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最新旅遊情報 > 各地情報 (Page 180)

【日本情報】 加深你對和牛了解 連日本家庭都愈來愈少吃和牛

牛肉是現代日本人很常吃的肉類,由於宗教和務農的關係,平安時代(約七世紀)日本天皇曾頒布禁食牛肉的禁令長達一千多年。一直到了明治時代以後(1868年)隨著牛肉料理的普及,各地開始爭相改良品種,結果改良出適合食用的食用牛,為了跟其他的牛肉做區別,特別賦予「和牛」這個名字,跟「和食」的「和」一樣含有日本飲食文化精神,也逐漸成為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料理。 和牛面對著「少子化」問題 價格愈來愈高 對於日本的家庭來說,由於和牛高昂的價格,他們已經越來越少吃和牛了。除了日本的國民,連和牛也面對著「少子化」的問題,價格一直上升,一般家庭也從過去間中豪爽一次,變成現在完全不碰了。 根據農林水產省的統計,在日本國內消費的牛肉,以美國及澳洲出產的為主,連同其他外國地區,比率超過六成。而國產的牛隻,分別有12%為乳用品種,10%為雜交品種。純種的和牛,只佔整體的17%。 從上越新幹線的本庄早稻田站(埼玉縣)駕車約20分鐘,便來到一個牧場。這裡有大約100頭黑毛和牛,是從去年開始飼養的,準備在今天「いい肉の日」出貨到燒肉連鎖店「トラジ」。 這個牧場,正是該店為了確保牛隻來源而營運的。「トラジ」的常務高山光錫說,和牛的產量沒有增長,價格卻不斷上升,令該店不得不嘗試開展畜牧業。在去年初,該店購入和牛幼牛時,價格是每隻100萬日圓,比5年前增加了超過兩倍。 飼養和牛分為兩段時期,由不同的農家負責,「繁殖農家」會在幼牛出生後養育牠約10個月,然後幼牛會被轉移到「肥育農家」,再經過約20個月後,便能出貨。「繁殖農家」有4萬多戶,多屬零散經營,而且不少農家年事已高,藉著近年幼牛高漲的價格,部份人順道離開,間接影響了幼牛的供應量。 「肥育農家」亦憂慮將幼牛養至成年後,出貨價格受到景氣影響,可能產生赤字。「トラジ」便是在這個背景下,開始收購和飼養幼牛。雖然現時產量只能應付店面需求約一成左右,不過在將來會增加飼養的數量,以確保穩定的貨源。 在零售市場,和牛的價格亦上升了不少。據農畜產業振興機構的調查,100克的和牛(「西冷」部份)的售價為1376日圓,比3年前上升了約兩成,而一般的澳洲產牛肉,100克只售400多日圓。另一方面,一般家庭也越來越少吃牛肉。 總務省的《家計調查》顯示,2人以上的家庭每年購入牛肉的份量,在20年間減少了一半。反觀雞肉及豬肉,則各自上升了3成。日本政策金融公庫在七月也進行了一項調查,在2000位20至70代的受訪者之中,回答「每年只會吃幾次和牛」和「幾乎完全不吃和牛」的,各佔約3成。 日本國產牛 ≠ 日本和牛 不論在餐廳或是超市,一般日本市面上流通的牛肉大致可分為三種:「和牛」、「國產牛」、「輸入牛」。「輸入牛」顧名思義就是從日本海外進口的牛,但日本的「和牛」跟「國產牛」的差別,據說多數日本人也很容易搞混。 ・日本和牛:在日本出生、飼養,僅限「黑毛和種」、「褐毛和種」、「日本短角種」、「無角和種」四個品種及其互相配種的食用牛統稱。 ・日本國產牛:在日本生長孕育超過三個月的牛,不限品種,大多為乳牛,或是和牛及乳牛的交配種。 日本和牛的定義 簡單來說,日本的「國產牛」強調的是飼育地,不限品種及來源,只要在日本當地飼養超過三個月以上就可以稱之為「國產牛」,種類包含乳牛,以及乳牛與和牛配種的品種。而日本的「和牛」同時強調品種與產地,一定要符合上述四種品種,並且在日本出生、飼育,可經由生產履歷追溯來源、產地、血統及配種記錄等資訊的食用牛,才能稱為「和牛」。 日本和牛國產牛A5A4黑毛和牛品種 黑毛和牛佔所有和牛品種的九成以上,世界上和牛的產地除了日本之外,第二大產地是澳洲,第三大產地是美國,在台灣常見的和牛,多半是澳洲和牛與美國和牛。為了讓日本和牛品種能更符合當地飼養環境,與澳洲牛、美國牛進行配種,以增加存活率以及美味度。因此,若是想品嚐到真正來自日本的「和牛」的話,除了要符合上述和牛品種,也要注意產地來源。 日本的和牛品牌及產地 和牛品牌名稱都換冠上地名,這些名字是怎麼來的呢?一般和牛的小牛在出生後的7至10個月會在生產農戶飼養,之後被拍賣到肥育農戶,飼養到約700公斤左右才會出欄。肥育農戶通常不大,在飼料及飼養方式上更精緻化,而且每一頭牛都會建立完善的生產履歷。而決定品牌名的要件,除了必須在該地飼育最長時間,並且必須符合各地所設定的條件,才能成為該地的和牛品牌。 日本和牛的等級 為了控管和牛的品質,日本發展出一套肉品評鑑的等級規格,以「肉質等級」和「成品等級」兩項指標來評比。 ・肉質等級:根據「油花分佈(霜降程度)」、「肉的色澤」、「肉的硬度與結構」、「脂肪色澤與質量」等四個項目進行1到5層次的評價,取層次最低者來判定。例如四個項目當中有三個項目為等級5、一個項目為等級4,則該肉品等級為4。 ・成品等級:或稱「步留等級」,依照固定公式算出該肉品的成肉量,來表示肉與脂肪的比例,分為A、B、C三個等級,A級表示肉與脂肪的比例良好,B級為標準值。 日本和牛等級 依據這個分級制度,「A5」就是日本和牛中的最高等級。和牛因為油脂的融點低,吃下去會有入口即化感,因此油花分佈比例與均勻與否,都是影響美味度的關鍵。不過並非「A5」以外的就是次級牛肉,眾多日本和牛品牌中也有「A4」、「A3」、「B5」、「B4」等級的肉品,也是相當美味喔!

