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我的旅遊日記 (Page 206)

【全球情報】 Lonely Planet新鮮出爐 2019十大最佳旅遊國家

對於不少香港人來講,去旅行的首選地必定是就近的日本、韓國、台灣及抵玩的東南亞國家!不過其實除了到這些旅遊熱點血拼之外,這個世界還有不少地方值得遊歷和探索。早前深受背包客愛戴的《Lonely Planet》就新鮮出爐了10大最正旅遊國家,相信一定可以為熱愛旅行的你帶來不少靈感! Lonely Planet出爐2019最正旅遊國家01: 斯里蘭卡Sri Lanka 如果你是個喜歡探索不同國家文化的旅人,那斯里蘭卡絕對不會讓你失望!鄰近印度、位於印度洋中的一座迷人小島,有「印度洋中的一滴淚」的美譽。在斯里蘭卡你不但能看到不少宗教古蹟,配上獨特又優美的自然風光,別有一番異域風情! Lonely Planet出爐2019最正旅遊國家02: 德國 Germany 作為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的德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文化,漫步在有著仙境城堡般外形的新天鵝堡,感受古典美。沿途走訪德國童話之路城市不萊梅、哈美恩、歌廷根,眼底盡收如詩如畫的美景。 Lonely Planet出爐2019最正旅遊國家03: 津巴布韋 Zimbabwe 津巴布韋這個地方因為擁有現代建築和殖民地建築併存的微妙,一直是不少旅行者熱愛的國家之一。在這裡你會看到不少世界文化遺產,被森林覆蓋的綿延山脈,必定會讓你大開眼界! Lonely Planet出爐2019最正旅遊國家04: 巴拿馬 Panama 喜歡探索野生動物的你,一定要到訪這個連接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峽的巴拿馬!許多北美洲及南美洲野生動物品種也是來自這裡!境內有許多森林茂密的小山,沿海島嶼和不少舊城區、海邊步道,絕對是放鬆最佳的旅遊地! Lonely Planet出爐2019最正旅遊國家05: 吉爾吉斯斯坦 Kyrgyzstan 吉爾吉斯斯坦鄰近中國,不但擁有地勢欠變的原始山地風光,遊牧民族的文化更是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壯麗的阿拉阿查峽谷、伊塞克湖、松克爾湖,加上被山巒環繞的絕美風境,一生人必定要到一定! Lonely Planet出爐2019最正旅遊國家06: 約旦Jordan 講起約旦,相信大家都一定會想起死海吧!其實擁有豐富的人文歷史及珍貴世界文化遺產遺址的約旦,絕對值得好好探索!你可以漫步在界七大奇景的古城佩特拉、也可以到沙漠探索遊牧民族的生活,好好了解世界上不同國度的風土人情。 Lonely Planet出爐2019最正旅遊國家07: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被譽為「千島之國」的印度尼西亞,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擁有不少美麗的島嶼,加上原始森林、瀑布等壯麗景觀,絕對不會令你後悔! Lonely Planet出爐2019最正旅遊國家08: 白俄羅斯 Belarus 白俄羅斯並不等於俄羅斯喔~這個名字是因為當地斯拉夫民族喜歡穿白色衣服而得名的。高緯度的國家即使是在夏天也有絕美風光,雖然不是一個旅遊熱點,不過也值得一去! Lonely Planet出爐2019最正旅遊國家09: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São Tomé &

立即閱讀

【即時情報】 最強出發澳門交通懶人包 穿梭巴士vs直通巴vs客船 邊個最平 邊個最快?

連接香港、珠海及澳門三地口岸港珠澳大橋於10月24日正式通車,去澳門或珠海玩又多一個交通選擇,相比來回船票,坐巴士好似便宜一大截,但考慮到交通時間,究竟哪一項最適合你? 出發澳門懶人包: 穿梭巴士 港島中環出發 前往方法: 由中環乘坐機場巴士A11前往港珠澳大橋口岸,城巴預計需時50分鐘。乘客可在口岸轉乘穿梭巴前往澳門口岸,需時40分鐘。 全程: 1小時30分鐘(不計算候車時間和通關時間) 車資: 105港元 九龍旺角出發 前往方法: 由旺角乘坐機場巴士A21前往港珠澳大橋口岸,城巴預計需時45分鐘。再轉乘穿梭巴前往澳門口岸。 全程: 1小時25分鐘(不計算候車時間和通關時間) 車資: 98港元 新界沙田出發 前往方法: 由沙田市中心乘坐機場巴A41前往港珠澳大橋口岸,估計需時59分鐘。再轉乘穿梭巴前往澳門口岸。 全程: 1小時39分鐘(不計算候車時間和通關時間) 車資: 87.3港元 出發澳門懶人包: 客船 港島中環出發 前往方法: 先從港鐵中環站乘車前往上環站,步行至港澳碼頭,乘船前往澳門,航程約55分鐘。 全程: 1小時14分鐘 (不計算候車時間和通關時間) 車資: 176港元 九龍旺角出發 前往方法: 先從港鐵旺角站乘車前往尖沙咀站,步行至中港城碼頭,乘船前往澳門,航程約60分鐘。 全程: 1小時19分鐘 (不計算候車時間和通關時間) 車資: 176.5港元 新界沙田出發 前往方法: 先從港鐵沙田站乘車前往尖沙咀站,步行至中港城碼頭,乘船前往澳門。 全程: 1小時43分鐘

