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最新旅遊情報 (Page 255)

【排名情報】 一張地圖睇晒 邊種語言最難學 廣東話排名係…

你想要學習更多語言嗎?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願望。日前美國對外事務研究所,Foreign Service Institue/FSI,根據以英文作為母語的人學習外國語言的難易程度,繪製了一副語言學習難易地圖。 整張地圖將歐洲的大部分語言視覺化,通過不同顏色來表示母語為英文的人學習這些語言需要的平均時間。粉色的是講英文的國家。紅色的是第一類語言國家,這些國家的語言與英文聯繫緊密,花上 575~600 小時就能學會,美國傳統高中教育是教授法語和西班牙語的,稍微少見一些,但也與法語和西語難度類似的是葡萄牙語和意大利語。如果你想要挑戰更難的語言,德語是個不錯的選擇,你很可能需要花上 750 個小時來學習被劃分到第二類的語言。 總的來說,Foreign Service Institue/FSI 將所有的語言歸為六類,英語處於第零類,也就是最簡單的。數字越往上走,語言學習的難度就會越高。第三類就基本上沒有歐洲語言了,「但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亞語,是公認的比較容易學習的語言」。第四類跨度比較廣,從阿姆哈拉語「埃塞俄比亞官方語言」到捷克語,到尼泊爾語,再到塔加路語「菲律賓官方語言」,這些語言需要花上 44 周時間,或者說 1,100 小時才能學會。而第五類被評價為「對於母語為英語的人學習會非常困難」。 這類包括阿拉伯語,中文——甚至區分了普通話和粵語,韓語,以及「在這類中最困難的」日語。 以下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學習外語難度匯總: 第一類: 23~24 周學習時間/575~600 小時 (與英文相近的語言) 南非語 丹麥語 法語 意大利語 挪威語 葡萄牙語 羅馬尼亞語 西班牙語 瑞典語 第二類: 30 周學習時間/750 小時  (與英文相似的語言) 德語 下一頁【全球邊種語言最難學(下)】

立即閱讀

【即時情報】 美國簽證新玩法 須提交社交媒體帳戶 FB、IG、微博留言都唔放過 微博五毛「反美」留言即大減

計劃去美國的朋友要留意了!美國國務院更新了簽證規定,要求申請人填寫電子申請表格DS-160時須提交過去5年使用的社交媒體帳戶名稱,當中更包括港人常用的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20個社交平台。美國國務院指新規定是基於國家安全考量,旅客必須誠實申報,否則有機會影響簽證結果。 需填寫過去5年使用的社交媒體帳戶 美國國務院宣布,早前6月1日已更新移民及非移民的簽證申請表格,美國簽證申請人須於DS160申請表上,填寫過去5年使用的社交媒體帳戶名稱、電郵地址及電話號碼,除美國的facebook、Google+、Instagram和LinkedIn外,亦包括內地流行的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等,還有俄羅斯的VK,比利時的Twoo、及拉脫維亞的Ask.fm等共20個平台,申請人可填寫多項。雖然須申報的社交平台可以選擇一項「沒有使用社交媒體」,但如被查出有隱瞞,或所提交的資料有失實,或會遭「拒簽」。 須申報社交平台包括: ASK.FM、Facebook、Flickr、Google+、Instagram、Linkedin、MySpace、Pinterest、Reddit、Tumblr、Twitter、TWOO、Vine、Vkontakte(VK)、Youtube、QQ空間、豆瓣、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優酷Youko、 加強審查基於保護美國公民 新規定預計每年影響全球約1,470萬訪美旅客,當中包括申請到美國工作或留學的外國人。美國國務院強調審核簽證時國家安全是首要考量,新規定將加強審查每名可能前往美國的遊客及移民,從而保護美國公民,但同時也支持外國人到美國合法旅遊。 微信微博五毛「反美論」大減 對於美國簽證需要申報社交媒體帳號,有網民表示:「五毛哭暈在廁所裡」、「沒有那麼難,就是讓你做個正常人,言行一致,那麼難嗎?」、「這個還稱是反恐需要,社交平台上最多反美言論的是美國人自己」。