立即閱讀

【中國情報】 返深圳只係識喜茶、海底撈? 介紹6大深圳地道必食

深圳已經成為香港人最佳的美食後花園。尤其是憑著口味獨特的芝士奶蓋茶闖出名氣的喜茶,即使要排隊最少30分鐘才嚐到味道,仍然吸引不少香港人慕名拜訪。深圳除了海底撈、喜茶之外,還有很多熱門美食值得推介。等我們立即為你介紹必去的深圳美食餐廳,食盡酸菜魚、烤魚、牛肉火鍋、椰子雞等美食,保證不會令你的肚子失望! 介紹6大深圳地道必食01: 喜茶 HEYTEA 喜茶其中一個闖出名氣的原因是品牌理念、設計、包裝都走時尚年輕路線。走入裝潢簡約的喜茶,你會有拜訪日本、韓國coffee shop的清新感覺,難怪吸印不少內地年輕人紛紛買一杯飲品拍照,放上朋友圈!喜茶曾經掀起一陣排隊熱潮,高峰時期買一杯飲品要排隊1、2個小時。即使現在熱潮稍退,假日去喜茶買杯奶蓋茶仍需要排隊15至30分鐘左右。 喜茶在深圳有十多間分店,招牌貨是芝士奶蓋茶。喜茶的鹹芝士奶蓋選用進口新西蘭乳源濃醇芝士,口感綿密帶有濃濃奶香,搭配幽香清醇的茶香,兩者交相襯托,妙不可言。喜茶也推出了超級水果茶系列,精選優質茶葉為茶底,以天然冰糖溫潤中和,配上新鮮的水果,詮釋出清爽豐富的水果茶味。 介紹6大深圳地道必食02: 潤園四季椰子雞 海南椰子雞煲是用椰子和嫩雞蒸煮煲成,湯鮮肉嫩,再加上特製的醬料,配起來吃可謂一道美味佳肴。說起深圳的椰子雞,潤園四季椰子雞絕對稱得上是金漆招牌。潤園四季的裝修清新淡雅,偏向熱帶海島風情素,以木質桌椅配上淡黃色的燈光,讓整個餐廳顯得格外溫馨雅致。 食材方面,潤園四季採用正宗海南文昌雞及天然椰子汁烹製煮湯,椰汁及椰肉作為湯底,看似索然無味,但放入文昌雞後,鮮甜的感覺就伴著雞肉飄散出來。雞肉經湯汁烹煮後,椰子獨有的香甜鮮美滲透肉中,雞肉不但不老反而變得彈牙嫩滑,非常美味。湯裡還加有珍珠馬蹄、竹笙等材料,冬天時喝一口份外滋潤養生。 介紹6大深圳地道必食03: 太二酸菜魚 酸菜魚可能是深圳最受歡迎的四川菜。酸菜魚以鮮草魚為主料,配以四川泡菜煮制而成,講求魚肉細嫩、魚湯酸香,微辣不膩,就算不食辣的朋友都能接受。號稱「只做全宇宙第二好吃酸菜魚」的太二酸菜魚是一間很有個性又有人氣的酸菜魚餐廳。它堅持超過四人就餐不接待、酸菜魚不外賣不加辣也不減辣,而且每天只賣100條魚,即使去拍排隊了也不一定吃得到。 太二酸菜魚的酸菜都是自家醃製的,醃製時間醃足近一個月。每家太二專門店內都會劃分出一個區域專門做酸菜的醃製區,把酸菜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太二家的酸菜還原了重慶當地的地窖特徵,並選用天然的好泉水製作鹽水,這樣的酸菜口感脆爽、酸味達標,且帶有乳酸味,確保酸菜魚的最佳味道。 下一頁【介紹6大深圳地道必食04~06】

