍者只能看到行李箱的外觀,對裡面的內容則完全無法瞭解。 這些行李箱每個通常10英鎊起拍,人們每次增加的報價在2英鎊到5英鎊之間。因為競拍者多達約150人,所以通常一隻行李箱在30秒內就可以交易成功。拿到拍品後,有的行李箱打開都是些毫無用途的東西,如有人打開行李箱後,發現全是劣質的襪子,有的則有香奈兒的皮包、鞋子、服裝等高價值的東西。按照格萊斯比思拍賣行的規定,行李箱中的一些珠寶、電子產品等較為貴重的物品,已經提前被取出單獨拍賣,不過名牌服飾則不會動。 美國機場的處理方式不同 舊金山國際機場處理的方法是向公眾展示了一些無人認領的物品,只不過在短短8個月多的時間,乘客在舊金山國際機場安檢處已經丟失了2萬多件物品,其中包括:907台筆記本電腦、2335副眼鏡、85本護照以及357個記憶卡,這些物品機場在撿到後,首先會檢查是否可以找到物主的信息,並試圖聯絡物主,並將這些物品登記保存。 當超過30天,這些物品仍然找不到主人,機場工作人員會將貴重物品送到倉庫;電腦或者記憶卡則被刪除存儲內容,然後賣掉作為機場賠償失主的資金;沒有價值的物品就會被丟棄。 全球各地針對找不到主人的行李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跟據統計日本大阪機場的行李丟失率是最低的。

立即閱讀

【航空情報】 英航規定機票越平越遲登機 乘客不滿:「好似將自己財富同地位曝露係人前咁?」

以為搶到平機票就是勝利?英航為保障在其官網購正價票的乘客,實施新規定,最平機票者最遲上機!現在買機票網站繁多,每間公司都為了搶生意而出超划算機票,同時令航空公司收入大減。 英國航空為了自保,在每張登機證寫上登機序號,把購買最便宜機票,通常是在其他網站購買的機票,安排在最後登機。 平時係Boarding gate ,大家最期待聽到嘅一句,莫過於係可以上機,好多時如果係大型航班,都會分批上機,而上機次序多數都係跟據大家機上坐嘅位置。一般來講,除咗航空公司會員,坐機尾嘅乘客會最早上機,最後遲嘅係近機門位嘅乘客。 不過英國航空實施新登機流程,佢地會依照機票價錢將旅客分為5個組別,登機順序號碼亦會印係登機證上,如果買最廉價機票嘅旅客,就會被安排最後登機。英國航空就表示,呢個新措施係為咗簡化登機程序,等旅客更容易了解登機次序。 至於點分次序,排係序號1嘅旅客係指持有頭等艙機票、英航會員俱樂部金卡嘅會員,自然亦可以第一個登機。排係第二嘅序號2,就係持商務艙機票、英航會員俱樂部銀卡會員,而排序號3嘅就係持有豪華經濟艙機票、英航會員俱樂部銅卡會員,排係序號4嘅係經濟艙機票旅客,至於排最後,序號5嘅就係買最廉價機票,淨係會帶手提行李登機嘅旅客。而呢種機票係英國航空係2013年先開始推出,亦希望藉此此提高同廉價航空嘅競爭力。 英國航空就表示,新嘅登機規定可以加快並簡化登機程序,當然如果有小孩或係行動不變嘅旅客仍可優先登機。這種方法為全球許多航空公司所使用,使英航能與美國航空及西班牙國家航空等合作夥伴達成一致。分組登機簡化流程,讓客戶更易於了解登機口的登機順序。 有乘客對新方案大感不滿,認為航空公司的決定不公平,並批評相關安排形同強迫乘客把自己的財富及社會地位完全曝露於人前。一份英航內部文件指出:「包括英航的夥伴西班牙國家航空和美國航空公司在內,有關登機安排已獲全球多家航空公司選用。」 英國航空簡介 英國航空,簡稱英航(IATA 代碼:BA) 是英國的國家航空公司英國航空,也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航空公司,為寰宇一家的創始會員之一,也是國際航空集團旗下公司。主要樞紐是倫敦希斯羅機場及倫敦蓋特威克機場。旗下還有營運跨大西洋航班的「開放天空航空」。 英國航空即將在 2019 年步入百歲,曾是全球唯二擁有超音速客機「協和式客機」的航空公司,目前則擁有 200 多架飛機,航線遍及全球 129 個國家,2016 年獲 Skytrax 評為「四星級航空公司」。 英國航空是全球最大的國際航空客運公司,全球第七大之貨運航空公司,歐洲第二大航空公司,西歐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全球有兩間航空公司曾擁有協和客機型號,英國航空為其中一間,另一間曾擁有協和客機的航空公司為法國航空。 英航的乘客可以透過網路或個人電子裝置,在起飛前 24 小時開始辦理登機。免費託運行李限額方面,因為機票種類或目的地不同會有所差異,建議搭機前再度確認自己的票種限制,而大部分國際線經濟艙乘客可託運一件 23 公斤行李,豪華經濟/商務艙則是兩件 32 公斤行李,頭等艙享有優惠的三件 32 公斤行李,若與嬰幼兒同行可外加託運一件行李(限額與成人相同)、一台全摺疊式嬰兒車和汽車安全座椅。手提行李方面,除了往返巴西的航班,所有乘客皆可攜帶一件手提行李及一件隨身行李登機,重量皆不可超過 23 公斤,與嬰幼兒同行可額外攜帶一件 23 公斤上機行李。