立即閱讀

【即時情報】 全球最短航線仲快過「搭Lift」 起飛到降落最快只需 53 秒

現時世界上最長的商業航線由為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營運,由新加坡獅城直飛美國紐約,時間長達 19 小時。有沒有想過,最短的航線又有多短呢? 最短的航線 起飛到降落最快 只需53秒 蘇格蘭洛根航空(Loganair)的其中一條航線,只有 2.7 公里,從起飛到降落大概要需約 80 秒,順風的話,最快紀錄是 53 秒,真的是「椅子還沒坐熱就要下飛機了」。這條「全球最短商業航線」2011年起開始營運,往返韋斯特雷島(Westray)與帕帕韋斯特雷島(Papa Westray)。票價約17英鎊(約174港元),機上亦只有8個座位。 比全球最長途航短720倍 全球最長途航線連接新加坡與紐約這兩個國際大都會。整個航程需要約18個小時,是洛根航空最短航班的720倍。新加坡航空公司網站上顯示的飛機票價達2,147美元(約16,747港元),為最短航班的98倍。 雖然飛機速度快,但是對環境污染影響也不小。有研究表示,全球碳排放量有2.5%是來自飛機飛行。如果旅客因擔心環保問題,不願搭乘90秒的超短航班,也可以選擇耗時25分鐘的輪渡往來韋斯特雷島(Westray)和帕帕韋斯特雷島(Papa Westray)之間。 可能有人覺得這樣的航線太過多餘,但對於住在奧克尼群島上的2萬多人來說,卻是非常重要,因為島與島間沒有橋樑,搭船的速度慢,加上海象不穩定,這條航線提供了對時間有著較為嚴格要求的民眾,包括老師、學生、警察與醫師等極高的便利性,也使得這條航線有穩定的客群。洛根航空更計畫,要在2021年前,將目前使用的柴油輕型飛機升級為電動飛機,更能保護環境。 【影片】洛根航空 全球最短的航線