立即閱讀

【中國情報】 上海未食過呢5間店 唔好同人講去過上海

來到上海,大家想到的美食應該是上海菜和小籠湯包,沒錯!這兩樣都必需要吃,而且要吃就要吃最地道、最好吃的。今天就先為大家介紹幾間上海厲害的麵食小點,沒吃過這幾樣東西,別說來過上海。 上海5間必食店01: 佳家湯包 佳家湯包在上海非常出名,據說林憶蓮、張信哲、王心凌都曾慕名而來,一家小小的店面擠滿了顧客,賣到光就打烊。因為佳家湯包廚房是開放式的,所以可以看到裡面的女廚娘們一直狂包,剛出爐的湯包們,飄散著陣陣的些許的肉香與麵皮香,從鼻腔直衝大腦,熱騰騰的肉餡再加上這湯汁美味無比,非常鮮甜。佳家湯包最著名的蟹粉鮮肉湯包,蟹粉的氣息濃郁香甜,熱滾滾的湯汁,真正的皮薄餡靚! 麗園路總店: 地址:上海市麗園路62號 (近南車站路) 電話:+86-6308-7139 黃河路店: 地址:上海市黃河路90號 (近鳳陽路) 電話:+86-6327-6867 靜安晶品店: 地址:上海市愚園路68號晶品購物廣場 LG2-13A (近靜安寺 ) 電話:+86-5238-0708 時間:Mon~Sun 10:00~22:00 光啟城店: 地址:上海市宜山路425號光啟城時尚購物中心B2 (近凱進路) 電話:+86-6029-3177 時間:Mon~Sun 8:00~24:00 虹口龍之夢店: 地址:上海市西江灣路388號虹口凱德龍之夢購物中心B2 (進虹口足球場) 寧夏路店: 地址:上海市寧夏路679號D座歐愛喜上午中心1樓 (近凱旋北路) 電話:+86-6049-2785 時間:Mon~Sun 8:00~20:00 上海5間必食店02: 蘭桂坊酒家 #黃魚煨麵 黃魚煨面,在上海名氣最大的可能是思南路上的『阿娘麵館』,可蘭桂坊的水準個人認為有過之而無不及!瞧端上來的成品,濃厚的湯底、雪菜剁得特別細膩,最後擺上滑嫩的黃魚,這一碗熱騰騰的招牌面上桌啦! 地址:上海市婁山關路417號 電話:+86-6274-0084 時間:Mon~Sun 11:00~21:00 下一頁【上海5間必食店 03~04】