立即閱讀

【排名情報】 2018全球10大最安全廉航 HK Express都有上榜

澳洲知名的航空評鑑網站 Airline Ratings 是次對 409 間航空公司的飛行安全作出評比,早前公布了 2018 年全球 Top 20 最安全航空公司、Top 10 最安全廉航 。當中也有不少港人熟悉的航空公司,包括連續 5 年上榜的國泰航空及長榮航空,以及連續 3 年上榜的廉航 HK Express! Airline Ratings 自 2013 年 6月起,每年根據全球國際航空機構及組織的數據,包括 IOSA 飛安認證及 ICAO 中 8

立即閱讀

【航空情報】 機票再平一半你又接唔接受到?未來廉航位半企位Sky Rider2.0

廉航你與我都坐過,就算座位窄一點限制多一點,機票也因為實在太平,機程三四小時也的確可以接受!但如果有一日,廉航改用Sky Rider 2.0這種半坐半倚著企的「坐位」,票價再平一半你又會接受嗎? SkyRider 2.0既然為2.0,當然有第一代,其實Sky Rider是意大利一家航空坐位公司Aviointeriors的概念產品,這公司有推出頭等以至經濟艙的坐位,而Aviointeriors已經在Aircraft Interior Expo 2009之上,展出過第一代的SkyRider,你見到,一個正常的西方男人坐下去,基本上都半斜坐住,雙腳就在前座的椅下。 這種座椅要「坐」得穩,就要全程雙腳好好撐住地面!但問題是,如果你有七呎高,你雙腳的空間當然不足,可能要外八字半站著才可以!最慘是極矮小的人們,雙腳萬一不到地,就全程像是騎馬走下坡般,胯下可能承受極大的壓力。    這種毫無人性的設計,卻竟然有SkyRider 2.0推出,為廉航而設的坐位!半坐半企辛苦過坐巴士!Aviointeriors聲稱全新的設計,可以為同一航班增加20%的客量,而且最重要的是,對比起傳統的經濟艙客位,足足輕了50%,客機負重輕了,燃油也用少了,航空公司的利潤空間自然增加!而且維修需要的零件也更少,真的是慳得一蚊得一蚊! 數字上當然無敵,但發展多年以來,暫時仍然未有航空公司下訂單,到底是航空公司仍然有一點良心,還是擔心成為第一家引入這種無人性「坐位」的航空公司而引來批評,情願成為後來者? 老老實實,我去旅行肯定不會嘗試這種坐位,就算$300飛一次東京,我也不會願意。而各位,你的下限是多少?如果$200飛一次你又願意嗎? 總是記得Nokia當年的口號,「科技以人為本」,沒有了為人的生活變得更好的設計,就算有多少的計算在背後,都是理性中的非理性。 廉航座位比拼 酷航椅距最闊落 捷星逼爆 乘搭將貨就價的廉價航空必然「坐得辛苦」?比拼六間往返香港的廉航座位,發現部份經濟客艙座椅距離(Seat Pitch)只有28吋,但有的卻有30吋至31吋,媲美傳統航空公司,旅遊達人指廉航逐項收費,消費者宜仔細格價,免付冤枉錢。 國際航空服務調查網站SKYTRAX常調查全球航空公司的椅距以比較其舒適度,即計算前椅的椅背,至後椅椅背同一位置的距離,闊窄度影響乘客雙腳與身體的伸展程度。傳統航空公司經濟艙椅距約31至33吋。 設計至最高容量增利潤 按往返本港的六家廉航網頁,捷星航空椅距較窄僅28吋,同樣往返新加坡的欣豐虎航為28.5吋;亞洲航空及日本樂桃航空都有29吋,與歐洲廉航easyJet及Ryanair等相若。香港快運座椅算寬敞,椅距有30吋,酷航更達31吋,幾乎達傳統航空公司的椅距。 28吋椅距是否「坐得辛苦」?身高1.88米的旅遊情報網站Flyday.hk負責人Herman常乘搭廉航,「亞洲航空嘅位我都坐到,唔可以話好舒服,但票價平嘛,而且廉航多數飛三幾個鐘,可以忍受」。 他指廉航會將新飛機艙設計至最高容量,以提升利潤,如一架A320客機載客量可至上限的180人,而亞航擁有較多新機;但部份廉航選用傳統航空公司舊機,為省成本不會大改動,故保留了原有椅距。