立即閱讀

【即時情報】 大陸客來港一日遊 不滿港人4宗罪 揚言:「以後不會再來港」 香港網民力撐:「要講得出做得到」

來港自由行買正貨、食好西,是不少國內人喜歡做的事,不過眾多來港自由行的大陸人,又是否真的喜歡遊香港呢?有一位大陸網民就在內地論壇出 post 揚言不再來港:「香港一日遊,再也不去了!」,並且以長文力數港人 4 宗罪。 其帖文獲大批內地網民附和,因而傳至香港,港網民卻反應平淡,有人認為發文者玻璃心,指面對同樣情況,港人待遇也一樣,亦有人直指香港已難負荷太多遊客,望說不來的人「說到做到」。 大陸旅客傷心:「港人態度差劣、不禮貌」 該名大陸網民來自東北,早前因放兩天假想來港旅遊,經港珠澳大橋出發,中午來到香港,在海港城逛一圈後去維多利亞港,然後回深圳住,第 2 天再從羅湖口岸去香港,再閒溜一天後返回佛山賓館。可是樓主來港一日遊後,就有感港人態度差劣、不禮貌,坦言「挺傷心、原計劃第 2 天的行程也懶得再去了」,更內地討論區「虎扑」詳述不快經歷,力數 4 宗罪直斥其非。 力數香港人4宗罪 #1宗罪 抵港後經港珠澳大橋過關,排隊時原只是想將煙盒從褲袋裡拿出再放進手袋,沒料即時被海關人員告誡不許吸煙,他說當時只能點頭回應,笑言「這眼神這敏捷度當海關真的屈才了」。 #2宗罪 他想在香港口岸乘巴士往市中心,問疑似休息中的巴士司機這巴士路線對不對後,他指「司機說了一堆,大概意思就是不要問我,我不會回答你的問題。還有一堆根本聽不懂」。指出雖聽不懂卻也能感到對方的不耐煩及態度負面,又指司機有揚手請他離開的動作。 #3宗罪 到海港城買球鞋時,因無法使用支付寶所以改用信用卡付款,但很久沒用信用卡付錢,密碼忘了一次,「然後就看收銀員那臉垃噠的比我鞋墊都長,在拿卡機時候類似於摔一樣放到我面前」。加上付款後才被通知膠袋需另外收費,而非付款時候詢問要不要購物袋。 #4宗罪 去免稅店給家人買煙時,看到產品沒有價錢標籤,打算找店員問錢,「服務員給的答覆是:『你要自己走到那邊(條裝櫃檯)去購買」,不想賺錢就不賺吧,什麼叫自己走到那邊?』」 下一頁【大陸客來港一日遊 不滿港人4宗罪(下)】

立即閱讀

【教學情報】 學齊以下呢5點 一個人旅行仲有咩好驚?

近年越嚟越多人鍾意獨自去旅行,自己一個去旅行又唔使遷就其他人,想去邊玩就邊玩;而且一個人去旅行可以靜下,又可以沉殿下自己,唔使chur住要趕去玩,得閒嘅時候又可以認識下新朋友,增添下行程趣味,真係好值得賞試一下。以下呢幾個小貼士就係幫各位獨遊新鮮人好好計劃下你嘅行程。 5個「一個人旅行」必學點01: 慎選目的地 第一次獨遊,目的地梗係要小心揀,一般來講最好選擇一個語言能溝通到的地方,確保你喺行程之中遇見嘅困難會比較少。另外如果第一次嘅話最好去一啲交通比較發達,而且旅遊政策亦都比較完善嘅地方,而近年好多東南亞國家嘅旅遊業都漸趨成熟,絕對可以列入考慮嘅範圍。 5個「一個人旅行」必學點02: 慎選旅遊季節 唔同嘅國家係唔同季節去都會有唔同嘅氣候,有啲甚至會影響到你可以觀賞嘅風景或者進行嘅活動,好似如果去東南亞國家就要避開雨季,如果係去熱門大城市最好就避開旅遊旺季,相對來講住宿同機票嘅價錢都冇咁高。 下一頁【5個「一個人旅行」必學點(續)】