立即閱讀

【亞洲情報】 景點懶人包 胡志明市10大必去熱門地

越南位於東南亞的東部,是個南北狹長的國家,首都為河內。近年來持續發展的越南,胡志明市是最多觀光客造訪的地方。有許多知名觀光景點,如金融塔及堤岸市場等。另一方面,留有許多戰爭遺跡的胡志明市,也有戰爭遺跡博物館及古芝地道等具歷史性的景點,到了胡志明市旅遊時參考以下不能錯過的人氣景點。 胡志明市10大必去熱門地01: 胡志明市中央郵政局 1891年法國統治時期下完成的胡志明中央郵政局,是由艾菲爾鐵塔的設計師居斯塔夫‧艾菲爾所設計。此建築運用許多玻璃窗做裝飾,天花板做成拱門的形狀,裝飾非常精細,彷彿是法國的建築物。現在仍是胡志明市民常使用的重要的郵局。此外還有賣明信片、雜貨、土產,受到觀光客的喜愛。 胡志明市10大必去熱門地02: 戰爭遺跡博物館 前身是「美軍罪惡博物館」( Museum of American War Crimes) ,後來越南與美國復交才改為現有名字。此館的建立是為了警惕世人戰爭所帶來的殘酷和傷害,博物館的中庭放置了許多越戰的重型武器,如砲彈、坦克車等等,仿如真實的戰場一樣。展覽館則展出當時美軍在越戰時使用的化學武器及詳盡講解 Agent Orange 化學計劃來描述戰爭對當地人造成的傷害,當中以畸形人及酷刑照片教人毛骨慄然。展覽場地的另一端是拘留所,當中展出了一座仰躺式斷頭台,據說不是仿製品,令人印象深刻。 胡志明市10大必去熱門地03: 紅教堂 紅教堂是胡志明市最重要的地標之一,與西貢郵局僅一街之隔,是一個以巴黎的聖母院為原型建造的天主教堂。教堂的外牆由法國南部的馬賽運送來的紅磚組成,歷經一百年,依然紅艷,來到這,不妨參加教堂舉行的瀰撒,感受一下裡頭的氛圍。 下一頁【胡志明市10大必去熱門地04~06】

立即閱讀

【歐美情報】 克羅地亞有個失戀博物館?仲鼓勵大家將前度物品捐出來

克羅地亞首都薩格勒布有個失戀博物館(Museum of Broken Relationship),專門收集情侶分手後不知該怎處置的戀後遺物。與其睹物思人,呼天搶地,或者斷捨離最釋懷,讓曾經的美好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存在。 館長也是舊情人 每件戀後遺物都有一個故事,失戀博物館的出現,也是源於一個愛情故事。館長Olinka和Drazen是對舊情人,拍拖和同居四年,十年前分手。那時候,二人共擁很多充滿回憶的物件,只是存之心碎,棄之可惜。他們忽發其想,不如開間博物館。 二人邀請朋友捐出失戀物件,結果反應熱烈,2006年舉辦首場展覽也引起興趣迴響。 博物館 最終在現址營運,更在27個城市巡迴展覽,如倫敦、紐約、新加坡、高雄等。   治療失戀痛症 作為民間博物館 ,失戀博物館 面積不大,也沒特別營造悲傷氛圍,白燈光加上簡潔佈置,倒是讓人心放平靜。展品分門別類,有趣是按情感狀態分類,如讖悔的(confessional),關於慾望的(whims of desire),令人憤怒的(rage and fury)等。 每件展品旁都有一段由物主寫的文字,有些人洋洋灑灑用上數百字敘述,有些人則留下一句瀟灑悼文。Olinka和Drazen留意到, 博物館 不論對物主,還是觀眾,都有一種抒發和治療的效果:「不少物主終於能為一段感情畫上句號。」 2011年,失戀 博物館 獲歐洲博物館年獎中的赫德森獎,評審如此說:它不止是對脆弱關係、社會文化、政治環境的討論,更讓觀眾思考展品背後更廣闊的歷史,但又讓個人得到抒發。博物館至今在各地收集了過千件物件,一一展出並不可能,但每件都被博物館收藏及記錄在案,永遠留下一份憑據。 曾經的亂世佳人 香港大抵還是幸福之地,戀人分離多因個人問題,少是外在大環境棒打鴛鴦,真的要數,也許是回歸前的移民潮。 博物館 有很多來自歐洲的故事,細讀之下,才知道東西德分裂、前南斯拉夫解體等,殘忍地摧毁了不少戀情及婚姻。箇中滋味,我們難以想像。 然而,有些事始終全球共通。Olinka曾在其他訪問表示,熊公仔是最普遍的失戀物件:「無論來自何地,故事都大同小異,就是男生跟另一個女人走了。」所以女生們,若男朋友送你小熊,請小心。 每一個失戀故事 「我愛你」小熊 2002  克羅地亞薩格勒布 「『我愛你』,這是個天大的荒話!對,當你年少無知,就不知你的男友與你拍拖,只是要跟你上床!他情人節把它送我,它一直被我套了塑膠袋放在櫃頂,因為傷害我的不是它,而是把它遺下的王八蛋。」 Ex 的內褲 2003-2005 克羅地亞薩格勒布 「尺寸很少,但我從不介意。」 開瓶鎖匙 23/1/1988-30/6/1998  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 「你跟我談情,每天給我小禮物,這只是其中一份,一條『解開心鎖的匙』。每次你都拒絕我,直到你因愛滋病死去後,我才知你多愛我。」 火柴造的盒 1973-2000  斯洛文尼亞馬爾堡 「這個盒子是我們結婚後,他在軍隊裡造的。18年後,他另結新歡,我們在25年後才正式離婚。我決定給他驚喜,特意訂了結婚周年蛋糕,上面寫上25,然後叫餅店切開一半。我給他其中一半,兒子先跟我慶祝,再跟他爸慶祝。他和他的女友果然吃了一驚,但始終還是把蛋糕吃掉。蛋糕沒了,我們的婚姻也沒了。我還有這個盒,兩個孩子和很多回憶……」 Ex 的斧頭 1995  德國柏林 「她是我第一個同居的女人。同居了數月,我要到美國,她沒隨行。在機場分別時,我們哭成淚人。三星期後我回來,她說:『我愛上另一個人了,我只認識她四天,但我知她能給我你不能給我的……』我趕她走,她馬上跟她的女友旅行,我不知怎做,最後買了個斧頭回來,她去了14天,我就逐天砸爛屬於她的一件物品。」