立即閱讀

【航空情報】 只比較頭等艙 2018全球航空頭等艙前10排名

每年英國航空運輸研究機構Skytrax都會從世界各地約上千萬名旅客中調查,並排出當年度最佳空中服務員、機場、航空公司、航空酒廊、飛機餐、機上娛樂……等,Skytrax今年度出爐的10大頭等艙排行,提供所有旅客一個參考的依據! 第十名:澳洲航空Qantas Airways 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所以進出澳洲的都是長途航班,因此「澳洲航空」特別注重頭等艙體驗的打造:獨立的封閉式空間、可傾斜的真皮躺椅,可以完全平躺變成一張198公分的睡床,最特別的是在登機前可以預約水療按摩服務。 第九名:日本航空Japan Airlines 同樣有封閉式的隔間、可傾斜的真皮躺椅能完全平躺,但日本航空頭等艙最大的特色就是有質感的木紋裝飾。此外,官網還提供了360度環繞圖,讓旅客可以直接一覽環境。 第八名:卡達航空Qatar Airways 中東的卡達航空的仿真木護牆板和純銅的裝潢風格給人豪華的感覺,卡達航空的酒吧限頭等艙和商務艙的乘客使用,曲線設計的吧檯十分有特色。 第七名: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 所有國泰航空頭等客艙旅客都可選用全球各地的高級貴賓室,當中包括香港國際機場的旗艦貴賓室。頭等客艙以專屬私人廂房概念設計,以皮革為主調,氣派不凡,加上深色光面物料,感覺瑰麗,讓您步入客艙時已體驗到優雅簡約的氛圍。座椅可用4.3吋輕觸式熒幕控制器調校座椅角度,享受座椅按摩。 頭等客艙分別推出男、女專用,配備Aesop高級護理用品的套裝。女士專用套裝包含多款乳霜,如賦活芳香護手霜等。而男士專用套裝則包含山茶核仁滋潤面霜及玫瑰籽護脣霜。國泰為頭等乘客提供有機棉睡衣,睡一趟好的後當然要吃一個豐富的早餐,想吃炒蛋、烚蛋還是太陽蛋?都沒問題,航空服務員會按照乘客的需求做料理,服務真貼心! 國泰航空的頭等艙同樣有個人的獨立艙位,可以轉換成一張床的座椅、私人電視,而國泰航空的頭等艙只有6席(波音777機型),穩密程度很高。 第六名:全日空ANA All Nippon Airways 全日空的頭等艙設計同樣私隱度十足,猶如將房間搬上十萬呎高空。床墊和寢具是東京西川公司為ANA特別研發,航空公司還為搭客準備睡衣替換,務求令您可以在最舒適的環境下得到充分休息。航空公司更會向頭等艙的乘客提供正宗的日本懷石料理。雖然全日本空輸的頭等艙並不是完全封閉的艙房,但四四方方的設計是它最大的特色。 第五名: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 新加坡航空的服務不論在舒適度、私隱度都是各大航空公司的典範。