立即閱讀

【即時情報】 強國大媽沙灘挖洞埋尿片 菲律賓超嬲 即封長灘島72小時清理

近日網上流傳一段影片,稱疑似中國大媽在菲律賓長灘島沙灘(Boracay),將小孩使用過的尿片埋在沙中,又用海水幫小孩清洗下身。菲律賓旅遊部接報後,決定「封島」72小時,展開尋找尿片大行動。 好誇張 強國大媽沙灘挖洞埋尿片 影片在社交網站瘋傳,畫面可見一名黑衣大媽在海灘幫小孩「洗下身」,最誇張的是,鏡頭轉向沙灘,見另一名身穿紅色裙的女子正用手挖沙,竟則奮力地用手在沙灘上挖一個洞,再將手上拿著的髒尿布,埋進沙洞中。強國大媽的無恥行徑,讓網友們都看傻了眼。據指,兩名女子和女童都是來自中國的遊客,事發地點為一號碼頭(Station 1)一段海灘。 網友:「中國人能這麼厚顏無恥?」 發片的網友表示:「我很驚訝這些中國人能這麼厚顏無恥地將尿布埋進沙洞裡,相當噁心!島上沿岸都有擺放垃圾桶,他們卻選擇把尿布放進沙灘裡」。同時,許多網友看到影片都非常生氣,狂嗆這2位大媽「真的好沒水準」、「不敢相信,太噁心了」、「無知的遊客」、「長灘島好不容易重新開放了,應該要好好珍惜」,也有民眾認為,拍影片的人應該要主動上前阻止,共同為了美麗的環境付出,也可以立即阻止他人的錯誤行為。 下一頁【強國大媽長灘島沙灘挖洞埋尿片 (影片)】

立即閱讀

【台灣情報】 肉質柔嫩、牛肉筋度均勻 台灣5間必食牛肉麵店

在芸芸台灣地道美食中,牛肉麵可說是當中的佼佼者了,在台灣的街頭小巷中都能找到台灣牛肉麵店家的蹤影,當地每年更會舉辦「台北國際牛肉麵節」,由專業評審及全台灣民眾選出該年最美味、最划算的必食牛肉麵,務求向世界推廣這道美味的菜餚。今次會為大家介紹台灣5間必吃牛肉麵店家,如果想品嘗到高水準的牛肉麵,就要留意以下介紹了。 台灣5間必食牛肉麵01: 林東芳牛肉麵 林東芳牛肉麵可謂台北人心目中的No.1必食店家,曾經被CNN列為台北8大牛肉麵名店之一,遠近馳名,就連鄧麗君、成龍、小S、范范等明星也是坐上客。這裡的牛肉麵湯底充斥著牛肉香,中藥香氣亦增加了味道的層次感,牛肉筋度均勻,肉質柔嫩,厚實大片兼份量十足,麵條彈牙,加入店家自製的牛髓辣更可提味提辣。而林東芳牛肉麵店面即將由原來的八德路二段遷至安東街四之一號,想要前往的旅客要注意了,不要摸門釘。 台灣5間必食牛肉麵02: 老王記牛肉麵 雖然這家店沒有招牌,外觀又像是破舊鐵皮屋,但不要小看它,這裡是台灣牛肉麵老字號「老王記牛肉麵」。老王記的牛肉麵很受歡迎,即使是平日也要排隊等候入內。牛肉麵的麵條是厚實的陽春麵,口感有咬勁,紅燒湯頭的辣味和牛肉味相得益彰、互相平衡,有濃郁不嗆的的香味,而牛肉質感軟嫩,在口中幾乎不用咀嚼就能化開來,份量也很足。 下一頁【台灣5間必吃牛肉麵 03~05】

立即閱讀

【即時情報】 香港97年回歸以來首次 日本向香港發出1級旅遊警示

日本外務省因應最新局勢在8月14日向香港發出旅遊警示,8月15日生效;外務省指衝突情勢可能升級,建議注意安全,旅遊警示是屬於4級別中的最低1級警示。同時,這是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以來的首次警示。 日發出的旅遊警示 屬4級制下最低1級 日本外務省今向香港發出旅遊警示,已於日本時間15日生效。外務省在說明中指出,因「逃犯條例」修例引發的相關抗議活動,動員情勢可能變化,例如出現游擊式抗議、或可見趨於升級的衝突。且抗議活動範圍也擴大到機場與部分觀光景點,估計混亂情勢可能持續,使香港的風險等級提高。外務省發出的警示,屬4級制下最低1級,呼籲日本國民留意香港最新情況,注意安全,並遠離示威及衝突地區。 旅遊警示可分為4級 數字越大風險程度越高 日本外務省的「旅遊警示」分為4級,數字越大,風險程度越高;1級是建議注意安全,2級是建議非必要勿前往,3級是建議暫勿前往,4級是建議撤離。同時,日本駐港總領館7月底曾向在港日本國民發出通告,提醒避免前往潛在危險地點。