立即閱讀

【香港情報】 香港18區美食大搜查 粉嶺有乜好食?

原來北區唔止水貨多,美食都一樣多。唔講咁多,入粉嶺兜個圈醫肚先! 粉嶺區美食大搜查01: 四眼仔腸粉 「香滑豬腸粉」 唔少人都鍾意掃街,所以食好嘢通常都係由小食開始。入到粉嶺,就點可以唔去湊熱鬧,去長期人龍店排隊,嘆返個靚腸粉呢?「四眼仔腸粉」由街邊檔做到入舖,有十幾年歷史,水準一定有保證啦。腸粉又平又好味,5蚊就有4條熱辣辣又白滑嘅腸粉,加埋自家製嘅甜醬同麻醬,特別滋味! 粉嶺區美食大搜查02: 協香麵包西餅 「圓碌碌雞髀包」 是但問個粉嶺人邊度有得食「雞髀包」,佢都應該答到你呢間麵包店。協香麵包西餅雖然店子細細,但就因為「雞髀包」而出名!麵包師傅將腸仔包嘅腸仔換成雞髀,雞髀原隻煎過,之後放入麵包裡面。賣相圓碌碌,得意之餘又好味,雞油滲咗入麵包內,麵包超香;加上雞髀肉有麵包包住,肉無變嚡,依然嫩滑多汁! 粉嶺區美食大搜查03: 雲津美食「香口邪惡炸物天堂」 掃街期間,一定會抵抗唔住炸物嘅誘惑,何況呢間嘅炸物咁吸引!最受歡迎嘅係炸壽司,有腸仔同蟹柳兩款,大大件炸到金黃色,紫菜脆卜卜,飯外面食落似飯焦,中間就依然軟身,好得意!另外仲有炸飯球(蘑菇味),感覺就好似食緊炸意大利飯球咁!仲有炸芝士條、炸雪糕、炸芝士通心粉,真係好邪惡(但愈邪惡,愈想食)! 粉嶺區美食大搜查04: 漢興茶檔「厚過多士 特厚蛋鹹牛肉餅」 見到茶檔,就想坐低嘆杯奶茶,食返個多士。食咩多士?嚟到粉嶺漢興,梗係要試名物——蛋鹹牛肉配多士!唔好以為無乜特別,當你見到實物一定「嘩」出嚟!呢個多士好特別,除咗有4塊烘得香脆嘅多士,仲有蛋用鹹牛肉混合而成嘅勁厚蛋牛肉餅!嗰刻除咗影相呃LIKE之外,最擔心一定係一個人點食得曬呀! 下一頁【粉嶺區美食大搜查05~09】