立即閱讀

【台灣情報】 感受鐵路文化歷史 推介台灣4個超有Feel車站

台灣鐵路文化歷史相當悠久,近年來,不少特色車站重新翻修,打造出不一樣的外貌,民眾紛紛前往朝聖,儼然成為新一代觀光勝地!旅客們下次別再只是匆忙路過,停下腳步看看車站的美吧,以下帶你來看4個台灣的美麗車站。 台灣4個超有Feel車站01: 多良車站 多良車站位於台東縣太麻里的,原先是台鐵的招呼站之一,旅客人數及停靠列車較少,後來由於業務改革,在2006年正式畫下營業休止符,但鐵路局發揮巧思,將整個車站以高架處理,讓原先已走入歷史的建築,以不同的風貌吸引民眾前往參觀,在多良車站上遊客可以一眺太平洋壯碩之美,相當震撼!但目前因安全問題,台東縣政府正在整修車站,預計明年初才能完成作業,民眾須耐心等待可別白跑一趟,相信明年多良車站會以更美麗、更安全的狀態再跟大家見面。 來到這最美麗的車站參觀時請注意,因月台與軌道間無任何安全措施,請勿隨意跨越鐵軌以免發生意外。但請注意,為提昇觀光據點服務品質及提供更舒適安全之遊憩環境,台東縣政府預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至12月31日進行「多良車站觀景台及整體遊憩設施改善工程」施工作業,考量遊客安全並使工程能如期如質完成,屆時多良車站觀景台及周邊設施將暫停開放3個月,但在地村民仍可正常通行,施工期間造成遊客之不便,尚祈見諒。 台灣4個超有Feel車站02: 八斗子車站 八斗子車站座落於基隆市的,原先因位置較遠已不被使用,但因海科館的爆紅而今年也再度開張,才讓民眾再次注意到這個北台灣最美車站。車站曾於1989年隨深澳線裁撤客運服務廢止,廢除前為招呼站,當時只有一個出口在基隆市境內。 車站不僅緊靠山邊也鄰近海岸線,一下火車就可以讓遊客吸收滿滿的芬多精,同時遠眺無邊無際的大海!不少遊客會專程來拍攝風景,在這裡隨手一拍就可以盡收彷彿明信片的美麗景色,而日前在遊客的反映下,會影響到景色的海岸旁電線杆也被移除,現在的海岸線已經一望無際沒有任何阻擋,海天美景變得更加美麗。 台灣4個超有Feel車站03: 美麗島站 美國《大眾機械》(Popular Mechanics)雜誌日前評選全球最令人驚豔的7大地鐵站,位於高雄的美麗島站也榜上有名,消息一出,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朝聖。 美麗島站以獨特的設計而出名,其中由「水仙大師」奎利亞塔(Narcissus Quagliata)所設計的「光之穹頂」最為吸睛,使用了大片花窗玻璃完成圓形地下車站,將其打造成如同教堂般美麗與莊嚴共存的空間,讓旅客緩下步伐感受美好。 車站除了有由日籍設計師所設計的造型出口外,更有全台聞名的「光之穹頂」(The Dome of Light)。光之穹頂位於紅線與橘線的人行交會處,由四千五百片玻璃所組合而成,直徑約30公尺,總面積為660平方公尺;為全世界最大的一體成型單件玻璃公共藝術作品,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玻璃鑲嵌藝術的鉅作。光之穹頂耗時四年,並由世界知名藝術大師Narcissus Quagliata(水仙大師)擔綱創作。光之穹頂共分四個區域:水、土、光、火,分別代表著孕育、成長、創新與毀滅重生等不同的意義,並用來代表人的故事。 台灣4個超有Feel車站04: 集集車站 集集車站位於南投縣的,因921大地震而再次被注意到,是台灣古老的車站之一,建築的復古風情相當誘人,一磚一瓦彷彿能讓遊客看見歷史的痕跡!集集是一個以鐵道文化為主題的觀光小鎮,集集老車站為一座以檜木打造而成的車站,曾有過一段載運貨品的繁榮歲月,成為著名的懷舊景點。 不少遊客到當地都會到車站走走,感受一下特別的氣氛,而值得注意的是位於車站附近的遊客服務中心「集集驛站」近日也呈現出新樣貌,除了展示出懷舊的蒸汽火車頭,另外還打造出彷若哈利波特電影中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吸引了不少民眾的前往參觀,相信也將能為集集車站帶來新一波的觀光人潮。不僅是集集鎮民的對外門戶,也是全線最多人造訪的車站,為南投縣著名觀光旅遊勝地,設有集集鐵路文物博覽館。

立即閱讀

【韓國情報】 邊個話韓國冇乜嘢好食? 4間韓國首爾必食店

南韓首爾近年成為港人旅遊必爭之地。不論少女、師奶還是大男人,一到首爾紛紛「買手」上身,未儲齊一箱半櫃購物戰利品都不用返香港似的。其實首爾除了Shopping,還是適合一班大胃王「大拆四方」的飲食天堂。 4間韓國首爾必食店01: 鳳雛燉雞 地址:首爾鐘路區明輪洞4街80-1 表面上看似是經典韓食的燉雞,原來是千禧年才開始被引進首爾的新鮮產物!這味以泡菜、辣椒、豉油、蔬菜和粉絲燴集而成的燉雞菜式,原本是慶尚北道安東市的平民美食。當年被帶到「啤酒炸雞」橫行霸道的韓城後,卻掀起一陣熱潮,殺出一條新血路。今日集團已成為在全國擁有50多家鋪的連鎖企業,但招牌菜的味道仍然得以保存。品牌在首爾市大學路和明洞均有分店。 4間韓國首爾必食店02: 河東館牛肉湯 地址:首爾市中區明洞 1街10-4 河東館可謂見證了首爾的時代變遷。1968年開業至今,其間接待過朴正熙總統等一代又一代的政商巨頭。而原來毫不起眼的本店,也因為所處清溪川的發展計畫,搬到今日明洞的新店。何東館的牛肉湯清而不淡,長時間烹調把牛腩和腳骨的鮮味逼出湯飯裡。當地人都說這湯有補身的功效,所以每天11點開門前就已經出現等候的人龍。餐廳每日只會準備一隻牛份量的牛肉,賣完即止,通常傍晚前就會關門,要吃趁早。 4間韓國首爾必食店03: 延南立食牛肋骨 地址:首爾市麻浦區老姑山洞 109-69 這家位於新村的小店絕對其貌不揚,食品選擇更是少之又少,因為鋪頭只獨沽一味供應烤牛肋骨!一進店內,你就會明白何謂「立食」韓燒。一個又一個大油桶改裝而成的烤爐旁,站著一個又一個的為食老饕,把一件件的牛肋骨肉從爐裡送進口中。韓牛肉每天新鮮腌制,選用最靚的大骨,簡單用熱力十足的煤磚烤幾分鐘,加點豉油經已回味無窮。雖然價錢大眾化,但論肉質、油香絕對可以跟貴價食店媲美。提提你,店內除牛肋骨就只有酒水供應,一眾「飯桶」可以在對面的士多購買「叮叮」白飯伴食。 4間韓國首爾必食店04: 古宮拌飯 地址:首爾市中區忠武路2街 12-14 全州拌飯和平壤冷面、開城湯飯是朝鮮的三大經典名菜。不想舟車勞頓,在首都特別市內就吃到正宗的全州拌飯?位於明洞的古宮拌飯是不錯的選擇。全店宮廷式的室內設計,整天為食客伴奏的古琴手,以及隨時準備好以中文款客的服務員,均顯示餐廳明顯專攻遊客生意。不過這亦無損餐廳的正宗風味,古宮的「原味全州拌飯」,飯底用牛湯和大豆芽烹製,加上的生牛肉和十多種配料,鮮味無比。除此之外,店內的幾款煎餅也非常受顧客歡迎。

