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最新旅遊情報 > 各地情報 > 亞洲情報 (Page 3)

【即時情報】 廣東發布「數字灣區」3年行動方案:推動粵港澳居民統一身份認證

11月21日,廣東省政府印發《「數字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提出推動粵港澳政務服務一體化!   方案提出,將圍繞「用戶通、系統通、數據通、證照通、業務通」目標,加快推動大灣區政務服務事項目錄、標準銜接,按照用戶授權原則,著力打通粵港澳三地政務服務鏈條和數據共享堵點,推動三地居民統一身份認證、電子簽名互認,實現企業和居民高頻事項「跨境通辦」。協調國家有關部門推動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等港澳居民高頻事項全流程電子化辦理。 方案還給出建設「數字灣區」的3年實施步驟: 2023年,啓動「數字灣區」建設,粵港澳三地建立「數字灣區」聯合工作機制,並在智慧城市共建、政務服務「跨境通辦」、泛公共服務與資訊聚合、數字化招商引資、數字化人才培養、數字化均衡發展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 2024年,粵港澳三地通過數字化合作,在推動要素資源流通、數字產業集聚發展、新型基礎設施連通、社會數字化治理等方面,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社會參與的多元共建模式,數字化成為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推動力。 2025年,基本完成「數字灣區」建設任務,實現大灣區數字化規制規則有效對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高效聯通,計算能力、存儲能力均衡發展。「數字灣區」建設成為大灣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數能」成為驅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香港「跨境通辦」自助服務機 粵智助跨境通辦服務機 打造「灣事通」 拓展跨境應用互認互通 此外,推動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系列」移動政務服務平台與香港「智方便」、澳門「一戶通」等政府服務平台對接互認。打造「灣事通」泛公共服務與資訊平台,圍繞粵港澳三地居民出行、通關、通信、支付、求職、養老、醫療、教育、保險、吃住遊等場景和習慣,提供無感、便捷的跨境服務。 拓展跨境電子錢包、數字貨幣、移動支付等應用在大灣區互認互通。加快推動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港澳居民居住證在大灣區交通、住宿、求職、保險、電子貨幣、購票、金融、電信、財產登記等業務辦理方面,享有與內地居民身份證同等便利。加快粵港澳三地養老領域數字化合作,開展大灣區智慧養老試點,鼓勵社會力量整合利用三地康養資源和先進模式,提供精細便捷的養老服務。 「六通一融」7項主要任務: (一)以資料流動帶動要素市場化,實現灣區發展「要素通」。 1. 推動資料要素合規有效率、安全有序流通。探索建造「港澳數據特區」,實施「南數北上、北數南下」計劃,運用隱私計算、安全隔離、可信驗證等關鍵技術,加強跨境數據流通服務與分類管理,確保數據安全、使用合規和範圍可控制。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圍繞社保、戶籍、婚育、教育、醫療、創業、養老、交通等高頻公共服務資料需求,探索推行資料跨境流通「白名單」制度,透過納入資料授權跨境目錄、資料主體授權等模式,實現資料安全有序跨境。建置全國一體化算力網路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韶關資料中心集群,探索在特定區域建置離岸資料中心,為粵港澳三地提供資料跨境服務。 2. 建置互通的資料要素網路。依照國家資料跨境安全管理法規要求,整合粵港澳三地網路、算力、儲存、資料等資源,探索建構大灣區資料綜合業務網。支援政府部門和企業接入進行資料可信賴流通交易。探索在資料交易、普惠金融、供應鏈等領域開展業務場景試點,深化產業鏈、供應鏈數位轉型,形成規範有序的資料要素市場基礎營運體系。支持符合相關資格條件的商業銀行進行內部資料跨境流動試點。充分依托國家超級運算廣州中心、深圳中心,支持鵬城「雲腦」、珠海橫琴先進智慧運算平台、東莞大科學智慧運算平台建設,協助大灣區企業及科研機構提昇算力使用及原創演算法迭代效率。 3. 建設資料要素統一大市場。推動建立大灣區統一的資料資產登記規則,探索公共資料授權運營,實現公共資料與社會資料整合應用。鼓勵「開放廣東」、香港「資料一線通」等平台協同分享,免費向社會開放更多公共資料。推動粵港澳三地合作建立資料要素集聚發展區,培育資料經紀人、資料商及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等產業生態。支援廣州、深圳資料交易所創建國家級資料交易所,建立市場制度、交易規則和平台載體統一的大灣區資料要素交易市場。 4. 打造數位化人才聚集高地。推動粵港澳三地協同引才,對接大灣區產業發展需求,共同製定人才需求目錄。優化「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內地」等柔性引才機制,透過產業集聚,吸引更多高水準數位化人才在大灣區創業就業。充分發揮粵港澳三地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及數位化龍頭企業資源集聚優勢,加強數位化領域產學合作,促進科研成果市場化應用。加強數位化人才培養,深入開展「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展翅計劃」,加強政數學院建設,為大灣區青年提供數位化培訓、實習與交流平台,培養複合型數位化人才隊伍。進行大數據工程技術、網路空間安全人才職稱評價,加強人工智慧人才評定與培養,建立健全符合大灣區實際的數位化人才職稱評審制度,加強國家相關資質評審標準在港澳地區推廣。依托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大會、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人工智慧雙創比賽等賽事活動,加速大灣區數位人才高地建設。支持港澳充分發揮國際科學研究合作平台的獨特優勢,引進內地及世界的創科領軍人才、科研團隊及企業,促進跨領域科研合作。 5. 推動大灣區要素市場化。充分發揮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要素」的獨特作用,加速資料要素在粵港澳大灣區便捷流動,推動大灣區科技、人才、資本、土地等要素市場緊密整合。透過數據推動大灣區要素市場化,有效激發傳統要素在服務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價值。 (二)夯實新型數位基礎設施,實現灣區數位化「基座通」。 1. 建置高速泛在融合的網路基礎設施。推動大灣區5G網路深度覆蓋,完善城際骨幹傳輸網絡,擴大粵港澳互聯網絡頻寬,打造連接粵港澳三地的世界級無線城市群。加強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建設,全面提升大灣區網路互聯互通品質。加速建置粵港澳大灣區量子通訊骨幹網,實現與國家廣域量子保密通訊骨幹網路對接。依託大灣區技術、人才、製造、產業優勢,高水準建設鵬城實驗室,積極推進深圳國際量子研究院建設,建構通訊網路領域及量子科技領域高端創新平台。推動未來網路試驗設施(深圳)建設,積極規劃太赫茲科學中心、工業互聯網創新基礎設施等更多重大數位基礎建設。