立即閱讀

【全球情報】 唔好抱太大期望 6個有可能會令你失望旅行地

「推薦行程」、「必去景點」、「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等,這些字眼,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在出外旅遊前,為了做足功課,當個精明旅客,認真的你一定會上網搵資料或者買旅遊書,但有時候真的不要太過相信網上的東西,好像一些很著名的景點,在網上見到時誇啦啦,但當你在現場看到時往往令你失望! 失望旅行地01 : 美國 洛杉磯 雖然洛杉磯為荷里活中心點,聚集名人,但到了當地後大家發現這個城市的產業衰退,過度開發後也變得十分骯髒,煙霧瀰漫,在最著名的「荷里活星光大道」上也沒有特別的娛樂,非常無聊。在洛杉磯引起民怨的還有它們不完善的運輸接駁系統,由於每個景點距離都很遠,很難靠步行抵達,最後只能每天包車,或搭的士。 失望旅行地02: 意大利 威尼斯 這個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每天都吸引了 60,000 人次到訪,但這個浪漫城市給人的印象不再是在貢多拉船上聽船夫唱歌劇,而是擁擠的街道、高昂物價、漂浮垃圾的河流,最重要的是街上有專呃遊客的騙子。 失望旅行地03: 英國 巨石陣 雖然巨石陣吸引了數百萬遊客到訪,但去過的人大多數都給予負面評語,原因是因為巨石陣的面積很小,遊客不能近距離觀賞,遠得「巨石」都變渺小了。對於長途跋涉從倫敦搭長途車的遊客看一個這堆石頭,當然失望啦。 下一頁【6個有可能會令你失望旅行地04~06】

立即閱讀

【即時情報】 BNO權利擴展 英國議員提出予持BNO港人完整英國籍

因反對逃犯條例,近日香港的示威不斷,持續緊張局勢,英國國會下議院有影響力的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Tom Tugendhat表示,香港1997年前為英國領地,英國應香港人有義務,如英國繼續只給予他們二等權利,是一種錯誤;提議給予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港人完整的英國國籍,為港人提供保障,以示英國承認他們的權利,並讓他們安心。 目前持有BNO港人 最多逗留英國6個月 Tom Tugendhat同時呼籲各方保持冷靜,指只有通過政治對話,而非暴力,才可以解決問題。有報道指,雖然香港人自回歸後,北京已視他們為「中國公民」,但實際上部分香港人持有BNO,擁有部分英國公民的權利,如可在英國逗留最多6個月,只是不能隨便工作及永久居留。

立即閱讀
10個韓國人奇特生活習慣

【韓國情報】 去完廁所唔洗手 仲直接摸頭髮補妝 10個韓國人奇特生活習慣

很多香港人對韓國的印象大多數都來自電影、劇集及綜藝節目,但當中韓國奇怪文化特色,你知道多少個又或者有同感?以下分享 10 個韓國人的生活習慣。 10個韓國人奇特生活習慣01: 韓國人行路撞到人沒有道歉習慣 當你去到韓國時,你會發現韓國人真的不把路上碰撞放在眼裡,當地人真的大多是以美式橄欖球的姿態來行路,即使大家互撞後不說道歉也無所謂。 10個韓國人奇特生活習慣02: 打扮差不多 撞衫都不怕尷尬 韓國人不會介意「撞衫」的問題,甚至認為時下流行的衣服都一定要買件才正常,令重視流行又害怕被邊緣化的韓國人都要買一件。曾有韓國家長在受訪時透露,女兒要求買衣服的原因是害怕在班上顯得格格不入,家長就怕女兒會被排擠所以就會配合。 10個韓國人奇特生活習慣03: 有話直說 韓國人都不喜歡拐彎抹角,例如會直接當面說對方「穿得很醜」或「你很胖」等傷人自尊心的說話。大多亞洲人在表達上都較含蓄,認為太過直接會使人難堪或冒犯到別人,但當地人則認為委婉的表達方式會顯得很虛偽,以及浪費雙方寶貴的時間。 下一頁【10個韓國人奇特生活習慣04~06】

立即閱讀
GOGOAdvise - Travel 旅遊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