其頭等艙更是頂級設計,豪華的雙人床、闊大的電視螢幕,令乘客猶如置身於高級酒店的房間,不察覺自己是身處於飛機上。空中服務員更會細心地為乘客鋪床,讓您在柔軟蓬鬆的大枕頭上舒服入睡。航空公司為頭等艙貴賓提供60多款由名廚烹製的佳餚,更有波爾多紅酒等世界頂級美酒,絕對能滿足你所有的挑剔的要求。 新航提供的是「私人套房」的概念,在約3.2坪的空間裡有舒適的皮質扶手椅,以及獨立設置的睡床(不需要由座椅轉換),而相鄰的兩間套房拉開隔間屏幕可是變成雙人房。而新航今年底新啟航的「私人套房」單間更擴充了兩倍大,若是雙人房更可比擬一般套房大小,看來明年的排名新航有機會再往前擊了! 第四名:法國航空Air France 每架法國航空的波音777都只有四個頭等艙,它同樣沒有提供完全封閉的艙房,甚至還需要拉下帘子才能有自己的空間,但是在床上用品的面料和質地、床位的寬敞程度、法式料理的專業程度,讓它被票選為第四名頭等艙。 第三名:漢莎航空Lufthansa 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的頭等艙服務一向都被人稱讚。德國漢莎航空最大的賣點就是符合人體工學設計、張開後可變成2米長床鋪的舒適座椅。 A380 頭等艙為 1-2-1 佈局,只有兩排共8個座位。如果你帶上飛機的登機箱放不一下也沒關係,其實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專用的衣櫥在前艙,衣櫥相當大連行李箱都可以塞得進去。 第二名:阿聯酋航空Emirates 有沒有想過在高空上也可以享受淋浴水療?而且還可以使用Bvlgari的沐浴用品和Timeless Spa的產品?阿聯酋航空把一切您想像不到、覺得不可能的奢侈都在頭等艙實現出來。阿聯酋航空把臥室的概念帶進飛機艙設計,令乘客可以擁有置身在私人房間的隱私度。頭等艙內還有一個小酒吧可以讓您走動,伸展四肢放鬆一下,還有專業調酒師為您即席調製最喜歡的雞尾酒。 儘管阿聯酋航空頭等艙的艙房並不是最大的,但可淋浴的並且符合水療等級的浴室、配有私人廚師,讓乘客可以隨時用餐、迷你酒吧、在長途飛行中幫助的乘客直接調整時差的「模擬星空」照明系統等多項特殊的設施,讓它登上了第二名。 第一名:阿提哈德航空 Etihad Airways 阿提哈德航空的頭等艙以「The Residence」理念設計,將機艙打造成一個全封閉的私密空間,內有睡房,浴室和休息室。乘客在這125平方英尺的空間裡不僅享有32寸大屏幕電視,更有專業管家全程伺候,真的有入住豪華府邸的感覺。 會登上第一名不是沒有理由的,早在新航的「私人套房」之前,中東的阿提哈德早就推出了「空中官邸」與「私人公寓」的概念,在阿提哈德航空的A380頭等艙有3個私人官邸艙房、9個私人公寓艙房,都有配置一張扶手椅、一張床和私人浴室,差別在於「官邸」空間更大,並且配有專屬管家。