加速推動「粵基座」數位政府新型基礎設施智慧管理平台建設,賦能要素暢通流動。 2 . 推動三地算力融合發展。落實國家「東數西算」策略,加速一體化算力網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節點建設。建置下一代網路國家工程中心粵港澳創新中心,打造種類齊全、佈局合理的算力基礎設施,推動大灣區算力基礎建設共享。整合粵港澳三地算力資源,在廣州資料交易所現有平台基礎上,做優大灣區算力資源共享發表平台,推動算力資源統一調度。推動重點領域關鍵技術攻關以及算力、數據、應用資源集約化服務創新,促進算力資源普惠共享,吸引港澳企業更好利用廣東優質算力。堅持運算能力與儲存能力建置並舉,同向發力,更大程度發揮「東數西算」韶關節點資料產業群效能。積極推動建置國際海纜登陸站、區域性國際互聯網出入口等跨國資料傳輸安全基礎設施。 3. 強化網路和資料安全防護合作。推動建立大灣區網路安全協調連動機制,進行以資訊共享共治為核心的基礎架構研究,建立健全大灣區網路安全資訊通報預警機制。探討建立大灣區網路安全標準體系,促進網路安全資訊分享、推動網路安全資質互認,實現區域網路安全態勢感知,共同因應重大網路安全事件,提升大灣區網路安全綜合保障能力。建構涵蓋可信任身分、可信任資料和網路行為等關鍵要素的大灣區電子認證互認平台。加強重要資料及個人資訊跨境流動發現、阻斷及溯源等監理能力建設,實際保障資料安全。 (三)以數位化賦能投資興業,實現灣區企業「商事通」。 1. 優化市場主體經營全鏈條服務。發揮「粵商通」平台涵蓋活躍市場主體優勢,推動與香港、澳門經貿合作資訊平台融合對接,為大灣區企業提供開辦、融資、稅務、政策兌現等營商全鏈、掌上辦服務。優化廣東政務服務網港澳企業服務專版,提升「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便企服務功能,探索在港澳地區投放並提供常態化服務。 2. 強化大灣區招商服務。在粵港、粵澳「跨境通辦」機制下,依托「投資廣東」平台搭建大灣區招商平台,匯聚粵港澳三地招商引資政策、服務管道與資源,動態更新招商資料庫及招商地圖,為供需雙方提供資源互通、服務融合、專案對接、園區展示等服務,助推粵港澳三地政府精準高效招商及企業需求對接。圍繞專案從簽約到開工建置全流程,加強審核系統與水力發電、能源、用工等公共服務系統互聯互通,優化專案准入、用地審核、能評、環評等涉企事項審批流程,提升企業建置專案審批效率。優化提升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導辦幫辦等服務,高效率服務項目落實。 3. 強化市場主體訴求反應。探索市場主體訴求回應平台與香港、澳門特區政府服務平台聯動,推動市場主體訴求提交、分辦、解決及監督全流程閉環管理,提升訴求解決時效與品質。依托「粵省心」12,345便民服務專線平台,優化智慧客服、智慧派單、智慧質檢等,為企業提供精準化、全天候訴求解決管道及服務。 4. 提升數位化通關效率。加速推動大灣區貨物通關便利化,爭取國家支持,基於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合作,推動粵港澳三地港口、機場的物流數據、申報數據等共享,探索作業無紙化、「多式聯運」等較為便利可行的商貿通關措施。加強粵港澳三地船舶安全檢驗協同資訊平台建設,降低貨物通關成本,縮短貨物流通連結。充分運用數位化手段,推動大灣區居民出入境通關便利化,加速推動「高精尖缺」人才便利跨境通關,推動港澳居民與內地居民出入境通關查驗系統聯通融合,推動香港出入境自助「e-道服務」。大力推動大灣區城際客運公車化運營,不斷提升港珠澳大橋「一站式」自助查驗水平,加快實現粵港澳三地「一碼通關」、大灣區「一碼暢行」。 (四)加速建置數位產業集聚發展新高地,帶動灣區數位「產業通」。 1. 加速灣區數能產業集聚發展。加速推動粵港澳三地數位科技聯合創新與產業化,對標全球領先地區,建構高標準、一體化的完整數據產業鏈,提升大灣區城市群數據產業發展能階。鼓勵支持粵港澳三地企業、大學、研究機構共建高水準數位協同創新平台,推動數位科技成果轉換。進行數位政府產業賦能行動,建構數位政府產業服務平台,打造信創、數位政府、數據、網路安全產業集聚區。支持建構數位經濟雙創基地、孵化器、特色小鎮等創新形態載體。鼓勵龍頭企業圍繞通用人工智慧、高端算力建設等重點領域建立聯合實驗室,規劃發布算力夥伴計畫。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進行通用人工智慧研究和建設,建構開放、融合、具有引領發展能力的創新生態。在醫療影像、智慧視覺、基礎軟硬體、普惠金融等領域推動國家、省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建置。依託大灣區資訊產業、通訊產業、電腦軟體產業規模與技術優勢,大力發展雲端運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數位經濟重點產業。 2. 加速產業數位轉型。深化國家工業互聯網示範區建設,深入實施產業群聚數位轉型工程,建構以「工業互聯園區+產業平台+專精特新企業群+產業數位金融」為核心的新製造生態系統。深入實施廣東智慧製造生態合作夥伴行動計劃,進行智慧製造試點建設,統籌用好智慧製造試點示範計畫成果,培育形成一批智慧機器人深度應用場景。興建大灣區全球貿易數位化領航區,持續培育一批省級數位服務出口基地和數位貿易重點企業。加速大灣區智慧文旅建設,透過數位化平台,發布並分享三地文旅資源與資訊。建置大灣區知識資源共享中心,打造智慧教育平台、開放課程資源服務平台及文字資源服務平台。推動智慧金融,推動參與銀行以安全可靠方式分享和交換相關數位化跨境貿易訊息,推動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科技在風險防範和金融監管等領域應用。 3. 充分激發數位技術創新動能。加速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國家科學中心建置。積極推動港澳創新資源參與資訊科技領域省實驗室建設,加速推動大灣區交叉研究平台與前沿學科建設,加強數位領域核心技術攻關。以河套為試點,進行生命健康、人工智慧、數據、先進製造、新能源等產業數位化合作。支持廣州、深圳推動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及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打造人工智慧技術創新策源地。積極協調國家相關部門,進一步放寬資訊傳輸、軟體及資訊科技服務業的外資市場進入限制,鼓勵港澳企業提供數位內容加值服務。 (五)加強三地數位化協同共治,推動灣區社會「治理通」。 1. 提升政府治理數位化水準。不斷完善「一網統管」體系建設,持續提升「粵治慧」省域治理數位化總平台的態勢感知、協同連動、指揮調度、監督管理能力,探索建構大灣區治理數位化支撐體系。聯合港澳政府共同整理建構大灣區經濟治理指標體系,依托「粵經濟」平台推動大灣區各類經濟數據匯聚及共享應用,提升大灣區數位社會治理效能。加強粵港澳在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場館運作及競賽組織數位化建設合作,協助提升競賽數智化管理水準。 2. 共建灣區智慧城市群。強化大灣區智慧城市建設合作與平台聯通,加強地理空間、交通資訊、經濟數據等智慧城市資料要素共享利用。加速智慧醫院建設,加強人工智慧診療設備等智慧醫療設施的推廣和應用,支持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醫療服務協同創新以及臨床和科研應用創新。深入推動智慧社區建設,推動社區購物消費、居家、養老、休閒娛樂等生活場景數位化。探索在文化交流、就業、投資、經商等領域共建更多智慧城市應用場景。建立智慧城市評估指標體系,高水準推動粵港澳新型智慧城市群建設。 3. 探索建立粵港澳「數位空間」治理新格局。加強粵港澳三地數位技術聯合創新攻關,探索建構統一的「數位空間」底層技術體系,建立數位資產確權、交易、隱私保護等配套管理制度與產業標準規範。