立即閱讀

【日本情報】 姆明迷必到 東京姆明谷公園 秋天紅葉更顯童話味

姆明粉絲唔洗飛到去芬蘭咁遠既姆明村,相信唔少姆明粉絲都應該去過東京姆明cafe,其實位於距離東京1小時嘅飯能市有都一個姆明主題公園架﹗ 姆明谷公園 正式名稱爲「あけぼの子どもの森公園」係芬蘭以外全球唯一一個被姆明作者 Tove Jansson 認可主題公園,其設計係以《姆明童話》中心思想-「與自然共存,尊重自我及自由」爲藍本,所以冇秋千滑梯等一般兒童遊樂場必備既設施。 園內設置了姆明之家(ムーミン屋敷)、兒童劇場(子ども劇場)、森林之家(森の家)、水邊小屋(水あび小屋)四個主要建築物。 姆明精靈的家 似個大蘑菇,裡面歐式家具及設施齊全,有廚房、客廳、火爐、起坐間、閣樓,還有地下室。脫了鞋子,小朋友跑上跑落。屋子太有趣了,有很多可以鑽進去小洞(如火爐口、小窗口)、暗室和秘密空間 森之屋 下層有小展覽;上層是個兒童閱讀閣啦!有好多繪本可即場借閱,看圖就好,不懂日文也行。坐下文青一番。 「あけぼの子どもの森公園」就係得三棟建築物同一間小橋屋仔,係咪覺得唔夠呢? 日本嘅株式会社ムーミン物語同フィンテックグローバル株式会社就決定喺飯能市起多個全新嘅姆明主題樂園「metsä」,而且仲係免費入場。 「metsä」位於埼玉縣飯能市宮澤湖,分為可以同姆明同佢朋友見面嘅「姆明公園」(預定2019年全面開幕),同預定2018年秋季開業嘅「metsä village」。 「metsä village」有市集、附設桑拿,可以望到宮澤湖嘅住宿設施,俾人享受大自然生活。 完全開放就要等到2019年,又係一個漫長嘅等待,而家唯有睇住宣傳片頂住先啦。

立即閱讀

【教學情報】 唔好成為令人討厭嘅旅遊伴侶 呢7件事你有冇做到?