立即閱讀

【航空情報】 空姐:收餐時被摸屁股 客:我告返你! 非禮案難以跟進

職場性騷擾受害者當中,不乏空中服務行業。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內務副主席黎玉嬋表示,曾有空姐在機上被外藉乘客故意非禮「摸屁股」,受害人雖即時已向經理投訴甚至報警,但由於事件在海外發生,個案難以跟進。她批評,目前公司防性騷擾指引未能有效針對前線空中服務員情況,促國泰參考外國指引,為前線提供合適的應對方法。 黎玉嬋表示,國泰一直安排空中服務員上電子學習課程,瞭解公司防性騷擾指引及投訴處理程序,不過她認為指引只針對後勤辦公室的情況,未能有效處理前線空中服務員所面對的相關問題,例如客人流動性大,令性騷擾個案難以跟進。 黎舉例,曾有女空姐在機上俯身收餐盤時,被一名外藉男客人貼近其背部:「摸佢屁股」。當時該空姐「呆咗,唔知點反應」,事後即時向經理反映,經理已向乘客警告,希望對方道歉,惟對方仍不承認,「更反恐嚇嗰同事,你告我,我告你!」最終受害人在外地報警,但由於個案在海外發生,難以跟進。 她又指,空中服務員接觸的客人來自不同國藉,在溝通方式上存有文化差異,令主管難以界定性騷擾。她指,有空姐試過有男外藉客人故意貼近其耳邊說話,令該空姐感覺不舒服,故向前線主管反映,不過主管聽取客人解說後,按自己主觀判斷而不受理投訴,未能理解員工感受。 黎玉嬋認為,公司應加強相關指引,針對空中服務員前線情況,制定防性騷擾應對方法及處理程序。她指工會正「取經」索取外國航空公司的有關政策指引,希望公司可參考以作完善。 空姐被「摸pat」 只因機艙窄? 平等機會委員會發表一項有關空中服務員受性騷擾的調查,有27%受訪者曾在當值時遭性騷擾,主要是身體接觸,騷擾者大部份為乘客。當中僅有3%會向公司舉報。 現職國泰及港龍的空姐異口同聲表示,飛機上的性騷擾時有發生,國泰的空姐指︰「外籍乘客太熱情,有時都攬下你,但你又不好意思推開,就算有女同事遭乘客『打pat pat』,都當係機艙太窄,不想太麻煩。」 港龍的空姐則指,要看看對方是有心還是無意,若果是有意的性騷擾,當下可以大聲講︰「你有什麼需要可以同我講,請不要摸我。」她說通常這一招,都可以擊退「好色之徒」。若對方還不收斂,可以通知上級,待落機之時報警。 任職港龍航空的資深空姐表示,自己最怕遇上印度乘客,因為他們投訴的次數較多,容易為一件小事而投訴,如派餐時沒有選擇。而且,不少印度乘客最愛一上飛機就喝酒 ,如果為他們添酒的次數開始減少、速度減慢,他們便會感到不悅。 印度乘客一上飛機愛「摸酒杯底」,除了因為酒是免費外,還由於印度的酒稅較重,進口葡萄酒稅達到150%。 任職阿聯酋航空的空少「怨氣」似乎更大︰「有些印度乘客比中國大媽更無禮貌,從來都不會講please及thank you,只會用order ﹙下命令﹚的語氣!」他透露,曾經遇過持有美國護照的印度客,查詢哪個廁所是專給持有美國護照的乘客使用,令他感到驚訝。 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公司絕少有防性騷擾培訓 平機會2013至2014年間,曾進行一項有關「職場性騷擾及歧視–服務業員工的問卷調查」,發現本地從事服務業公司大多無制定性騷擾政策聲明。一名約30歲、在茶餐廳工作的新移民婦女早前參與平等機會委員會的研究。她指,曾有食客向她索取電話後,就不停致電,邀請她上內地吃海鮮。即使她表明已婚及有小孩,對方還繼續騷擾:「你在茶餐廳做得這麼辛苦,不如做我二奶啦。」 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總幹事張麗霞指,性騷擾包括被男同事或客人在言語上評論身材,例如在酒吧工作的「啤酒女郎」更容易被「佔便宜」,但她們一般都會「啞忍」,擔心會得罪客人,影響公司生意。 她又指,有部份服務業公司僅提供一張指引守則供員工簽署,以顯示他們知悉防性騷擾政策,而絕大部份公司甚少為員工或管理層提供培訓,加強僱員對預防性騷擾的認知及處理方法。她鼓勵職場的女性一旦遇上性騷擾,「一定要出聲say no」,並記低對方的行為,向可信賴的上司及同事反映以作跟進,必要時可尋求工會協助。

立即閱讀

【航空情報】 航空公司被揭刻意拆散乘客 逼人加錢調位?