支持大灣區徵信社進行跨國合作交流,探索推動徵信產品互認。探討建構常態化科學研究資料審核體系,支持科研合作計畫所需的應用研究、醫療等資料資源在大灣區內有序跨國流動。積極協調國家相關部門在河套實現科研資料跨國互通。在粵港澳聯合設立的大學、研究機構建立專用科學研究網絡,實現科學研究資料跨國互聯。 (六)推動政府服務銜接融合,實現灣區居民「生活通」。 1. 推動粵港澳政服務一體化。圍繞「用戶通、系統通、資料通、證照通、業務通」目標,加速推動大灣區政務服務事項目錄、標準銜接,依照使用者授權原則,著力打通粵港澳三地政務服務鏈與資料共享堵點,推動三地居民統一身分認證、電子簽名互認,實現企業及居民高頻事項「跨境通辦」。協調國家相關單位推動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等港澳居民高頻事項全流程電子化辦理。推動粵港澳三地互設政務服務「跨國通辦」專窗,上線「跨國通辦」服務地圖,拓展個人與法人數位空間,推行全程網辦、一體機自助辦、視訊辦、代收代辦等多通路政務服務模式。優化「粵省心」12,345便民專線服務,高品質解決居民訴求。深化「灣區社保通」,在橫琴、前海、南沙、河套探索推進粵港澳社保服務深度融合。 2. 依托「灣事通」平台提升灣區居民公共服務便利性。推動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系列」行動政務服務平台與香港「智方便」、澳門「一戶通」等政府服務平台對接互認。充分聚合和引導社會力量,打造「灣事通」泛公共服務與資訊平台,圍繞粵港澳三地居民出行、通關、通信、支付、求職、養老、醫療、教育、保險、吃住遊等場景和習慣,提供無感、便利的跨國服務。拓展跨國電子錢包、數位貨幣、行動支付等應用在大灣區互認互通。加速推動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港澳居民居住證在大灣區交通、住宿、求職、保險、電子貨幣、購票、金融、電信、財產登記等業務辦理方面,享有與內地居民身分證同等便利,指導通訊業者對相關網站、平台身分認證及服務功能最佳化升級。加速粵港澳三地養老領域數位化合作,開展大灣區智慧養老試點,鼓勵社會力量整合利用三地康養資源和先進模式,提供精細便捷的養老服務。 (七)加速粵東粵西粵北「數位融灣」,深化對內聯繫增加經濟縱深。 1. 加快數位化均衡發展。加速數位政府基礎能力均衡化發展,實際助推「百縣千鎮萬村高品質發展工程」落地見效。充分利用「投資廣東」平台及大灣區招商平台,發揮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比較優勢,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供應鏈,實現產業梯度有序轉移,推動區域均衡發展。強化全流程管理和考核,以好省級獎補資金,提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數位政府基礎建設及公共支援平台服務水準。健全數位政府基礎能力建構對口幫扶機制,細化珠三角各市重點協助任務,以提升數位基礎能力為牽引,帶動粵西粵北地區深度融入大灣區產業鍊和城市群。 2. 提升灣區公共資源交易效率。推動建立粵港澳三地公共資源交易資訊互通與合作機制。深化「粵公平」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共享整合,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創新應用試點。推動CA數位憑證跨區域相容互認,試辦進行異地開評標,推廣應用電子保證函。優化招標投標專家庫管理機制,為大灣區企業進行工程建設項目招標等公共資源交易提供便利,降低交易成本,有效提升大灣區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水準。 3. 強化「數位灣區」建設對區域發展輻射帶動作用。透過深入實施「數位灣區」建設,形成更大範圍的輻射作用和更強的帶動能力,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與長三角、京津冀、成渝等經濟圈協同,增加經濟縱深,進一步增強大灣區建設對暢通國內大循環及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功能。加速實施泛珠區域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推動泛珠區域公共服務一體化。以泛珠區域資料要素市場體系建置為抓手,加速區域要素市場整合,為服務實體經濟、建構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大灣區的數位化力量。 建立「數位灣區」建設多方參與機制 依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社會參與」原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由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創投和金融機構等組成的「數位灣區」建設矩陣。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建立粵港澳三地「數位灣區」共同工作機制,形成政企高效協同、資源整合共享的工作推進體系。針對「數位灣區」建設的堵點痛點,透過「揭榜掛帥」、應用場景徵集推介、典型案例發布推廣、「數位灣區」指數發布等措施,充分吸收轉化粵港澳三地先進數位化創新成果,提升整體建設效能。探索依托社會資本設立「數位灣區」建設發展基金,服務「數位灣區」重大計畫開發建設,吸引更多元的市場主體參與,推動大灣區數位化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深度融合與增值賦能。 四點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在省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下,成立「數位灣區」建設專責小組,統籌推進「數位灣區」建設工作,督促檢查任務落實、協調推動中遇到的重大問題。日常工作由省政務服務資料管理局承擔。各地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制定具體工作落實措施,明確階段目標及時間節點,定期報送工作進度,推動各項任務落實。建立粵港澳三地「數位灣區」共同工作機制,定期會商協調。 (二)加強支撐保障。建立以財政資金引導、多元社會資本參與的「數位灣區」市場化建設營運模式。積極爭取國家重大專案資金支持,充分發揮省級專案資金作用,加強對數位化重大計畫及核心技術攻關的支持。鼓勵金融和創投機構參與「數位灣區」建設基金組建,充分運用金融科技手段,為「數位灣區」永續發展提供支持。 (三)加強規則銜接。各領導部門要深入進行「數位灣區」建設中涉及本領域的三地規則、政策情況調查,制定重點對接任務清單。充分發揮橫琴、前海、南沙、河套作為粵港澳全面合作平台試辦示範效應,探討借鏡國際先進規則與標準,推動三地數位化規制規則有效接合。加強「數位灣區」標準化交流合作,根據三地實際需要,研製、實施相關「灣區標準」,保障大灣區數據流動暢順。 (四)加強開放合作交流。每年聯合香港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舉辦數位政府建設高峰會暨「數位灣區」發展論壇,打造全國高水準交流合作平台,聚集帶動數位產業發展。舉辦國際頂尖學術交流會議,在新興產業領域爭取國際標準組織或國際協調組織落腳大灣區,進行國際交流合作。充分發揮粵港澳三地人文相親的獨特優勢,全通路、立體化開展「數位灣區」宣傳,及時解讀政策措施,回應社會關切,最大程度發揮政策效應,引導社會預期,凝聚行動共識,形成社會各界共同關注支持大灣區數位化建設發展的良好氛圍。  