立即閱讀

【韓國情報】 女性限定 男生請止步 韓國猛男秀 MR.SHOW

韓國除了炸雞和烤肉,你還有其他選擇,不妨來看看專門為女性量身打造的韓國猛男秀「MR.SHOW」。猛男秀由韓國知名音樂劇導演Park Kolleen監製,充分掌握女性的心理,猛男們穿著紳士套裝、制服、軍服等主題服飾輪番登場,跳著集性感與力量為一體的勁爆舞蹈,時不時狂野地撕開衣服秀肌肉,每一個劇情都讓台下女觀眾放聲尖叫,每一個動作都讓你臉紅心跳! 幸運觀眾還會被邀請到舞台上與猛男們共舞。 70分鐘令人臉紅心跳的表演,讓你感受從所未有的刺激!拋下年齡成見、形象包袱,跟著在座所有女性,一起歐爸們青春的肉體放聲尖叫吧!從舞台設計到猛男們的演出,絕對可以讓所有女性眼紅心跳。 「韓國猛男秀 MR.SHOW 」係女性限定而且限制級嘅表演,男生請止步!係韓國已經風靡左好幾年,唔理你單身定係已婚,只要你滿19歲一定要來睇睇,每位猛男舞者嘅顏值、體格完全唔輸韓流偶像,根本就係超可口嘅「鮮肉場」! 「韓國猛男秀 MR.SHOW」令各位女士們大開眼界,台上火辣辣養眼刺激生動畫面令人血脈噴張,唔捨得分心同眨眼,「韓國猛男秀 MR.SHOW」表演過程中會隨意邀請4位「超級幸運觀眾」同猛男們近距離互動,睇到之餘又摸到,超刺激! 仲未分享「韓國猛男秀 MR.SHOW」前先來講講交通路線嘅部分,搭乘地鐵嘅朋友請係地鐵622合井站10號出口出黎,之後走入「Mecenatpolis Mall購物中心」。「韓國猛男秀 MR.SHOW」由韓國知名音樂劇導演Park Kolleen監製,係首爾一上演就造成左一時轟動,仲曾經到日本演出,大獲得好評! 下一頁【韓國猛男秀 MR.SHOW(猛男圖集)】

立即閱讀

【台灣情報】 景點懶人包 台中10個必去熱門地

台中近幾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熱門景點,而且幾乎都集中在市區附近,景點與景點之間的距離相隔都不會太遠,就算只有一天的時間也可以走訪許多地方,因此成為很多人假日想要來一趟輕旅行的首選。推介台中10個必去熱門地。 台中10個必去熱門地01: 高美濕地 高美濕地原先是海水浴場,再變成生態豐富和候鳥棲息地後,才開始受到大家喜愛,介於大甲溪與台中港之間的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更成為大家口袋的熱門推薦景點。高美溼地的夕陽是必拍的景象,黃澄的太陽與湛藍的天空,會形成一幅很美的圖畫!除了夕陽之外,退潮時還可以看到螃蟹呢!看著夕陽,踏著泥沙,與親朋好友在溼地上嬉鬧玩樂,是個極棒的必去景點! 台中10個必去熱門地02: 秋紅谷 秋紅谷原本規畫為展覽中心地,但後來變成了大型滯洪池公園,在夜晚還能倒影四周高樓大廈的美景,可說是美麗的意外。這裡白天是散步公園,而夜晚的話,則化身情侶浪漫約會的地點。此外,中心的位子還有公益展館和景觀餐廳。公益展館不定期會有一些特展,推薦大家可以去欣賞,是個既能賞展又能賞景的好所在! 台中10個必去熱門地03:  勤美術館 對於很多人來說,聽到美術館的第一印象都會覺得是個無聊、煩悶的地方,不過位在台中市的勤美術館,不僅打破了一般人對美術館的刻板印象,還成為近幾年來熱門的打卡景點之一。不同於一般的美術館,勤美術館分成室內與室外兩個展區,室外的部分主打無疆界的設計理念,寬敞的空地上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裝置藝術,超現實的設計作品,吸引不少民眾搶著打卡拍照。這邊不時也會有各式各樣的展覽活動,喜歡文輕風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 下一頁【台中10個必去熱門地 04~06】