去旅行,旅伴是怎樣的人真的非常關鍵。都說一起去旅行才最見真章,如果對方非常積極活躍,待人處事上比較成熟,那麼即使目的地不如想象中美好,旅途中遇上了不順心的插曲,大家也都能笑著去接受,否則,不僅會毀了精心計劃已久的行程,還分分鐘會鬧得分手絕交的下場。 不想成為人人避而遠之的棘手旅伴?那麼快來看看自己有沒有做到下面這幾項吧。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遇到過的極品旅伴。 旅遊伴侶需要01: 要主動去幫忙分擔 處理問題 真的,沒人會喜歡那種凡事都推給別人去做的旅伴,比方說兌換現金、問路、砍價、去買票、咨詢訂購服務之類的事,你不必事事攬上身,但應該主動去幫忙分擔一些,尤其是對方特別並不擅長的,切勿一路呈懶人大帝狀,事事都要別人服侍,別人又不是你的導遊。 旅遊伴侶需要02: 遇上問題時能夠冷靜對待/不衝動 出門在外,旅伴就是雙方的依靠和精神支柱,所以最怕遇上那種動不動就會發脾氣、驚慌失措、特別悲觀負面、容易衝動鬧事的人,因為你難免會遇上航班延誤、迷路、趕不上車、侍應生服務不周到等各種各樣不順心的事,當場爆發或崩潰,不僅會讓大家難堪,還會影響了旅伴的情緒,甚至是成為這趟旅程的一大敗筆。 旅遊伴侶需要03: 不要顧著做低頭族 尤其是在情侶、夫妻結伴出遊的時候,這是你們一起去探險、放鬆的時間,應該藉機會去增進感情,更多地去交流,一起去製造美妙的回憶,而不是和在家裡一樣沉迷於這些電子設備,冷落了對方。 旅遊伴侶需要04: 鼓勵對方去接接受挑戰和新事物 比方說鼓勵對方去品嚐沒吃過的東西,或者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不懂游泳但很喜歡海的旅伴和你一起去嘗試海底漫步,又或者是帶害羞的旅伴去酒吧跳舞等等,畢竟是旅行嘛,怎麼可以還呆在自己的comfort zone裡呢? 旅遊伴侶需要05: 合理拍照 但不是自拍狂人 大好的風景、美味的食物,是用雙眼去感受,用嘴巴去品味的,如果想要留個紀念,拍個照其實無所謂,但如果你的旅伴並不是自拍狂人,那麼請不要過度熱衷於自拍,畢竟看到什麼都要先忙著拍照,完全沒有自己去感受,而且一直在旁邊自拍有時候會讓旁邊那位感覺蠻敗興的。 旅遊伴侶需要06: 不要太自私 願意做一定的妥協 去旅行,大家都希望去自己期待已久的地方做喜歡的事,吃喜歡的東西,如果不夠時間,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那麼要懂得去妥協,大家一起去商量,哪些剔除哪些保留。 旅遊伴侶需要07: 不要沒貢獻但是又愛埋怨和斤斤計較 一起去旅行,最怕那種Plan行程的時候什麼都不做,都說“無所謂”,結果去旅行的時候遇上一點不順心的就非常計較,不停埋怨別人。 比方說出去吃飯,無論負責做攻略的人做了多少功課,也不大可能會次次都選中合所有人口味的餐廳,有的人很麻煩,去高級餐館嫌貴,但又嫌大排檔又熱又吵又髒又有蚊子咬,然後還這不吃那不吃的,別人點了的話會一直叨唸著,覺得自己其實沒吃多少,AA制不公平。

立即閱讀

【調查情報】 TripAdvisor公佈2018年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 計下你去過幾多個?