立即閱讀

【即時情報】 緬北電騙|明國平等3巨頭落網移交中方 明家首腦畏罪自殺

中國公安機關近日公開懸賞通緝緬北明學昌、明國平、明菊蘭、明珍珍4人,指他們長期組織開設詐騙窩點,公開武裝護詐,涉嫌故意殺人、非法拘禁! 公安部稱,(16日)在緬甸各方的大力配合下,明國平、明菊蘭、明珍珍3人昨天被成功抓獲並移交中方公安機關,中緬聯合執法取得重大戰果。 「澎湃新聞」消息指,明家首腦明學昌在緬北自殺身亡。 明學昌、明國平、明菊蘭及明珍珍4人早前遭通緝,被指涉嫌長期組織開設詐騙窩點,公開武裝護詐,涉嫌故意殺人、綁架、非法拘禁、敲詐勒索等犯罪活動。 11月16日晚,據央視新聞消息,在緬甸各方的大力配合下,明國平、明菊蘭、明珍珍3人被緬甸警方成功抓獲,已於中國南傘口岸移交到我方。另據緬甸駐昆明總領事館通報,緬方11月15日夜組織對明學昌抓捕,期間明學昌畏罪自殺身亡。 根據早前的懸賞通告,69歲的明學昌是原果敢當局官員,曾任撣邦議會議員、果敢自治區領導委員會委員。42歲的明國平(又名明小平)是其子,也是當地民兵中隊長。現年42歲的明菊蘭和27歲的明珍珍戶籍雲南,有傳是明學昌的女兒。 消息指明學昌家族位於果敢地區石園子的豪宅日前被炸毀,為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NDAA)所為。對此,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發言人李家文,於當地時間16日回應,表明「沒有對明學昌家進行過轟炸。」據其表示,同盟軍全面攻克石園子周圍緬軍方和所屬民團據點後,明學昌家才被炸,同時,在同盟軍進攻石園子周邊之前,「明學昌就將其人員和財物全部轉移至老街了,所以當時他家中已沒有家眷、工人、貴重物品等。」 此前網傳消息稱,毗鄰雲南的果敢地區10月20日發生多人被槍殺、活埋的事件,地點為位於果敢首府老街、由明學昌家族控制的臥虎山莊園區。一封由雲南臨滄市政府外事辦公室致果敢官方「關於調查核實果敢自治區疑似有中國籍人員傷亡的函」曝光,指中方對此表示高度關切,敦請果敢方面立即開展調查核實,並敦促明學昌給予中方明確答覆,並說明事實真相。 公安部於10月12日發布消息,公開通緝緬北佤邦建設部長陳岩板(又名鮑岩板)、猛能縣長肖岩塊(又名何春田)2名電騙犯罪集團頭目,佤邦「黨中央」表示將兩人撤職。1個月後,公安部又發布消息,通緝果敢4名明姓男女。 公安部稱,經浙江省溫州市公安機關偵查發現,明學昌、明國平、明菊蘭、明珍珍係緬北果敢自治區涉中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重要頭目,以明學昌為首的犯罪集團長期組織開設詐騙窩點,公開武裝護詐,實施針對中國公民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詐騙數額巨大,在公安機關嚴打高壓態勢下,仍不收斂,不收手,繼續大肆組織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同時涉嫌故意殺人、故意傷害、非法拘禁等多種嚴重暴力犯罪,情節極其惡劣,後果極其嚴重。  據悉,已有4666名緬北涉中國電騙疑犯被移交中方,其中包括網上在逃人員205名。位於緬北的佤邦和果敢,與雲南交界,與中國淵源深厚,居民當中不少說漢語,是緬甸的省級行政邦撣邦的一部分,果敢稱為撣邦第一特區,佤邦是撣邦第二特區。