立即閱讀

【中國情報】 愈來愈多文青去上海 推介4個上海必去文青打卡點

用顏色來形容的話,上海是外灘邊打在和平飯店的光,是東方明珠變幻的色彩,繁華美艷,紙醉金迷,是上海給人的印象,從1930年代的上海灘到現在的國際都市,上海是繁盛的象徵,但這次想帶大家看見的是十里洋場摩天高樓以外,上海人文與文青的萬千面貌, 4處「 上海文青景點 」,去一次就愛上。 1. 1933老場坊 位於虹口區的1933老場坊,我來過兩次,一次在白天,一次則在夜晚,誠心建議想要欣賞建築物細部結構的旅人可以白天來,喜歡探險神秘氛圍的旅人晚上來最好。 在上海復旦大學交換期間,除了平常的課業與實習,平日空閒的時間不夠遠遊,就會選擇在上海走走。1933老場坊在虹口區,離復旦大學位於的楊浦區蠻近的,在地鐵上來看是同一條線,出了地鐵口再走一下就到了。從地鐵海倫路站2號出口走出,延著老街區就能到老場坊,街區多是平房,越靠近老場坊,開的店家別具特色,有小酒館餐廳,在老場坊建築的周圍有河環繞,讓這區域像獨立在一個小島上。 當你站在1933老場坊面前,如果不知道它過去的歷史背景,你會以為它是帶有西洋風格的辦公場域,但1933老場坊的過去其實是一座耗資白銀三百三十萬元的屠宰場。 如今的老場坊是四類保護建築,當初是由英國設計師巴爾弗斯設計,是上海工部局的屠宰場,建築物全部採用英國進口的混凝土結構,牆體厚約50公分,兩層牆壁中間踩中空形式,物理原理實現溫度控制,炎熱的夏天可以保持低溫,我在三月的時候去,三月的上海算是初春,但對於台灣人的體感溫度而言是很寒冷,來到老場坊的確能感受到陰涼的感覺,可能有一部分也是對於過去屠宰場陰魂的心理作用。 建築看似西洋,但古羅馬的風格中其實融合了東方色彩,「外方內圓」是中國風水天圓地方的概念,牛道、廊橋、傘形柱、無梁樓蓋、旋梯,都是老場坊中很有特色的建築細節。格局大概能分成東西南北四棟圍成四方形廠區,中間是一座二十四邊形的主樓,透過樓梯相連,現在的主樓有展演的區域,時常有劇場演出,我想如果有機會在充滿歷史的建築中觀看演出,一定別有一番風味。 現在的老廠坊除了主樓有展演以外,在外圍的四棟樓中有進駐文創公司,晚上來此,能看見加班的人。在一樓的區域有設計感的家飾店,寵物餐廳和一些小店舖,雖然不像田子坊或新天地一樣熱鬧,但老場坊獨特的韻味,仍吸引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和電影《小時代2》來此取景拍攝。白天或是夜晚來到此處,皆能感受到不同的興味,在夜晚主樓上遠眺,能看見虹口區的夜景。建議有夥伴同行,萬一迷失在錯綜複雜的樓梯與廊道中,還是有人能找到你。 2. 多倫路名人街 多倫路名人街也在虹口區,計畫虹口區一日遊的旅人,建議可以在白天去多倫路名人街,晚上再逛到上面介紹的1933老場坊,從地鐵虹口足球場出來,經過魯迅公園與甜愛路就能到達多倫路名人街。魯迅公園和甜愛路也是值得一去的景點,在步行時能感到週末午後的悠閒感,可能是因為紅磚房與窄窄的街道,車輛少通行,在散步時慢行也能感到幾分愜意。 多倫路名人街在過去是上海的文學之路,可以說是文學家的聚落,魯迅、茅盾、瞿秋白、郭沫若等知名文學家都曾在此進行文學交流,現在還保有左翼文學的左聯會址和紀念館,後來定居臺灣的文學家白先勇,童年也居住在多倫路的白公館。 多倫路有名人的故居以外,還有許多有趣的小型博物店,走進去燈光昏暗的店家,隨意擺放的物品,都有各自的一段故事,像是進入了時光隧道,和老闆聊聊才知道它們的來歷,每走進一家店都像是尋寶,也許旅人們會在某家店裡找到與你有緣的一段故事。 多倫路上的建築物還是當年的樣貌,在這條路上也能看見一些銅像,標示著過去居住在故居的主人,旅人們可以仔細瞧瞧,可能會發現在課本上看過的文學家。 3. M50莫干山 在臺灣去過松菸、華山文創園區,而上海莫甘山路上的M50也是文創園區,感覺有點像,但實際去逛逛後便能發現各自的特色。如果要我說的話,M50最有特色的地方是沿路可見的塗鴉。 不管是在牆上、鐵門上或是地板上,只要有空白、只要得到允許,就能看見隨性的街頭塗鴉,讓人忍不住往前一站街拍。M50內部與附近的街道有迷人的塗鴉以外,發生在建築裡的不定期展覽也是奇特之處。M50是在莫甘山路50號,保留了1930~1990年代的工業建築共有五十幾棟,過去是近代徽商周氏家族信和紗廠原址,解放後改名為上海第十二毛紡織廠、上海春明粗紡廠,後來春明廠從1999年底停止生產,2000年後引進藝術家工作室、文化、藝術等設計機構,慢慢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文創園區樣貌。 M50除了迷人的街頭塗鴉,建築物裡不定期的展覽也是吸引文青們前往的原因。那次正好遇上一個有意思的展覽「我們是將要死去的MEMENTO MORI」,這展覽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真實參與其中,先將全身上下最有紀念價值的物品取出,放在夾鏈袋中裝進鐵盒,寫了一張關於死亡的問卷,接下來就是體驗死亡的過程,躺在類似火化的鐵板上,推進白色的密閉空間(如果有幽閉空間恐懼症的人請別嘗試),中途如果感到不舒服不能繼續承受時,也能呼叫外面的展覽人員。 4. 田子坊 田子坊的地址是在泰康路 210 弄,是一個被圍在建國中路和泰康路之間的巷弄,巷裡弄間有著超過兩百家的創意小店鋪或是餐廳、酒吧。我由泰康路上的 1 號門進入,來得早了,店鋪都還沒開,正好可以在無人的坊間好好仔細瞧瞧建築與難得清靜的田子坊。 田子坊的由來為 30 年代,畫家汪亞雲於在坊中的隱雲樓創辦了「力社」,當時即為藝術創作之所在。在七十年後的 2001年進行街坊巷弄改造時,畫家黃永玉將其命名為田子坊,現今是文創藝術創作的景點,許多遊人湧入,其間的小店更有許多文創商品。2005年,田子坊更成為上海十大創意產業聚集區之一,可以想見田子坊是現在來到上海的旅人最好玩又最好逛的地方之一。 老上海的石庫門建築並不是很傳統的建築,而僅僅是一百多年來所發展的建築樣式,這是起源於十九世紀上海開埠以來,上海租界變得龍蛇雜處,各地的勞動人口湧入而興起的大量需求。石庫門通常位於狹小的里弄之間,建築式樣的起源為中國傳統的四合大院,但是規模卻小的多,才可以容納很多人居住。於二十世紀初的 1910 年後,更融入了多變化的西方元素,因此田子坊中可見到建築融合多樣多變,東方的傳統之中,又有西方的文藝復興、現代主義、巴洛克式或是英式與西班牙式等等,這也造就了現今的田子坊豐富有趣的組成結構。