知名國際旅遊比價網站TripAdvisor,早前公布2018年日本前30大景點排名結果,位在京都有「千本鳥居」的伏見稻荷大社連續5年奪冠;另外廣島市和平資料紀念館、以海中鳥居聞名的宮島嚴島神社,分別排名第二與第三名。 日本前30大景點排名,是針對外國觀光客在網上分享文章進行分析得出,前十名中有八名都在西日本,可見外國遊客對於日本西部的觀光喜好遠勝於東日本。 根據排名結果顯示,以都道府縣來看,人氣最高的是京都,而同樣位在西日本的大阪,儘管是日本知名觀光地區,卻完全沒有景點上榜。另外東日本的景點有6處入榜,排名最高的是新宿御苑,觀光客必訪的雷門淺草寺則是第16。 2018年日本30大景點排名: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01: 伏見稻荷大社(京都) 伏見稻荷大社是一位於日本京都市伏見區內的神社,是遍及日本全國各地約四萬多所的稻荷神社之總本社,以境內所擁有的「千本鳥居」聞名。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02:  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廣島) 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坐落於廣島和平紀念公園,日本廣島市的中央。於1955年8月與和平紀念廳同時建成。資料館陳列展示出原子彈爆發時的實況,目的是希望世界各國能夠放棄使用核武器,達致世界和平。它是廣島市的著名景點,建築師是丹下健三。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03: 宮島嚴島神社(廣島) 嚴島神社一般是指位於日本廣島縣廿日市市境內島嶼 —— 嚴島的神社。神社創建於約公元593年,擁有約一千四百年的歷史,為日本國內其他約五百座嚴島神社的總本社。神社主要祭奉宗像三女神,其中嚴島之名即來自市杵島姫命。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04: 東大寺(奈良) 東大寺,位於日本奈良縣奈良市雜司町,是華嚴宗大本山,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約有一千二百餘年的歷史。1998年作為「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佛寺是728年由信奉佛教的聖武天皇建立的。東大寺是全國68所國分寺的總寺院。因為建在首都平城京以東,所以被稱作東大寺。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05: 新宿御苑(東京) 新宿御苑是日本東京都橫跨新宿區與澀谷區的庭園,面積58.3公頃。該處在江戶時代為內藤家的宅地;其後成為宮內廳管理的庭園,現在則屬環境省管轄的國民公園。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06: 兼六園(金澤) 兼六園是日本三名園之一,位於石川縣金澤市,名列日本國之特別名勝,面積約11.7公頃。起源於17世紀中期加賀藩在金澤城的外郭造營的藩庭,是江戶時代代表的池泉回遊式庭園。和岡山市的後樂園、水戶市的偕樂園並稱日本三名園。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07:  高野山奧之院(和歌山) 奧之院是高野山必遊之處,如果不來此地,也差不多等於沒到過高野山。這裏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空海大師的長眠之所。充滿靈氣的奧之院也是日本最大規模的墓園!! 約2公里長的石板參道,周圍約有20萬座左右的墓園或是供養塔。而且幾乎日本歷朝歷代的重要人物,例如德川家的將軍、戰國時的武將,織田信長……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08: 金閣寺(京都) 鹿苑寺,又名金閣寺,是一座最早完成於1397年的日本佛寺,位於京都府京都市北區,是一座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其名稱源自於日本室町時代著名的足利氏第三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之法名,又因為寺內核心建築「舍利殿」的外牆全是以金箔裝飾,所以又被暱稱為「金閣寺」。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09:  箱根雕刻森林美術館(神奈川) 箱根雕刻森林美術館是日本第一家以雕刻為展覽主題的戶外美術館,位於神奈川縣足柄下郡箱根町。該館由日本富士產經集團贊助,成立於1969年,可說是早期戶外雕塑美術館的佼佼者。以70000平方米的雕塑公園方式讓立體作品良好的融入環境,彷彿站在作品與大自然組成的森林當中,收藏有各地雕塑大師的作品多達400件以上,包括雕塑名家阿爾伯托·賈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米羅(Joan Miró)、亨利·摩爾(Henry Moore)、日本的佐藤忠良、台灣的楊英風與朱銘在內都有收藏。此外,該館亦有畢加索(Pablo Ruiz Picasso)館,專門收藏其創作的陶器、雕刻與一部分的繪畫。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10: 姬路城(兵庫) 姬路城是一座位於日本兵庫縣姬路市的城堡,為該市主體象徵。由於其白色的外牆,也被稱為白鷺城。 作為日本最具象徵意義,且保留度最為完整的城堡,姬路城既是日本政府指定的國寶及國家特別史跡,也是日本首批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11: 三十三間堂(京都) 三十三間堂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的天台宗妙法院境外佛堂。建物之正式名稱是蓮華王院本堂。本尊千手觀音、開基為後白河上皇。長寬2年,由平清盛受後白河上皇之勅命,在上皇位於烏邊山麓的院政廳・法住寺殿內創建的佛堂。約在80年後燒毀,後立刻進行重建,永文3年重新建成。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12: 奈良公園(奈良) 奈良公園位於奈良縣奈良市東部,東西約4公里、南北約2公里,是日本最大的公園,園內遍植松樹,許多古寺、神社都在林間的空隙裡。園內1200頭的梅花鹿嬉遊其間,因此又有鹿園之稱。鹿的毛色在9至11月會漸漸換成較長的灰褐色毛,夏天則是短毛、白圓點(梅花鹿)。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13: 成田山新勝寺(千葉) 成田山新勝寺是位在日本千葉縣成田市的寺院、真言宗智山派大本山。本尊不動明王、開山為寛朝。和高尾山藥王院、川崎大師平間寺並稱真言宗智山派之關東三大本山。寺名一般多以「成田不動」或「成田山」稱之。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14:  武士歷史博物館(東京) 博物館內展示著歷代名將曾經穿過的鎧甲之仿製品,整齊排列的鎧甲散發出威嚴的氣勢,是國外觀光客也能夠盡情享樂的景點。除了展示之外,也有舉辦殺陣秀以及日本刀講座、書法教室等體驗型工作坊。其中,最受國外朋友歡迎的就屬鎧甲試穿拍照了。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15:  白谷雲水峽(鹿兒島) 白谷雲水峽是九州最具代表性的峽谷之一。海拔600~1300公尺,面積424公頃的廣闊的原生苔蘚森林。整個森林充滿著負離子,使人神清氣爽。走進屋久島就已經在不經意中延續了健康這個主題。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16: 淺草寺(東京) 淺草寺又名金龍山淺草寺,位於日本東京都台東區淺草二丁目,是東京都內歷史最悠久的寺院。山號為金龍山。供奉的本尊是聖觀音。原屬天台宗,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獨立,成為聖觀音宗的總本山。觀音菩薩本尊通稱為「淺草觀音」。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17: 日光東照宮(櫪木) 日光東照宮是一位於日本栃木縣日光市山內,建於1617年的神社,屬於德川家靈廟之一,主要祭祀的是將江戶幕府初代將軍德川家康神格化後的神明「東照大權現」。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18:  栗林公園(高松) 栗林公園是位在香川縣高松市的都市公園、日本庭園。被指定為國之特別名勝,也是高松歷史文化道的一部分。 在2009年3月16日發售的米其林觀光指南中,作為「值得專程探訪的景點」獲得最高等級的3星評價。 日本人氣30大景點排名19:

立即閱讀

【日本情報】 大人HKD$40有找 細路仲抵 東京市區5間超平價溫泉店

現時日本天氣寒冷,不少人已經準備出行日本浸溫泉,是次就為大家介紹5大東京市區平價溫泉,瘋狂購物後就浸個溫泉輕鬆一下! 東京市區平價溫泉之選01: 傳統日式入浴文化  中延溫泉 松の湯(Matsunoyu) 交通非常便利的「松之湯」位於中延站A3出口步行2分鐘,距離離淺草商區非常近,因此成了不少旅客的選擇。「松之湯」呈現濃濃的日式復古風味,露天風呂的浴池也有主題,你可以享受日本傳統庭院風的岩浴池,這裡可體驗傳統入浴文化。 地址:東京都品川區戸越6−23−15 交通:東急大井町線「中延」站下車,步行2分鐘 營業時間:平日15:00-1:00、星期日10:00-1:00。每週一公休(如果是國定假日則會營業) 費用:入浴料JPD460 (約HKD$32.2) 東京市區平價溫泉之選02: 絕美東京景緻  錢湯櫻館(Sakurakan) 如果想一邊看東京美景一邊浸溫泉,櫻館絕對是你的好選擇。因為可以在半開放式的溫泉湯池享受露天的開放感,櫻花時節還可以看花瓣紛紛飄落,而且晚上還可以觀星賞夜景! 地址:東京都大田區池上6−35−5 交通:東急池上線「池上」站下車,步行7分鐘 營業時間:12:00-1:00(星期六、星期日及國定假日提早於10:00開始營業)。全年無休 費用:入浴料 大人JPD460(約HKD$32.2)、小學生JPD180(約HKD$12.6)、小學以下JPD80(約HKD$5.6);桑拿JPD100(約HKD$7) 下一頁【東京市區5間超平價溫泉店 03~05】