立即閱讀

【即時情報】 1991年深水埗錶行劫殺案,疑犯一直逍遙法外!潛逃32年內地男子今落網!

32年前轟動一時的深水埗槍殺劫案有突破性發展,當年一名男職員被開槍轟斃,3名悍匪逃去無蹤!! 事隔32年,昨日(11日)一名內地男疑犯入境時,被揭發在通緝名單上,涉嫌「謀殺」被捕。(12日)晚約9時30分,疑犯被押離西九龍總區警察總部,押往長沙灣警署扣留調查。 案發於1991年6月9日,3名持槍悍匪闖入北河街1A號二手鐘錶店「信發商行」行劫,未能打破飾櫃,一無所獲;期間一名男職員拖延時間觸怒匪徒,遭開槍轟向太陽穴,送院後不治。3名疑犯一直逍遙法外,警方事後在場檢獲指模及DNA,證實屬於一名內地男子,並通報內地展開通緝,但多年來無功而返。直至昨日涉案男子乘搭掛有中港車牌的七人車經深圳灣入境來港時落網。 此案當年轟動全港,錶行警鐘失靈、男職員拖延時間,以致劫殺變命案,血腥作結。值得一提的是,同日賊王葉繼歡與其黨羽持AK-47連劫觀塘物華街5間金舖,警匪激烈槍戰駁火逾50槍,賊黨槍傷一名的士司機,最後掠去1,000萬元珠寶金飾。

立即閱讀

【亞洲情報】 印尼旅遊熱點玻璃橋突然碎裂1死3傷 調查發現可怕真相

位於印尼中爪哇省萬尤馬士斯縣林帕庫烏斯松樹林(Limpakuwus)、名為The Geong的玻璃橋10月25日發生嚴重意外,橋上的玻璃突然破裂,1死3傷。警方26日稱它未經安全測試。警方公布初步調查結果,揭露意外的可怕真相。 Breaking News! Wahana Jembatan Kaca The Geong Banyumas Pecah, 1 Orang Meningg4l! #viral #fyp #viralvideo Prabowo-Gibran Habib Luthfi Kiky SMA VS SEKARANG Jenderal TNI Agus Subiyanto Amran Sulaiman Adian pic.twitter.com/eGyUGmA1b2 — Baron Ben (@baronben_) October 25, 2023 The Geong位於印尼中爪哇省林帕庫烏斯松樹林內,4月才落成啟用,甚受遊客歡迎。 事發時有11人站在橋上。玻璃橋面碎裂時,走在上方的2名遊客隨即墜落10米下的地面,1人受輕傷,但另1人不幸身亡。橋上另外還有2人及時抓住橋身,在其他遊人幫助下爬回橋上,僅受輕傷。 有現場工人指,早上約10時聽到玻璃碎裂的聲音。 事發後有2名受害人跌到地下,其中一人死亡,另一人輕傷。 另有2名受害人成功抓住玻璃橋的框架,免於跌到地上。網絡上流傳現場人士協助他人爬回到橋上的影片。 印尼警方表示已取得閉路電視影片,展開調查,並已查問12名相關人士。 警方代表26日稱,玻璃橋建成約11個月,初步調查顯示這座橋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任何安全測試。 意外發生後,印尼政府部門發布初步調查結果,發現橋面的玻璃竟只薄薄的有1.2厘米,消息令網民為之憤怒,紛紛痛批建築商罔顧人命。 Seorang