立即閱讀

【香港情報】 週未好去處 香港5個無人之境神隱小島

一想到神隱,大家通常都想到出外,其實香港仍然有地方是(理論上)人跡罕至的,特別是沿海岸線上,有著大大小小的島嶼百多個,八成是人口極少,甚至是無人島,相信如你真的想避世,十分合適,而且定必沒人找到你⋯⋯ 香港5個無人之境神隱小島01: 香港版墾丁「塔門」 這裡不是日本的沖繩、或台灣的墾丁,而是香港的塔門。塔門位於大埔區,與內地深圳大鵬半島隔海相望。這個面積不足兩平方公里的小島,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就是有美麗的海岸線和濃厚的漁鄉風情。所以下船登岸後,走在路上全都是漁村風光。 而沿著山逕往上走,15分鐘就能找到山坡上觀海亭和大草坪,還有溫順的牛群。從草坪上望去,山脊和海岸彎曲形成一幅構圖,這片遼闊的大草坪也是一個極佳的露營地,取水便利,視野開闊。假日不少人也很喜歡在此遠足野餐,享受一下城市之外的生活。繼續沿著郊遊徑走,就是兩塊形如「呂」字的疊石。疊石自然而成,屹立不倒,遠看像佛塔,「塔門」一名由此而來。 香港5個無人之境神隱小島02: 香港南極之稱「蒲台島」 蒲台島位於香港的東南,是香港最南島嶼,所以有「香港南極」之稱。此島地勢平坦,就如海上的一個浮台,粵語中蒲浮同義,蒲台島因而得名。小島面積不足4平方千米,甚少居民,主要靠捕魚和採集昆布、紫菜為生,所以蒲台島還保持著原生態的風貌。 與塔門不同,雖然蒲台島也有蜿蜒的海岸線,但是這裡的地貌以花崗岩為主,擁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岩石,如佛手岩、靈龜上山石頭、僧人石等也在此島,而蒲台石刻更是列為香港法定古蹟,現在仍未有人知道,這些3,000年前就已刻下的神秘圖騰究竟有甚麼含義。蒲台島上有一座126號燈塔,露營者和星空愛好者也喜歡在這裡紮營。 下一頁【週未好去處 香港5個無人之境神隱小島(第3至5個)】

立即閱讀
GOGOAdvise - Travel 旅遊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