立即閱讀

【中國情報】 愈來愈多文青去上海 推介4個上海必去文青打卡點

用顏色來形容的話,上海是外灘邊打在和平飯店的光,是東方明珠變幻的色彩,繁華美艷,紙醉金迷,是上海給人的印象,從1930年代的上海灘到現在的國際都市,上海是繁盛的象徵,但這次想帶大家看見的是十里洋場摩天高樓以外,上海人文與文青的萬千面貌, 4處「 上海文青景點 」,去一次就愛上。 4個上海必去文青打卡點01: 1933老場坊 位於虹口區的1933老場坊,我來過兩次,一次在白天,一次則在夜晚,誠心建議想要欣賞建築物細部結構的旅人可以白天來,喜歡探險神秘氛圍的旅人晚上來最好。 在上海復旦大學交換期間,除了平常的課業與實習,平日空閒的時間不夠遠遊,就會選擇在上海走走。1933老場坊在虹口區,離復旦大學位於的楊浦區蠻近的,在地鐵上來看是同一條線,出了地鐵口再走一下就到了。從地鐵海倫路站2號出口走出,延著老街區就能到老場坊,街區多是平房,越靠近老場坊,開的店家別具特色,有小酒館餐廳,在老場坊建築的周圍有河環繞,讓這區域像獨立在一個小島上。 當你站在1933老場坊面前,如果不知道它過去的歷史背景,你會以為它是帶有西洋風格的辦公場域,但1933老場坊的過去其實是一座耗資白銀三百三十萬元的屠宰場。 如今的老場坊是四類保護建築,當初是由英國設計師巴爾弗斯設計,是上海工部局的屠宰場,建築物全部採用英國進口的混凝土結構,牆體厚約50公分,兩層牆壁中間踩中空形式,物理原理實現溫度控制,炎熱的夏天可以保持低溫,我在三月的時候去,三月的上海算是初春,但對於台灣人的體感溫度而言是很寒冷,來到老場坊的確能感受到陰涼的感覺,可能有一部分也是對於過去屠宰場陰魂的心理作用。 建築看似西洋,但古羅馬的風格中其實融合了東方色彩,「外方內圓」是中國風水天圓地方的概念,牛道、廊橋、傘形柱、無梁樓蓋、旋梯,都是老場坊中很有特色的建築細節。格局大概能分成東西南北四棟圍成四方形廠區,中間是一座二十四邊形的主樓,透過樓梯相連,現在的主樓有展演的區域,時常有劇場演出,我想如果有機會在充滿歷史的建築中觀看演出,一定別有一番風味。 現在的老廠坊除了主樓有展演以外,在外圍的四棟樓中有進駐文創公司,晚上來此,能看見加班的人。在一樓的區域有設計感的家飾店,寵物餐廳和一些小店舖,雖然不像田子坊或新天地一樣熱鬧,但老場坊獨特的韻味,仍吸引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和電影《小時代2》來此取景拍攝。白天或是夜晚來到此處,皆能感受到不同的興味,在夜晚主樓上遠眺,能看見虹口區的夜景。建議有夥伴同行,萬一迷失在錯綜複雜的樓梯與廊道中,還是有人能找到你。 4個上海必去文青打卡點02: 多倫路名人街 多倫路名人街也在虹口區,計畫虹口區一日遊的旅人,建議可以在白天去多倫路名人街,晚上再逛到上面介紹的1933老場坊,從地鐵虹口足球場出來,經過魯迅公園與甜愛路就能到達多倫路名人街。魯迅公園和甜愛路也是值得一去的景點,在步行時能感到週末午後的悠閒感,可能是因為紅磚房與窄窄的街道,車輛少通行,在散步時慢行也能感到幾分愜意。 多倫路名人街在過去是上海的文學之路,可以說是文學家的聚落,魯迅、茅盾、瞿秋白、郭沫若等知名文學家都曾在此進行文學交流,現在還保有左翼文學的左聯會址和紀念館,後來定居臺灣的文學家白先勇,童年也居住在多倫路的白公館。 多倫路有名人的故居以外,還有許多有趣的小型博物店,走進去燈光昏暗的店家,隨意擺放的物品,都有各自的一段故事,像是進入了時光隧道,和老闆聊聊才知道它們的來歷,每走進一家店都像是尋寶,也許旅人們會在某家店裡找到與你有緣的一段故事。 多倫路上的建築物還是當年的樣貌,在這條路上也能看見一些銅像,標示著過去居住在故居的主人,旅人們可以仔細瞧瞧,可能會發現在課本上看過的文學家。 4個上海必去文青打卡點03:  M50莫干山 在臺灣去過松菸、華山文創園區,而上海莫甘山路上的M50也是文創園區,感覺有點像,但實際去逛逛後便能發現各自的特色。如果要我說的話,M50最有特色的地方是沿路可見的塗鴉。 不管是在牆上、鐵門上或是地板上,只要有空白、只要得到允許,就能看見隨性的街頭塗鴉,讓人忍不住往前一站街拍。M50內部與附近的街道有迷人的塗鴉以外,發生在建築裡的不定期展覽也是奇特之處。M50是在莫甘山路50號,保留了1930~1990年代的工業建築共有五十幾棟,過去是近代徽商周氏家族信和紗廠原址,解放後改名為上海第十二毛紡織廠、上海春明粗紡廠,後來春明廠從1999年底停止生產,2000年後引進藝術家工作室、文化、藝術等設計機構,慢慢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文創園區樣貌。 M50除了迷人的街頭塗鴉,建築物裡不定期的展覽也是吸引文青們前往的原因。那次正好遇上一個有意思的展覽「我們是將要死去的MEMENTO MORI」,這展覽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真實參與其中,先將全身上下最有紀念價值的物品取出,放在夾鏈袋中裝進鐵盒,寫了一張關於死亡的問卷,接下來就是體驗死亡的過程,躺在類似火化的鐵板上,推進白色的密閉空間(如果有幽閉空間恐懼症的人請別嘗試),中途如果感到不舒服不能繼續承受時,也能呼叫外面的展覽人員。 4個上海必去文青打卡點04:  田子坊 田子坊的地址是在泰康路 210 弄,是一個被圍在建國中路和泰康路之間的巷弄,巷裡弄間有著超過兩百家的創意小店鋪或是餐廳、酒吧。我由泰康路上的 1 號門進入,來得早了,店鋪都還沒開,正好可以在無人的坊間好好仔細瞧瞧建築與難得清靜的田子坊。 田子坊的由來為 30 年代,畫家汪亞雲於在坊中的隱雲樓創辦了「力社」,當時即為藝術創作之所在。在七十年後的 2001年進行街坊巷弄改造時,畫家黃永玉將其命名為田子坊,現今是文創藝術創作的景點,許多遊人湧入,其間的小店更有許多文創商品。2005年,田子坊更成為上海十大創意產業聚集區之一,可以想見田子坊是現在來到上海的旅人最好玩又最好逛的地方之一。 老上海的石庫門建築並不是很傳統的建築,而僅僅是一百多年來所發展的建築樣式,這是起源於十九世紀上海開埠以來,上海租界變得龍蛇雜處,各地的勞動人口湧入而興起的大量需求。石庫門通常位於狹小的里弄之間,建築式樣的起源為中國傳統的四合大院,但是規模卻小的多,才可以容納很多人居住。於二十世紀初的 1910 年後,更融入了多變化的西方元素,因此田子坊中可見到建築融合多樣多變,東方的傳統之中,又有西方的文藝復興、現代主義、巴洛克式或是英式與西班牙式等等,這也造就了現今的田子坊豐富有趣的組成結構。

立即閱讀
GOGOAdvise - Travel 旅遊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