立即閱讀

【機票優惠】 親子旅遊|皮卡丘彩繪機啟航了!主要航線為指定亞洲地區 HK/TW/JP/KR

閃爍星辰點綴的紫色背景象徵著黎明前的夜空!皮卡丘、謝米以及卡比獸等11隻寶可夢將陪伴大家飛上天際,別忘了觀察一下牠們睡得香甜的可愛表情喔! - 中華航空公司:皮卡丘彩繪機 CI *「皮卡丘彩繪機 CI」(CI為中華航空公司的航空代碼)啟航了! *「皮卡丘彩繪機 CI」主要航行於台灣與日本之間等亞洲地區的航線! 「皮卡丘彩繪機 CI」的機身由 The Pokémon Company 為華航專屬設計,機身底色配合華航企業識別色系及飛機尾翼的紅梅揚姿,使用粉橘、粉紅及粉紫色堆疊,漸層營造出黎明將至的星空。11 隻寶可夢躍上機身,飛翔皮卡丘偕同謝米、青綿鳥和波克基斯一起飛上天際,還有食夢夢、胖丁、卡比獸、呆呆獸、熊寶寶等超高人氣寶可夢,也將陪伴旅客踏上精彩的飛行旅程。 皮卡丘彩繪機 CI綜合果豆 皮卡丘彩繪機 CI商務艙刀叉包環扣 皮卡丘彩繪機 CI中性筆,皮卡丘彩繪機 CI貼紙,皮卡丘彩繪機 CI便利貼和機長皮卡丘便利貼,陪伴您紀錄每一刻! 10部精選寶可夢影片陪伴您遨遊天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RyuWGqa8QU 由台北(桃園機場)往河內來回機票TWD9,752- 埋單 ! 其他皮卡丘彩繪機: - Skymark航空:皮卡丘彩繪機 BC 到了那霸機場,Skymark的國內線櫃檯將有飛翔皮卡丘迎接大家。 「皮卡丘彩繪機 BC」機內,提供飛翔皮卡丘計畫原創設計的「KitKat」及紙杯等機內備品。 搭機的小朋友將可獲得原創泡棉鑰匙圈、壓克力立牌以及專為小朋友準備的塗色畫紙! 在機內也可購買「皮卡丘彩繪機 BC」搭乘紀念幣和「皮卡丘彩繪機 BC」小錢包。請務必把握機會,購買搭乘「皮卡丘彩繪機 BC」的紀念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DFsOqHShUc 「皮卡丘彩繪機 BC」(BC為Skymark航空公司代碼)啟航了。 航班以沖繩(那霸和宮古(下地島))起降航線為主,也會航向其他各地的機場。 - Skymark航空:皮卡丘彩繪機 BC2 「皮卡丘彩繪機 BC」(BC為Skymark航空公司代碼)啟航了。 航班以沖繩(那霸和宮古(下地島))起降航線為主,也會航向其他各地的機場。 在以海洋為靈感設計的機體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上面畫著幾乎是實際尺寸的吼鯨王。 飛機上除了飛翔皮卡丘之外,還有謝米、鯉魚王等可愛的寶可夢們,陪您一同在天空中旅行。 且機身上還彩繪了墨海馬、弱丁魚以及太陽珊瑚。當看到「皮卡丘彩繪機 BC2」飛過天空時,也請試著找找看吧! - 酷航:皮卡丘彩繪機 TR 「皮卡丘彩繪機

立即閱讀

【亞洲情報】 一文睇清以色列巴勒斯坦百年恩怨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起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的戰火再重燃,要追溯雙方民族恩怨,可從公元135年起,當年因遭羅馬帝國驅逐,令猶太人流亡海外,他們一直想返回猶太人的土地! 英國廣播公司(BBC)則整理了以巴百年來的恩怨衝突,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起,當時統治中東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敗,戰勝的英國控制被稱為巴勒斯坦的地區,並獲國際社會賦予權力在巴勒斯坦為猶太人建立「民族家園」任務,遭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反對。其後爆發二戰,猶太人遭大屠殺逼害逃離歐洲,愈來愈多猶太人到了巴勒斯坦。 1947年:聯合國投票贊成將巴勒斯坦分裂成獨立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國家,耶路撒冷成為一座國際城市。 1948年:因無法解決問題,英國統治者離開巴勒斯坦,猶太領導人宣布建立以色列國。巴勒斯坦人反對,隨後又發生戰爭,來自鄰近阿拉伯國家的軍隊入侵。數十萬巴人被逼離開家園,他們稱之為「大災難」(Al Nakba)。 1949年:以色列與交戰國(埃及、黎巴嫩、約旦、敘利亞)達成停火協議,以色列控制了大部分領土。約旦佔領被稱為西岸的土地,埃及佔領加沙。耶路撒冷被西方的以色列部隊和東部的約旦部隊分別佔領。因從未達成和平協議,隨數十年發生多次衝突和戰爭。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佔領了東耶路撒冷和西岸,以及敘利亞戈蘭高地的大部分,還有加沙和埃及西奈半島。大多數巴勒斯坦難民及其後裔居住在加沙和西岸,以及鄰國約旦、敘利亞和黎巴嫩。以色列不允許巴人或其後裔返回家園,認為這將讓以色列崩潰,並威脅到其作為一個猶太國家的存在。即使以軍撤出加沙,以色列仍佔領西岸,聯合國認為那是被佔領土的一部分。 以方聲稱整個耶路撒冷為其首都,巴人則聲稱東耶路撒冷是未來巴勒斯坦國的首都。美國是少數承認以色列對整個耶路撒冷城擁有主權的國家之一。在過去50年中,以色列在這些地區都建造了猶太人殖民地,目前有六十多萬猶太人居住在那裏。巴勒斯坦人說,根據國際法,這些都是非法的,是和平的障礙,但以色列對此予以否認。雙方「敵對」關係延續至目前。 以巴目前情況 生活在東耶路撒冷、加沙和西岸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之間的關係一直緊張。加沙目前由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統治,哈馬斯過往多次與以色列爆發戰鬥。以色列和埃及嚴格控制加沙邊境,阻止哈馬斯獲得武器。 加沙和西岸的巴勒斯坦人認為,由於以色列的行動和限制,他們正遭受人道苦難。以色列則指,有關舉動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巴勒斯坦暴力侵害。自2021年4月中旬伊斯蘭教齋戒月開始以來,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以警和巴人每晚發生衝突。東耶路撒冷一些巴人家庭受到被驅逐的威脅,引起愈來愈多憤怒。 以巴難解之結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未能取得共識的問題不少,包括巴勒斯坦難民應該怎麼辦;在被佔領西岸地區的猶太人殖民區應該留下來還是拆除;雙方是否應該共享耶路撒冷。 最棘手的問題是應否建立一個巴勒斯坦國與以色列並存。和平談判斷斷續續地進行逾25年,但迄今尚未解決衝突。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曾制定和平計劃,獲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支持,惟巴勒斯坦人斥建議偏袒以色列,因此這一計劃從未起步。未來任何的和平協議都需要雙方同意解決一些複雜的問題,在此前衝突沒完沒了。