去旅行想旅途愉快,最好全程有旅伴同行。為了確保獲安排在飛機坐在相連位置,有航空公司推出「加錢」計畫。 英國民航局表示,會審視國內航空公司的機位安排政策,查明航空公司是否涉故意分開同行乘客,令他們被迫加錢才可獲分配毗鄰座位的問題。當局估計,英國的航空公司每年賺取的「揀位費」多達三億九千萬英鎊。 須多付錢才不會被「打散」 CAA邀請逾400名旅客接受調查。約一半在上機後能與同行人士坐在一起者,是不用額外付款的,但有7%表示需在辦理登機手續時或在登機後換位,才能避免與同行人士分開。調查指出,僅一半人在訂票前已獲航空公司通知,須多付錢才能與同行親友坐在一起。10%受訪者表示在訂票後才知道要這樣做,才能確保座位不會被「打散」。 平均五名拒絕加錢的乘客,有一人要與親友分開坐。當中以愛爾蘭廉航瑞安航空「打散」乘客比率最高,超過三分之一不加錢旅客會與旅伴分開坐,緊隨其後是阿聯酋和維珍航空。瑞安航空過去多次被批評「打散」旅客,有人上載揀位圖,看到明明飛機有數十個空位,但也被安排與親友分開。  亦有乘客投訴航空公司「懲罰」不付錢預留座位的乘客,安排他們坐中間位。有個案一行二十三人,被安排成一直線坐中間位,橫跨二十三行,不過航空公司否認蓄意分開乘客。  英國民航局:有需要時將執法 當局是接獲旅客投訴後展開調查。民航局局長海恩斯:「我們將研究航空公司如何決定怎樣安排已預訂機位的團體乘客座位,以及是否有航空公司故意分開團體乘客的座位」。民航局正調查航空公司如何決定怎樣分配團體乘客的座位,是否在非必要的情況下分開同行的乘客。他又稱:「如有需要,檢討結果顯示有需要執法,當局不會猶豫。」 調查機構YouGov訪問了10間航空公司的乘客,發現愛爾蘭廉航瑞安航空(Ryanair)的乘客,最常遇到不加錢就要與同行親友分開坐的情況。瑞安航空回應稱會配合調查,又指其機位政策非常清晰,指定機位的費用並不高昂。另一廉航易捷航空(EasyJet)則表示,該公司一向都儘量安排同行乘客坐在一起。  

立即閱讀

【調查情報】 你有冇遇過? 最乞人憎飛機乘客龍虎榜

古語有云:百世修來同船渡,我話下聯應該係:千世修來「坐隔離」!當大家共處於飛機艙呢個密閉空間,人與人之間互動變得更緊密,理應互常體諒,自己就當然唔好煩到人,好可惜,硬係有啲人永遠唔識得重別人的個人空間;好彩嘅話,一小時短途我都由得你,唔好彩 16 粒鐘 direct flight 飛紐約遇着佢哋,我想知,是咪我前世欠咗你。 話說美國 Expedia 剛進行第 4 屆「客機禮議」調查,「最討厭」冠軍同往年一樣,其他上榜行為亦驚喜欠奉,大家都見慣見熟,一句講晒,莽顧別人的人類及其行為,確實無分種族、國界、時空! 第 10 位:美食飄香惹人厭 / 得票率:30% 聽落冇乜嘢呀可?親歷其境就知有幾困擾。試過上海返香港坐機尾,未起飛已經聞到「紅油抄手」嗰陣超強勁辣油加生蒜味,原來有旅行團團友拎外賣出嚟食,隔五行都聞到!冇~唔係唔畀人食嘢~係好想講句「點呀……」啫。 第 9 位:座位扶手霸到實 / 得票率:34% 經濟客艙苦主先明:連位,就是連扶手都要 share。但請問阿隔離位,你憑甚麼好似皇帝坐龍椅咁「雅」實晒兩邊扶手?(憤怒咬唇) 第 7 位:座位有得挨後 挨到盡 / 得票率:35% 座椅預設咗可以挨後,點解我唔可以挨到盡?呢個問題,其實等於口同鼻拗,宇宙係唔會得出共識的。但話說回來,挨後咗張凳,其實更容易被後座乘客頂到、出入時撞到、或直頭用你張椅背做扶手,係咪反而得不償失呢? 第 7 位:落機執輸慘過敗家?/ 得票率:35% 硬係有人信奉「行船爭解纜,飛機我落先」,明明坐第 62 行,一停機就全副武裝、起晒槓咁,務求塞得幾前得幾前,而佢哋總係會不偏不倚地,阻住你拎行李!可能佢哋趕住轉機啦,唔知呀;如果飛機泊