立即閱讀

【亞洲情報】 以巴衝突:百年恩怨|哈瑪斯突襲!德女裸屍遊街!以色列認犯4關鍵錯誤:「初期毫無反擊能力」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7日對以色列發動攻擊,事件發生至今已造成無數死傷,針對衝突事件,4名以色列高官受訪時坦言,以色列情報部門與後勤部門犯下4大錯誤,才造成哈瑪斯武裝份子的入侵行動「鋪平道路」! 根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以色列遭哈瑪斯無預警發動攻擊,儘管擁有實力強大的軍隊,但在戰爭爆發前卻幾個小時卻「毫無反擊能力」,導致村莊完全無法抵禦攻擊,本次襲擊至少釀成1200人身亡、150人遭到綁架。 對此事件,有4名以色列官員接受訪問,哈瑪斯一開始能直接滲透破壞,歸咎於以色列情報部門與後勤部門犯下了4項嚴重錯誤,分別是「情報部門未能監控哈瑪斯使用的關鍵通訊管道」、「以軍過度依賴邊境監視設備」、「以色列指揮官集中在邊境一處基地,事件爆發後無法即時聯繫其他軍隊」、「輕信哈瑪斯沒有戰鬥意願」。 以色列官員坦言「我們花了數十億美元收集有關哈馬斯的情報,然後在一秒鐘之內,一切就像骨牌一樣快速崩塌。」然而,由於事件過於敏感,受訪官員皆不願具名。 音樂節遭哈馬斯開槍掃射 獲救者:沿路都是死去的青年人 以色列南部鄰近巴人控制地區加沙的一個音樂節,遭到哈馬斯武裝分子血洗。有數百人參加音樂節,僥倖逃出生天的以色列女子Gili Yoskovich稱,哈馬斯分子周六清晨闖進會場掃射,見人就開槍。她當時躲到樹下匿藏,但槍手逐一走到每棵樹開槍,她也以為自己凶多吉少。   Yoskovich向英國廣播公司(BBC)形容周圍都是持自動步槍的人,「見到周圍的人都死去,我一直沒有出聲,也沒有哭喊,靜止不動」。她邊叫自己保持呼吸,邊想「我將會死去,沒有問題,只管呼吸和閉上眼睛」。她躲藏了3小時,最終等到以色列士兵前來拯救,「我是首位獲救者,其他人在兩至三小時內陸續獲救,沿途都是死去的人,整條路都是,他們都是年青人。這是一個為年輕人舉行的音樂節。很多人死在路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uFRGMzPAlQ Yoskovich指出,槍手從路兩旁開槍,逃走只會被子彈擊中,最好的方法是躲起來。另一受訪男子稱,Yoskovich周圍很多人都死去,難以置信她能夠逃過一劫,又說:「恐怖分子從車內拉人出來,然後開槍射死他們。」 樂迷趴地躲草叢「錄最後道別」 有倖存者在社交媒體發布影片,他們親眼目睹其他參加同一場音樂節的觀眾遭到哈馬斯的慘暴虐殺後,無法確定自己能否活著離開會場,因此用手機錄下給家人的最後道別訊息。 這些觀眾在極度恐懼的狀態下,躺在灌木叢中超過5個多小時,直到聽到講著希伯來語(以色列官方語言)的救援人員的聲音,才敢出來。 德女裸屍遊街 不少人在密集槍聲下倒地,部分參加者遭強行帶走,其中一名女子懷疑遇害後,屍身半裸被遊街示眾。音樂節頓變戰場,當地傳媒形容事件是大屠殺,惟確實死傷情況仍然未明。 目前一名獲確認身份的遇害者,為擁有德國以色列雙重國籍的30歲紋身藝術家勞克(Shani Louk)。社交平台流傳的片段可見,其遺體半裸地被置於農夫車上,在加沙街頭巡遊示眾,車上的武裝分子歡呼叫囂。勞克的母親已確認片中遇害者為其女兒,呼籲知情者提供女兒遇害細節。 25歲以色列女子阿加馬尼被大量武裝分子駕駛電單車強行帶走 另一段網上片段顯示,25歲以色列女子阿加馬尼(Noa Argamani)被大量武裝分子駕駛電單車強行帶走,她驚惶失措,不斷高呼「別殺我」。親友無法與其取得聯繫,而與她結伴參加音樂節的男友據報亦告失蹤。內地《南方都巿報》引述以色列中華商會周日的發布指出,經以色列駐華大使館證實,阿加馬尼為一名在北京出生的中以混血兒,母親是華人,目前當地華人圈正發起對她的幫助。以色列駐英國大使館證實,一名26歲英國男子失去聯絡。美國《紐約時報》根據音樂節入場名單報道,行蹤未明者多達500人。    

立即閱讀

【亞洲情報】 有片!菲機場安檢員偷旅客錢「轉身灌水吞鈔票」圖滅證!!

菲律賓「尼諾伊阿基諾國際機場」(Ninoy Aquino International Airport)本月傳出安檢員行竊現金的案件,且被發現後更企圖吞下鈔票來消除證據,甚至連其同事和主管都有包庇的行為,經過調查後當局下令對有罪人員處以「最高罰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F04Q0sqji0 《Rappler》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本月8日晚間8時左右,蔡姓受害者來到機場安檢時,將肩背包放到托盤上接受X光檢查,1名女性安檢員隨後將肩背包拿到桌面上檢查,期間行竊、拿走包內300美元(約新台幣9637元)的鈔票,蔡姓受害者隨後拿回肩背包後發現異狀,便立刻與安檢人員對質。 根據調閱到的監視器影片,上述女安檢員拿走鈔票後立刻轉身、並將其塞到腰部位置,接下來蔡姓受害者發現不對、提出質疑後,這名女安檢員從同事手中接過1瓶水,畫面清晰拍下她一邊喝水、一邊試圖吞下鈔票,期間還用手擋住嘴巴、深怕事跡敗露。 監視器影片曝光後,機場的「運輸安全辦公室」(Office of Transportation Security)得出結論稱「這名安檢員意圖獲得贓物」,還表明「X光安檢人員及其主管縱容她」。菲律賓交通部長鮑蒂斯塔(Jaime Bautista)也表示已授權對有罪人員處以「最高罰則」,希望以此表明相關部門致力消除這類無賴行為的決心。 此外,鮑蒂斯塔還要求交通部負責法律事務的副部長耶布拉(Reinier Yebra)對縱容女安檢員的相關人士提出投訴。雖然蔡姓受害者事後不願提起刑事訴訟,但「運輸安全辦公室」仍表示將與菲律賓國家警察的航空安全小組協調,以協助蔡姓受害者。 事實上,這已是同1座機場2023年發生的第3起竊案,今年稍早就有安檢員被發現偷了泰國遊客的錢財,5天候又有另一名安檢員將1名中國乘客的手錶偷走,這對在新冠疫情結束、盼望藉觀光事業來重振經濟的菲律賓政府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

立即閱讀

【亞洲情報】 林明禎媽媽陳年美照曝光!外形神複製囡囡 婚紗照惹網民無限幻想

現年33歲的「大馬女神」林明禎憑甜美外表及驕人身材迷倒大批粉絲! 人氣急升成為片商及廣告商的寵兒,現時索性在香港定居,最近更應香港旅遊發展局邀請,一同精心策劃了「禎華遊」給訪港旅客,透過影片向旅客推廣香港。近日她回到馬來西亞家鄉與家人重聚,其胞姐林詩枝同時上載一段影片,分享媽媽年輕時的絕密美照,果然全家都是美女。 近日更晒出媽媽的舊照 愛錫家人的林明禎經常一家外遊,從她以往分享的照片可見,林媽媽完全是保養得宜的美魔女,美貌不遜兩位藝人女兒,就連林詩枝的女兒也遺傳了家族強大的基因,四人如同餅印。 而林詩枝近日分享的影片,包括多張林媽媽以往的靚相,有影樓古典造型照,亦有經典聽電話Pose,甚至拉筋的照片,其中有一張是林媽媽穿上運動裝抱着林詩枝,只見林詩枝當年雙腿已非常修長。林媽媽充滿星味,除五官極緻外,更深懂穿衣打扮之道,即使以今日眼光看依然很潮。另外還有多張林媽媽當年的露肩婚紗照,可見她身形瘦削,最搞笑是她的及肩髮型,竟與林明禎一模一樣,更令網民幻想起林明禎穿上婚紗的樣子。 林明禎也留下三個心心圖案,而網民則留言:「你媽媽跟你真的很像噢?」、「超級無敵厲害像omg」、「明禎跟媽媽超像的」、「強大的基因,生的姐妹都那麼漂亮❤️」,最搞笑是有人稱:「沒有緣份的岳母 ?」,又叫林明禎拍輯對比照。現時林明禎正身在馬來西亞家中,並留言表示:「回家就是可以盡情的撒嬌,盡情的不懂事,盡情的耍任性,盡情玩疊字字。」她已找來兩個弟弟幫忙拍照,大可在家中超巨型後花園再與媽媽合體作對比。 最近更應香港旅遊發展局邀請,一同精心策劃了「禎華遊」給訪港旅客,透過影片向旅客推廣 香港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jd0_r2MogY  

立即閱讀

【 即時情報】 購買手信返港時需要注意產地 攜涉事10都縣手信入境或違法!!

日本是港人熱門旅遊之選,惟購買手信返港時需要注意產地,有機會禁止攜帶入境 ! 有專做赴日旅行的旅行社表示,未來兩個月及秋天觀賞紅葉的旅行團保持平穩及近爆滿,指港人已消化日本排放核污水消息,認為港人遊日意欲不減,旅行社會提醒團友購買手信的注意事項,至於會否禁止有關涉事都縣出產的手信入境,本報向多個部門查詢,均沒有明確答案,推搪今日記者會才一併作答。 報團赴日未受太大影響 東瀛遊執行董事禤國全表示,今年9、10月日本團的報名人數持續平穩,而11月全日本的紅葉團更幾乎售罄,故從旅行團的報名數字反映,看不到新禁制令會對港人的遊日意欲有所影響,認為日本仍然深受港人歡迎。他解釋,日本決定將福島核電站核污水排放大海等消息不是新鮮事,相信港人早已消化,更形容「旅客去得日本都唔會驚」。 另外,禁制令中,港府將禁止東京、福島、千葉等10個都縣的水產品進口,當中包括所有活生、冷凍、冷藏、乾製或以其他方式保存的水產品等。禤表示,因應新限制,旅行社亦會在旅程出發途中提醒旅客,買手信回港時應跟隨政府最新公布的有關細節。 對於本港居民或有旅客攜帶涉事10個都縣的水產品或有關手信入境,有否違法或禁止攜帶,甚至有本地漁民往有關海域捕魚及所捕魚獲是否准許入境等問題,環境及生態局和香港海關均沒有明確答覆,只表示有關問題留待今日記者會作答。海事處回覆指,根據《商船(本地船隻)條例》(第548章)第69條, 豁免這些本地領牌漁船辦理到港和出港手續的要求。 推薦文章:

立即閱讀
GOGOAdvise - Travel 旅遊日記