立即閱讀

【航空情報】 唔講唔知 以前請空姐 一定要係護士 高度只可以係162以下

世人對空姐總有無限的遐想,誰叫那套制服一穿上身,專業、友善、性感……甚麼形象都可在大家的腦海浮現。看到藍色長衫 Sarong,不用說,一定是星航!鮮艷紅中帶微橙企領的,都知道是國泰啦!一套制服的意義,其實早將航空公司的形象,如催眠般植入我們的腦袋。不過空姐制服是否來來去去及膝裙配西裝褸?點解有些空姐戴帽?哪些制服出自哪位著名設計師之手?一起來細看空姐制服的魔力吧! 原來當年第一批的空姐必需是護士,真係一切由護士開始。但係而家坐飛機係一件好普遍的事,所以今時今日坐飛機唔好講話護士空姐,有時連嘔吐袋都找不到! 民航航空史開始的初期,航空公司只聘請空中少爺,但在30年代開始,聯合航空聘請了史上第一位空姐, Ellen Church是一位註冊護士,職責除了今日的捧餐、sell 免稅品等,最主要是安撫乘客,了解他們的徵狀:由於 80 年前的飛機又嘈又「浪」,暈機浪、飛行恐懼症都好普遍。亦因此,早期的空姐制服和護士的相似,身穿方正的大樓、長身恤衫裙再加高腰長裙;顏色亦只有灰、藍等的沉實選擇。 1930年,美國波音公司在美國各地招聘了八名女性乘務員,這是飛機上首次出現女乘務員。 當時,波音公司的招聘標準主要有兩條:第一,年齡25以下,體重50公斤以下,身高162厘米以下。之所以要招身材嬌小的類型,是因為那時的飛機都是小機型,小身材更適合。 第二條必須要有護士資格。因為那時候飛機的密封性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標準,懂得一些醫護常識的乘務員們,能夠及時有效的照顧那些因暈機而產生不適的乘客們。與此同時,這些姑娘們還得承擔一些飛機降落後的飛機檢查維護等後勤保障人員乾的工作。也就是說,她們還不是專門的在飛機上從事服務工作的女性,即並非專業空姐。 1931年1月,日本東京航空公司在報紙上刊登了他們招聘空姐的廣告啟事: 1,能夠順利搭乘飛機並飛完全程,不會在中途暈機者。 2,能夠用流利而又柔美的語言介紹沿途風景者。 3,能夠勝任端送茶水等服務工作者。 4,長的漂亮的女性。 自認符合以上幾條的,可以參加面試。 這份在日本航空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啟事,至今很多內容仍在很多航空公司沿用着。 當時日本的航空業已經比較發達了,航空公司的老闆們覺得,若是自己在飛機上增加優質的服務,有助於增加營業額。 只不過到了面試的時候,端茶倒水也好,介紹風景也罷,這些條件在面試官眼裏都已經不在是條件。他們真正看重的只有第四條。說白了,等於是在選美。 1940 年代由於大量護士投入世界大戰的醫療工作,航空公司改為聘請一般女士。 制服外套變得更有綫條和修身的剪裁,顯示新一代女性的魅力。 1950-60 年代趨向軍褸風格,採用如西裝外套、配軍人的小帽外,亦流行及膝 A 字裙和時麾的皮手套。顏色離不開藍、綠、啡或卡其色。 1960-70 年代初空服界最百花齊放的年代,花花、普普風、迷幻風的圖案全部殺入﹗顏色上更盡見黃、綠、紅、橙、紫、粉紅等色彩。其中的表表者,必數到「又要飛、又要戴頭盔」的美國 Braniff 航空;請來了意大利浮誇大師 Emilio Pucci 來設計,於 1965 年時不但有彩色圖案的連身褲裝,還細心的考慮到起飛、派餐時,可再配搭半截裙、外套的設計。 1980-90 年代空姐制服再次回歸平淡,甚至出現褲裝的空姐制服;而 80 年代的裙更長過膝頭,也少不了大熱的 shoulder pad。 而2000年代開始由講求實用,再轉為能代表航空公司的形象為目的,搶眼又易認﹔如法國航空的優雅、日本航空的端莊、新西蘭航空的活潑等。

立即閱讀
GOGOAdvise - Travel 旅遊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